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丙肝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探讨丙肝上升的原因,为科学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许昌市2004-2012年丙肝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2年丙肝年均发病率为21.82/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常年散发,无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35~60岁年龄组发病为主,发病率随年龄增加呈现逐渐上升趋势。结论许昌市丙肝病例报告发病处于上升期,采取加强临床医生有关丙肝诊断标准的培训、规范丙肝的诊断与报告以及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等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丙肝的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半野的剂量分布特性和容积调强(VMAT)技术的特点,探索一种可以更好保护肺和心脏的新技术。方法 采用三维水箱测量对称野及半野的射野边缘剂量分布,并比较分析各自特征。回顾性选取50例左侧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保乳术和根治术各25例,处方剂量50 Gy/25次,基于RayStation计划系统,分别采用对称野连续弧VMAT技术和半野分段弧VMAT技术进行计划设计,比较和分析靶区的剂量适合度、治疗效率,以及心脏、肺等危及器官的各种剂量数据。结果 半野的辐射野大小在水模内不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对称野则因张角因素射野逐步变大,30 cm处增大到约2 cm,而且半野的射野外剂量低于对称野,差值愈近射野边缘愈明显。与对称野连续弧计划相比,半野段弧VMAT计划能显著改善肺和心脏的受照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1、-4.42,P=0.00),其中心脏整体结构的V5V30Dmean均值减少为52.5%、65.5%、47%,与靶区关系紧密的左侧冠状动脉前降支降幅超过20%,患侧肺V5V10V20Dmean的均值分别减少21.6%、24.8%、25.0%、23.2%,其他正常器官剂量均值,半野段弧计划同样优于连续弧计划。结论 对于乳腺癌放疗,半野与VMAT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半野和VMAT的优势,显著改善心脏、患侧肺、健侧乳腺等危及器官的受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微量镉。方法在选定的微波条件下,通过硝酸一氢氟酸一盐酸对土壤进行样品的消解,然后用石墨炉原子吸收进行测定。结果在0~5.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6,检出限为0.110μg/L,变异系数〈5%,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6%~106%。结论该方法具有简单、分析速度快,结果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腔镜处理难以取出的宫内节育器及宫内节育器残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7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或外院取环失败来诊者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宫腔镜下取出54例,1例大部异位至腹腔者在联合腹腔镜取出,有1例合并宫腔粘连者术中发生子宫穿孔。结论宫腔镜处理难以取出的宫内节育器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放射治疗联合化学治疗对不能手术的肺上沟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许昌市中心医院肿瘤科1996年2月~2004年6月治疗肺上沟瘤患者36例.结果 联合治疗后有效率为61.1%(22/36),疼痛缓解率为84.4%(27/32),疼痛缓解中位时间为7个月(3~21个月),1、2、3 a的生存率分别为30.6%(11/36)、5.6%(2/36)和0.结论 不能手术的肺上沟瘤患者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联合应用可使疼痛缓解、局部肿瘤缩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应用可吸收螺钉-可吸收缝线治疗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可吸收材料治疗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用芬兰产B iofix可吸收拉力螺钉治疗关节内骨折56例。根据不同的骨折部位和类型采取合适的手术入路,根据骨折情况选择可吸收材料进行固定,术后给以石膏托固定4~6周,髋臼及股骨头骨折术后牵引4~6周。结果全组56例,有54例得到6~18个月随访,平均(14.1±3.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关节功能良好,效果满意,无延迟愈合及不愈合发生。综合评价:优43例,良11例,关节功能均达到正常肢体90%以上,无切口感染,无非特异性炎症反映。结论可吸收材料是关节内骨折的较为理想的内固定物,可以避免二次手术,减轻患者负担,对关节内骨折的治疗具有特殊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全肠外营养支持对合并营养不良的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状态、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的作用。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80例合并营养不良的胃癌或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性47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51.5±7.3)岁(36~75岁)。所有入组患者均接受肿瘤切除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不给予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组(术前3d和术后5d均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分别检测对照组和营养支持组术前(入院第1天)和术后(术后第5天)人体测量学指标和实验室指标,同时监测术后并发症和预后。结果:对照组和营养支持组无论术前还是术后人体测量学指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营养支持组人体测量学指标轻微下降;术后营养支持组清蛋白、前清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有显著增加,但是和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营养支持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出院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和术后给予短期全肠外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减少外科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本院哮喘专科门诊支气管哮喘轻、中度患儿40例,按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给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评价各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有效率、不良反应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有效率、不良反应等明显不同(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中,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小切口外痔剥离加内痔缝扎术对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痔剥离加内痔缝扎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小切口外痔剥离加内痔缝扎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术后康复情况和肛门功能。结果: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肛门控便、感觉和闭合各项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外痔剥离加内痔缝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能显著提高治愈率,且患者术后出血量少,排便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短,肛门功能恢复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学院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结核菌感染情况和发病情况。[方法]2009年5月,对某学院674名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筛查,反应强阳性者做胸部X线检查。[结果]调查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674人PPD强阳性者159人,强阳性率为23.59%,其中城环学院为25.23%、计算机学院为22.52%、电信学院为23.07%(P>0.05);男生为22.20%,女生为26.16%(P>0.05);筛查中发现1例涂阴肺结核患者。316例PPD阴性者2个月后复查,检出强阳性1人,一般阳性74人,未发现肺结核患者。[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是发现潜在结核病患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