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集合管癌的CT表现,以加深对肾集合管癌的认识,提高肾集合管癌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两例病理确诊的肾脏集合管癌病人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结果:病例1 CT表现为:左肾上极一低密度病灶,边界不清,最大层面约70 mm×62 mm,其内多发钙化灶,增强后病灶轻度强化;另见左肾门旁淋巴结肿大,最大直径约24 mm,增强后环形强化.病例2 CT表现为:右肾下极一低密度灶,边界不清,最大层面约53 mm×48 mm,其内多发钙化灶,增强三期病灶CT值稍有变化,考虑病灶有轻度强化,另见多发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最大直径约30 mm.结论:肾集合管癌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充分认识到这些特征性有助于提高该病的CT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短暂性脑缺发作(TIA)是常见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主要依据症状进行诊断,常规MR检查多无阳性发现。动脉自旋标记(ASL)主要反映脑血流灌注情况,无需使用对比剂,具有安全、无创、易重复的优点。近年来多种技术及序列的改良,可提高信噪比,改善图像质量,拓宽了技术的应用范围。本文就ASL的研究进展及其在TIA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 SCTC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心肌桥(MB)的诊断价值。方法:832例患者分别行64 SCTCA扫描及CAG,观察有无MB及测量MB的长度、厚度、壁冠状动脉(MCA)狭窄程度等,并对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64 SCTCA MB检出率为18.3%,CAG MB检出率为10.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4 SCTCA与CAG对MB的狭窄程度及长度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AG相比,64SCTCA对MB有较高的检出率,并能准确显示壁冠状动脉与心肌的解剖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并行采集技术(ASSET)联合平面回波扩散加权像技术(EPI-DWI)扫描对结直肠癌肝微小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9例结直肠癌患者均行肝脏磁共振EPI—DWI及ASSET-EPI-DWI扫描。阅片前告知阅片者患者为结直肠癌术后,但不提供临床病史和既往影像学资料。结果磁共振DWI和ASSET-EPI—DWI对肝转移灶的敏感性分别为81%(51/63)和93%(58/63),ASSET-EPI-DWI技术较磁共振EPI-DWI对肝微小转移灶具有更高的敏感性(P=0.011)。结论磁共振ASSET联合EH—DWI扫描对结直肠癌肝微小转移灶的检出率高于磁共振弥散成像(EPI-DWI)扫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mal tumors,PNET)的CT与MRI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PNET的CT、MRI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①中枢性PNET 2例,影像学表现为颅内幕上较大肿块,位于额叶、颞叶,多呈类圆形,边界清晰,密度或信号不均匀,可见囊变坏死区,其中1例见钙化,肿瘤周围水肿较轻或不明显,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不均匀强化,囊变区不强化。②外周性PNET 7例,其中发生于肩胛骨1例、肾脏2例、腹膜后2例、胸腔1例、原发于椎管内1例,影像表现为较大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内可见囊变坏死区,钙化未见,邻近骨质破坏1例,增强扫描肿瘤实质不均匀强化。所有患者免疫组化至少有1种神经元标记物阳性表达。结论:PNET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点,但缺乏特异性,CT和MRI能较好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明确肿瘤的范围,有助于本病的鉴别诊断及手术评估。  相似文献   
6.
<正>女,47岁,3年前无诱因发现左额部头皮隆起,皮下可触及骨性肿块,约黄豆大小,局部无疼痛,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抽搐等症状,近期患者发现肿块缓慢增大。体格检查:神志清楚,精神好,左额部局部头皮隆起,触诊可及3.0cm×3.0cm大小的骨性突起,突出约0.8cm,表面光滑,无压痛。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影像学表现:CT示两侧额骨、左侧顶骨多发局限性骨质破坏,最大者位于左侧额骨(图1),大小约3.3cm×1.9cm。病  相似文献   
7.
铁是人体必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不仅参与正常的新陈代谢,还在DNA的合成、基因表达、髓鞘形成、神经递质的合成以及能量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2].  相似文献   
8.
卵巢肿瘤组织来源较为复杂,而良、恶肿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影像学征象复杂多样,给术前诊断和治疗方案带来一定困难[1,2]。本文分析卵巢肿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水平。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急性胰腺炎(AP)首次发作时CT平扫图像,比较间质水肿性AP与出血坏死性AP的影像组学特征差异,探讨基于CT平扫影像组学模型对早期坏死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7年1月-2020年6月被诊断为AP的30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AP患者腹痛症状发作24h内首次CT平扫图像和临床一般资料。以72~96h内增强CT及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为评判标准,将300例AP患者分为间质水肿性AP(230例)和出血坏死性AP(70例)。在联影科研平台下,手动逐层分割整个胰腺形态轮廓,得到感兴趣区体积(VOI),提取特征参数,按照7:3的比例将影像资料随机分为训练组与验证组,通过随机森林(RF)模型进行训练,采用五折交叉法对其进行验证,采用ROC曲线分析模型对出血坏死性AP的诊断效能,并计算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性别、年龄在间质水肿性AP与出血坏死性AP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构建RF组学模型,训练组及验证组中区分间质水肿性AP与出血坏死性A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9和0.936。结论:基于CT平扫影像组学特征结合机器学习随机森林模型建立的鉴别诊断模型...  相似文献   
10.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21,36(10):776-781,784
目的:分析扬州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构成及分布特征,探讨尿路结石的高发因素及临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红外光谱自动分析仪,对本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838例患者的泌尿系结石标本进行成分分析,并结合临床资料研究其分布特征。结果:本组838例尿石症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23∶1,年龄16~95岁,平均(53.5±14.3)岁,其中中年(41~65岁)患者最多,共499例(59.6%);上、下尿路结石比为2.92∶1,男性上尿路结石占比67.5%,女性上尿路结石占比97.0%。单纯性结石469例,以草酸钙为主,在所有结石成分中占34.7%,其次为尿酸结石(15.8%);混合性结石369例,以草酸钙+磷酸钙结石为主,占全部结石的33.5%。可获取CT影像资料患者604例,尿酸结石平均CT值为(492.16±144.46) HU,草酸钙、草酸钙+磷酸钙、磷酸钙结石平均CT值均在900~1000 HU;青年患者多见草酸钙+磷酸钙结石(51.3%),中年患者以草酸钙结石(37.5%)为主,老年患者多发尿酸(36.1%)结石。结论:扬州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分布有其自身特点,根据本研究对扬州地区结石成分分布及相关因素的分析,可为防治扬州地区尿石症及预测患者结石成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