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靶区勾画是放射肿瘤学教学的重难点。本研究以靶区勾画教学为中心,结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肿瘤放化疗科的教学经验与体会,探讨放射肿瘤学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即采取自主学习加讲授引导相结合,通过强化肿瘤影像学教学、夯实肿瘤放射治疗基础理论,达到掌握靶区勾画的精髓和细节,构建个体化精准放疗靶区勾画,最终建立学员自主学习和教学者传授引导相结合的方法。并以乳腺癌放射治疗为例,简述该教学体系的具体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过表达人泛素交联酶UBE2D3基因的稳定转染食管癌EC109细胞株,并观察过表达后迁移增殖能力及对顺铂化疗敏感性的改变.方法 食管癌EC109细胞株分别转染pEGFP-C1和pEGFP-UBE2D3质粒后,分为阴性对照组(NC组)和过表达组(OE组),并用G418进行筛选构建稳定转染细胞株.通过实时定量PCR(RT-PCR)法及Western blotting验证过表达效率,用划痕试验检测迁移能力,并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半抑制浓度(IC50)法评价对顺铂的敏感性.结果 相对于亲本细胞,NC组UBE2D3 mRNA表达量为1.010±0.590,OE组为2.026±0.898;NC组UBE2D3蛋白表达量为0.923 ±0.237,OE组为1.520±0.487;NC组UBE2D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组亲本细胞EC109相近(t=1.005,P>0.05;t=1.492,P>0.05),OE组较亲本细胞组表达高(t=6.682,P<0.05;t=9.150,P<0.05).在12 h NC组的迁移距离为(0.161±0.062) mm,OE组为(0.052±0.007) mm(=4.370,P<0.05);在24 h NC组的迁移距离为(0.309 ±0.071) mm,OE组为(0.074 ±0.012) mm(=3.644,P<0.05);在12 h和24 h时OE组相对于NC组的迁移率分别为0.236±0.051和0.241±0.037,OE组迁移能力明显较NC组降低;在第1天时OE组相对于NC组的增殖率为0.713±0.220(t=13.466,P<0.05),第2天为0.848±0.241(t =27.241,P<0.05),第3天为0.742 ±0.233(t=15.107,P<0.05).使用顺铂处理后,在第1天时OE组的IC50值相对于NC组为0.356±0.154(t =4.326,P<0.05),第2天为0.445±0.098(t =5.870,P<0.05),第3天为0.481±0.096(=5.009,P<0.05),OE组IC50值明显低于NC组;给予5μg/ml顺铂处理后,在第1、2、3天时OE和NC组相对于未使用顺铂处理时的增殖效率均减慢,其中OE组相对于NC组的增殖率分别为0.606±0.283(t=8.872,P<0.05)、0.759±0.089(t=16.771,P<0.05)和0.569±0.574(t =7.885,P<0.05),然而在第1、2、3天时OE组的存活率相对于NC组分别为0.831 ±0.323(t=24.226,P<0.05)、0.875±0.102(t=33.541,P<0.05)和0.853±0.359(t=28.187,P<0.05),顺铂对OE组抑制效率较NC组增加.结论 食管癌细胞EC109中过表达UBE2D3基因,能够抑制其迁移、增殖,增强其对顺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端粒是线性染色体末端的重要保护结构,由端粒DNA和多种端粒结合蛋白构成,参与了细胞的衰老、凋亡和永生化。端粒结合蛋白在端粒沉默、端粒末端的保护及端粒长度的调节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既往研究普遍认为:酵母和脊椎动物的核心端粒结合蛋白分别为CST复合体(Cdc13、Stn1及Ten1)和shelterin复合体(TRF1、TRF2、TIN2、Rap1、TPP1和POT1)。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CST样复合体也同样存在于许多高等真核生物细胞中。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不同类型真核生物CST复合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以揭示其在肿瘤防治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具有特殊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病理特征的一个乳腺癌亚型,其治疗一直是乳腺癌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目前,手术和辅助放疗仍是早期TNBC局部治疗的主要方式,传统化疗、靶向治疗研究在TNBC的全身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同时,近几年新药物也不断涌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晚期结直肠癌靶向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研究表明贝伐珠单抗和西妥昔单抗改善了晚期结直肠癌的预后,但在联合化疗药物方案的选择上稍有差异.西妥昔单抗和贝伐珠单抗改善K-ras野生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相似.新的靶向药物阿柏西普、瑞格非尼等的出现,为晚期结直肠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的恶性肿瘤,其传统治疗是根治性手术和放疗,而化疗则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患者。