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124篇
预防医学   58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遏制急性胰腺炎向重症转化的非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将4年间收治的286例轻型急性胰腺炎分为对照组和治疗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非手术治疗措施;观察组加用改善胰腺微循环,防治细胞钙超载和抑制胰酶的治疗方法。结果 :对照组144轻型有20例转化为重症胰腺炎,14例发生全身性并发症;观察组142例轻型有8例转化为重症,2例出现全身性并发症。观察组重症患者血C-反应蛋白和Balthazar CT严重度指数在治疗后各时点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改善胰腺微循环,防治细胞钙超载和抑制胰酶的治疗措施可能有助于阻止轻型急性胰腺炎向重症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钙拮抗剂异搏定区域动脉灌注在阻止急性胰腺炎重症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45例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静脉治疗组及动脉灌注组。入院后,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保守治疗;静脉治疗组行合理液体治疗,静脉注射异搏定;动脉灌注组液体补充同时采用持续动脉灌注异搏定1~2周。测定治疗后1、4及7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黏附分子-1(ICAM-1)及P-选择素(P-selectin)水平。结果治疗后4、7d,血清TNF-α和P-selectin水平动脉灌注组较静脉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血清IL-1β水平动脉灌注组和静脉治疗组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血清ICAM-1水平动脉灌注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持续区域动脉灌注异搏定可能通过减少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黏附分子P-selectin和ICAM-1的上调,阻止急性胰腺炎重症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膝关节纤维性僵直手术及围手术期、术后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26例膝关节纤维性僵直患者,采用髌骨外上方小切口,辅助关节镜下行关节内粘连松解,并结合徒手推拿松解.术前进行心理宣教,术后第2天开始经止痛泵维持在CPM机上行慢速全范围关节活动度功能锻炼,并行主被动伸屈膝功能锻炼、髌骨内推训练.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9个月(8~3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从术前平均32°增至113°,平均提高81°.无皮肤坏死、创口裂开、肌腱断裂、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松解治疗膝关节纤维性僵直的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康复快.膝关节僵直围手术期及术后综合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对小儿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2例临床拟诊为癫痫患儿进行4~8h视频脑电图监测,其中包括清醒、睡眠期记录;分析临床发作和异常放电的关系,异常放电出现的时相。结果监测到临床发作并且同步异常放电者23例,仅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者53例,两者共76例(76/102,74.51%)结合病史确定为癫痫,其中局灶性52例(52/76,68.42%),睡眠中出现55例(55/76,72.37%)。10例(10/102,9.80%)临床发作但无同步异常放电,判定为非癫性发作。结论视频脑电图可提高儿童癫痫诊断的正确率,有助于癫痫的定位,部分剥夺睡眠有助于癫痫样放电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抗菌药物对骨科围术期预防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瑞安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手术患者82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应用抗菌药物,研究组围术期给予干预性应用抗菌药物,观察两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费用,并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手术部位感染、治疗各项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温异常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均主要以单一用药为主,研究组单一用药多于对照组,二联用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预防用药时机、术后用药时间等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C-反应蛋白(CRP)各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性应用抗菌药物对骨科围术期预防感染效果显著,在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的同时,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17—2019年浙江省温州市经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感染来源和特征,为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 方法 以2017—2019年温州市鹿城区和永嘉县新发现的经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为研究对象,调查收集其人口学、性行为、流动情况等信息,并采血检测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运用Epi Data 3.1和SAS大学版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结果 342名调查对象以男性、25~59岁年龄段为主,未婚、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外地迁入者居多。经感染来源判定,新感染比例为22.42%,本地感染比例为71.00%。15~24岁以下年龄组、未婚病例新感染比例高,分别为33.33%和31.54%;60岁及以上年龄组、教师/干部/退休等职业、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病例本地感染比例高,分别为94.74%、87.80%和81.43%;新感染病例曾发生非商业临时异性性行为、固定性伴同性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60.87%和39.53%,高于既往感染病例(χ2=3.967,P=0.047;χ2=4.314,P=0.038);本地感染病例曾发生非商业临时同性性行为比例为98.26%,高于外地感染病例(P=0.036)。 结论 2017—2019年温州市经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以既往感染和本地感染为主,青年、老年及高知人群不容忽视,应加强对非商业临时性行为的干预。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大鼠血浆中蔓藤碱乙和胡蔓藤碱丁的UPLC-MS/MS法,并研究大鼠口服和舌下静脉给药方式下胡蔓藤碱乙和胡蔓藤碱丁的药动学差异。方法 大鼠分别灌胃和舌下静脉注射蔓藤碱乙和胡蔓藤碱丁,在一定时间内取血,离心获得血清;士的宁为内标,通过UPLC-MS/MS来测定血清中蔓藤碱乙和胡蔓藤碱丁的浓度,绘制药-时曲线,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经灌胃给药5 mg·kg–1,胡蔓藤碱乙的t1/2为(5.7±1.2) h,AUC(0-t)为(59.6±20.1) ng·h·mL–1,CL/F为(89.1±30.5) L·h–1·kg–1Cmax为(18.3±5.3) ng·mL–1;经舌下静脉给药1 mg·kg–1后,胡蔓藤碱乙的t1/2为(1.5±0.3) h,AUC(0-t)为(140.2±37.4) ng·h·mL–1,CL为(7.6±2.3) L·h–1·kg–1Cmax为(114.9±36.0) ng·mL–1。经灌胃给药5 mg·kg–1,胡蔓藤碱丁的t1/2为(4.7±4.1) h,AUC(0-t)为(44.3±5.1) ng·h·mL–1,CL/F为(100.3±11.7) L·h–1·kg–1Cmax为(13.0±4.0) ng·mL–1;经舌下静脉给药0.1 mg·kg–1后,胡蔓藤碱丁的t1/2为(1.1±0.4) h,AUC(0-t)为(72.9±19.1) ng·h·mL–1,CL为(1.4±0.4) L·h-1·kg–1Cmax为(43.7±6.8) ng·mL–1。胡蔓藤碱乙的生物利用度为8.5%;胡蔓藤碱丁的生物利用度为1.2%。结论 胡蔓藤碱乙、胡蔓藤碱丁吸收迅速,半衰期较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患者血液中凝血相关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 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用药14天.动态监测患者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参附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D-二聚体下降. 结论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血管痉挛,预防颅脑损伤后微血栓的形成,降低脑梗塞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双侧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粉碎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2例胫骨平台粉碎骨折患者行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22例均获随访,时间8~2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6个月.膝关节功能按Iowa评分标准评定:优17例,良4例,可1例.结论 采用双侧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粉碎骨折固定牢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可早期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