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1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寿聪胶囊对老年性痴呆(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单胺氧化酶(MAO)活性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脑复康组及寿聪胶囊低、高剂量组,每组9只。大鼠颈部注射D-半乳糖合并腹腔注射东莨菪碱制备AD大鼠复合模型,采用跳台法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脑组织中CAT、MAO的含量。结果寿聪胶囊能显著减少AD大鼠的错误次数、延长反应潜伏期,能显著提高模型大鼠脑组织中CAT的含量、降低MAO的含量。结论寿聪胶囊可能通过提高CAT抗氧自由基水平及降低脑组织MAO活性的途径实现其对AD模型大鼠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牛蒡子苷元(arctigenin,ARG)对体外培养的人食管癌细胞(esophageal cancer-1 cells,EC-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ARG作用于EC-1,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水平;将不同浓度的ARG作用于EC-1,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DNA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biotin nick-end labelingtechnique,TUNEL)来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Bcl-2、Bax凋亡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RG对EC-1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随着时间/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P<0.05);ARG可抑制EC-1由G0/G1向S期转换,G0/G1期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S期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随ARG浓度增加EC-1内PCNA表达水平逐渐降低。随ARG浓度增加,EC-1细胞凋亡率和凋亡指数显著增加(P<0.05);随ARG浓度增加,Bcl-2表达逐渐减弱,Bax表达逐渐增强(P<0.05)。结论:ARG有抑制EC-1增殖,下调EC-1内PCNA表达水平,阻滞细胞周期的作用。ARG可明显诱导EC-1细胞凋亡可能与ARG调控Bcl-2,Bax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刘卫红 《中原医刊》2011,(18):68-69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重症患儿血清甲状腺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20例重症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的含量,与手足口病轻症组比较,用t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重症组与轻症组比较,血清FT3、FT4、TSH均明显降低,TGA、ATPO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组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血清FT3、FT4、TSH均明显降低,TGA、ATPO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足口病重症患儿存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药龙血竭预防急性放射性肠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2013年我院盆腔肿瘤术后放疗患者296例。预防组(157例)给予龙血竭胶囊口服(6~8粒/次,3次/d,与放疗同步);对照组(139例)给予思密达口服(1包/次,3次/d,与放疗同步)。观察两组急性放射性肠损伤发生的时间、程度,并观察服用龙血竭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预防组和对照组急性放射性肠损伤发生时间分别为放疗开始第12~30天(平均25天)和第2~35天(平均13天),预防组发生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预防组和对照组急性放射性肠损伤总发生率、Ⅱ-Ⅳ级急性放射性肠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4.65%、32.37%和5.10%、15.83%,统计学分析均具有显著性差异(χ2=13.09,χ2=9.32,P<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急性放射性肠损伤(Ⅳ级)。结论:龙血竭防治急性放射性肠损伤发生时间晚、发生率低、程度轻,临床预防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青光眼小梁切除术47例(52眼)。术中前房穿刺维持安全眼压,并采用巩膜瓣调整缝线控制术后浅前房,获得功能型滤过泡和理想的眼压控制。结果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4.23%(23/52);其中浅前房12眼,虹膜睫状体炎5眼,前房积血2眼,脉络膜脱离1眼,结膜渗漏1眼。对其中22眼采取保守治疗,治愈19眼。结论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保守治疗效果显著。明确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处理,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X刀分次立体定向放疗(FSRT)联合全脑照射(WBRT)治疗脑转移瘤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脑转移瘤FSRT+WBRT和35例脑转移瘤单纯WBRT的结果,比较分析两者有效率、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FSRT+WBRT、WBRT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9%、26%(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0±1.5)、(6.5±0.5)个月(P<0.05),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24%、9%(P<0.05)。两组有效率(8%、71%,P>0.05)和6、12个月生存率(63%、41%,51%、23%,P>0.05)相似。 结论 X刀FSRT联合WBRT治疗脑转移瘤损伤小、安全、延长生存期,疗效优于单纯全颅放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术后心房房颤(AF)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观察312例OPCAB患者,对术后心房颤动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并将患者分为心房颤动组和非心房颤动组,对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从而筛选出易致心房颤动的有关因素。结果 OPCAB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为15.7%,高龄、高血压、急诊手术、血管桥数、术后早期没及时用β受体阻滞剂、血钾浓度是术后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结论 OPCAB术后AF的发生较普遍,围术期需进行风险评估,对高危患者进行干预,以减少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速康灌肠液在腹部外科手术后临床运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速康灌肠液对腹部外科手术后病人康复的效果以便推广应用。方法:选择行腹部手术的病人124例,按性别、年龄、原发病种类等随机分为治疗组(速康灌肠液+常规治疗,n=62)和对照组(常规治疗,n=62)。结果:治疗组病人术后至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速康灌肠液结合常规治疗对腹部外科手术后病人康复的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9.
阿托伐他汀钙在胺碘酮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中的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胺碘酮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及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及其对血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68例持续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胺碘酮,治疗组34例给予胺碘酮和阿托伐他汀钙。两组均连续服药6个月,观察房颤转复后窦性心律维持率及转复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结果治疗组房颤转复率、窦性心律维持率均较对照组高(79.41%vs 61.76%,76.47%vs 55.88%,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hs-CRP、IL-6、TNF-α无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后hs-CRP、IL-6、TNF-α明显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可以降低房颤的复发,其机制可能与抗炎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0.
杜建新  侯激流  蒋锦华  芦红 《西部医学》2012,24(7):1268-126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肝硬化并发胃及十二指肠病变的关系。方法对269例肝硬化患者Hp感染进行检测,并分析Hp感染与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及肝源性溃疡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Hp感染率与慢性胃炎(CG)接近;Hp感染率在肝硬化有、无PHG及轻、重型PHG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肝硬化伴十二指溃疡(DU)组HP感染率高于不伴溃疡组(P<0.05)而与DU对照组接近(P>0.05);肝硬化伴胃溃疡(GU)组Hp感染率与不伴溃疡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低于GU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Hp与DU关系密切,而与PHG及GU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