2001年起NCCN指南推荐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作为晚期宫颈癌和早期高危宫颈癌的标准治疗,10多年来,同步放化疗明显改善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期[1-2],然而随着生存期的延长,患者出现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风险也相对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4种准直器角度优化技术对胃癌调强放疗计划靶区(PTV)及危及器官(OAR)剂量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2016年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接受调强放疗的10例胃癌患者,调强放疗计划均采用常规5个野(330°、10°、45°、90°、180°),其他优化参数一致。在Eclipse计划系统中分别用4种不同的准直器角度优化技术设计调强放疗计划。准直器角度优化技术包括准直器角度设为默认0°(CL0)、与0°垂直的90°(CL90)、采用Eclipse自动角度优化(CLA)以及将准直器角度设为X-Jaws围绕靶区PTV距离最短时的角度(CLX)。主要剂量学参数包括PTV适形指数(CI)、均匀指数(HI)、平均剂量(Dmean)及OAR受量,并且考虑治疗时间(Time)、治疗跳数(MU)、控制点(CP)、分野数(SF)及适形距离(Fx)等参数。结果 以CL0优化为对照,4种准直器角度优化技术PTV的CI、HI及Dmea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CLX能显著增加靶区PTV的Dmean(P<0.05);CLX优化能够减少肝(V30减少1.54%)、左肾(V12减少1.46%)等受量,但会轻微增加小肠和脊髓的最大剂量(<1%),而CL90与CLA优化会导致增加胃受量。4种不同的准直器角度优化中,CLX优化能够减少MU (减少25.02%)、CP (减少26.03%)、Fx (减少20.27%)及SF (平均减少1.3个分野)。对于Time,CLX相对减少10.03%;CL90与CLA能够减少MU、CP、Fx和SF,且CL90在减少Time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而CLA会相对增加Time (增加5.04%)。结论 在胃癌的调强放疗计划中,采用CL90、CLA和CLX 3种准直器角度优化技术能够获得与常规CL0的准直器角度优化相当的剂量分布,且能减少MU,从而减少漏射和照射时间,提高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既往未使用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中,脑放疗介入的时间及脑放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放化疗科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69例合并脑转移的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根据脑部放疗介入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早放疗组(45例)即确诊脑转移后先行脑部放疗并接受TKI药物治疗,晚放疗组(24例)即先使用TKI药物至出现脑转移病灶进展后行脑放疗,早放疗组根据脑放疗方式可分为早全脑放射治疗(WBRT)组(20例),早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组(25例),比较患者的总生存(OS)、颅内无进展生存(iPFS)及无进展生存(PFS)。结果 入组69例患者的中位OS为31.2个月,早放疗组与晚放疗组1年和2年OS分别为95%、64%和80%、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7,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早WBRT组、早SRS组及晚放疗组1年和2年OS分别为95%、96%、80%和 42%、88%、35%(χ2=12.01,P<0.05)。早SRS组较晚放疗组有OS获益(HR:0.10,95%CI:0.23~0.46,P=0.003),而早WBRT组较晚放疗组OS未见显著获益(HR:0.54,95%CI:0.21~1.32,P=0.180)。早放疗组与晚放疗组iPFS及P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既往未接受TKI药物治疗的EGFR突变的NSCLC脑转移患者,尽早脑部放疗介入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其中使用SRS较使用WBRT获益明显。  相似文献   
9.
汪英颖  周云峰 《癌症进展》2010,8(2):160-163
随着综合治疗的发展,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明显的提高,但生活质量并未得到改善。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很高,骨转移后引起骨质疏松、高钙血症、脊髓压迫和病理性骨折等骨相关事件严重影响到乳腺癌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肿瘤的转移是非随机的、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其间涉及到肿瘤细胞和转移部位微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就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乳腺癌骨转移的关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肿瘤发生与端粒维持密切相关,大部分肿瘤细胞的端粒维持是通过端粒酶途径,而少部分肿瘤细胞是通过非端粒酶依赖途径,即所谓的端粒替代延长机制实现端粒维持.端粒延长途径的选择在不同水平如细胞、蛋白、基因水平会受多因素的影响即端粒本身结构的完整性、染色体的稳定性、细胞周期、组蛋白等因素影响.了解这些影响因素,有利于进一步研究阻断端粒延长途径的药物,从而控制肿瘤的无限增长,有效治疗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