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晓  吴玉芬  李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7,14(14):1117-1118,1120
光动力疗法(PDT)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以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原理及生物效应理论为依据,对不同运转方式的激光在肿瘤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光动力效应、热效应以及生物刺激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激光作用时间不同和总能量的差异对疗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发展的角度讲,为使PDT达到最佳疗效,同时有益于新光源的开发和利用,PDT采用脉冲激光无疑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骨桥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骨桥蛋白和MMP 9的表达。结果 :60例胃癌组织中骨桥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9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 73 3% ( 4 4/ 60 )、66 7% ( 4 0 / 60 ) ,骨桥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9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程度及有无远处转移有关。骨桥蛋白和MMP 9的表达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骨桥蛋白和MMP 9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均较正常胃组织增强 ,能够作为反映肿瘤的生物学特性 ,评估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二者表达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癌中FasL表达在肿瘤免疫逃避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技术 ,对 4 1例肝癌组织中FasL表达及其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肝癌FasL表达阳性率为 4 1 4 6% ,FasL阳性组肝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umorinfiltratinglymphocytes ,TIL )凋亡指数约是FasL阴性组肝癌的 2倍 ,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肝癌FasL表达在肿瘤免疫逃避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供血方式与栓塞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 4例4 0 0次超选择性微导管造影所显示的脑动静脉畸形的供血方式及其栓塞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4 0 0次微导管超选择性造影显示终末型供血方式2 92次,占73% ,穿枝型供血方式2 8次,占7% ,动静脉直接交通型36次,占9%。畸形血管团内伴有动脉瘤2 4例,占6 %。畸形血管团内含有静脉瘤或引流静脉呈瘤样扩张者2 0例,占5 %。除穿枝型供血方式16例未行栓塞外,余者栓塞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了解脑动静脉畸形供血方式便可知道能否安全的进行栓塞,而测定脑动静脉畸形的动静脉循环时间可指导栓塞用胶的配制浓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阑尾代后尿道及回盲、升结肠作储尿囊在膀胱正位重建术中应用及其疗效。方法:2003年2月—2009年6月应用回盲肠及部分升结肠作储尿囊,以阑尾根部与后尿道吻合原位排尿的方法治疗膀胱肿瘤12例,应用尿动力学方法对其近期疗效进行随访。结果:7例完全控尿,2例有尿失禁,3例有夜间尿失禁。术后6个月排尿次数白天4~6次,夜间1~2次,每次量150~400 mL。尿动力学:平均尿流率10.5 mL/s,平均膀胱初始感觉压力27 cmH2O,最大充盈压35 cmH2O,相应储尿囊容量分别为152 mL和420 mL。后尿道闭合压力为52 cmH2O,残余尿量0~65 mL。结论:阑尾代后尿道和回盲、升结肠作储尿囊正位膀胱重建术,储尿囊内压低,容量大,有可控性和原位排尿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改良同步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含铂类方案的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8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鳞癌患者入组。先行常规分割放疗40 Gy/20次后改行加速超分割放疗1.4 Gy/次,2次/d,间隔≥6 h,照射14次,总剂量59.6 Gy。同步给予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2个周期,同步放化疗结束后再行2周期化疗。观察患者近期疗效,1、3、5年生存率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患者完成放疗计划,总有效率为91.6%(62/68)。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5%、46.5%、22.7%。≥3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26.4%;无3级及以上的放射性肺炎发生;放射性皮肤损伤多为0~1级;3级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29.4%和7.4%,4级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均为2.9%。无食管狭窄及严重的肺纤维化发生,有2例(2.9%)出现食管纵隔瘘。结论 改良同步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疗效满意,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信息疫情”情境下大学生健康信息甄别能力的影响因素,为提升大学生健康信息甄别能力提供参考。方法:对33位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采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质性分析。结果: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体归因、信息环境归因、政策环境归因、社会环境归因和人际环境归因等方面。结论:提升大学生健康信息甄别能力的建议主要包括大学生主动培养健康信息甄别能力、信息平台加强责任意识、政府高度重视信息治理能力的建设、社会及高校加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多渠道发力进行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等。  相似文献   
8.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非小细胞肺癌158例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急性放射反应。方法 16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入本研究,常规放射治疗40Gy后,改用后程加速超过分割推量治疗,1.5Gy/次,2次/d,5天/周,总剂量至70Gy。结果 165例中,158例按计划完成治疗,近期疗效为完全缓解13.9%(22/158),部分缓解59.0%(109/158),总有效率82.9%(CR PR)。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82.3%(130/158),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23.4%(37/158)。结论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肯定,急性副反应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耐受,远期疗效和晚期并发症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相似文献   
9.
18F-FDG PET指导功能影像预测肿瘤疗效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ong HY  Yu JM 《中华肿瘤杂志》2004,26(10):577-580
在肿瘤临床实践中,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及时评价该方案的疗效,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治疗过程中,对疗效的预测可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及时修改与调整,治疗副反应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减少或避免。通常预测肿瘤疗效的手段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X线、B超、CT、MRI)和血清肿瘤标记物的检测等。其中,体格检查主观性强而客观可比性差;肿瘤标记物特异性较差;影像学检查则对治疗后的纤维灶与肿瘤残留或复发的鉴别存在局限性,而且解剖学影像所探测到的肿瘤大小的改变,常滞后于功能影像所显示的生化信息的改变。虽然这些手段在临床工作中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0.
肺癌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肺癌基因治疗(包括抑癌基因治疗、自杀基因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阻止癌基因表达、免疫基因治疗和修饰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