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3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7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222篇
预防医学   13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82篇
  2篇
中国医学   195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的胃肠功能和C反应蛋白所造成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乃是我院肝胆外科于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2例,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对其进行平均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13.6±3.5)小时、肛门排气时间(16.5±2.7)小时以及排便时间(25.7±3.3)小时,均明显少于开腹式手术组患者(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45%)明显低于开腹式手术组患者(25.80%)(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为(10.4±2.5)mg/L,少于开腹式手术组患者(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以促使患者的胃肠功能在术后更快的恢复,提高患者的C反应蛋白,从而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中医病机认识及治法。认为本病以正虚为本,湿热瘀毒为标,邪毒损伤冲任,结于子门,致使带下色、质、气味异常,临床诸症并见,甚或伴发外阴臊疣瘙瘊。临证时应随证变法,肝郁克脾、湿热下注治以清热利湿,正虚邪恋、湿热瘀毒治以扶正祛邪,通过中药内服、外治清除尖锐湿疣。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的方法及避免副损伤的措施.方法应用Olympus腹腔镜及操作器械一套.全麻下进行,体位及穿刺点均与腔镜胆囊切除相同.穿刺证实胆总管后,对胆总管直径>1.5 cm者用针式电钩直接切开;胆总管直径<1.2 cm者用剪刀切开,纵行切开1.0~1.5 cm,直视下用常规器械或胆管镜网篮取石,胆总管Ⅰ期缝合.结果本组22例中,21例成功,1例由于胆囊三角区粘连紧密,镜下缝合胆总管困难中转开腹手术.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具有微创特点,胆总管Ⅰ期缝合更体现微创外科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HCV RNA检测在预防输血后丙型肝炎中的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末抗.HCV阴性的全血标本56400份次,再进行RT-PCR(荧光适时技术)检测HCV RNA,并对输过HCV RNA筛查阴性血液的患者进行追查。结果 HCVRNA阳性率为2.5‰(146/56400)。对输过HCVRNA筛查阴性血液的患者追查结果,无一例发生输血后丙型肝炎。结论 对抗-HCV阴性的血液标本用敏感的试剂进行HCV RNA检测在预防输血后丙型肝炎中不但有效,而且可行。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六经辨证是在《黄帝内经》六经理论及脏象、经络两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而得来的,是中医的鼻祖。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伤寒论》六经辨证在IgA肾病诊治中应用价值。IgA肾病又称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在我国常见,其整个发病过程可视为从三阳经(太阳、阳明、少阳)转变为三阴经(太阴、少阴及厥阴)。IgA肾病在各经为病,脉症特点并不相同,因此IgA肾病采用六经辨证为指导,判断病情,能够有效防治IgA肾病,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清肺止咳灵糖浆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血清IL-8、TNF-α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阳性药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以外的其余4组大鼠均采用改良烟熏法,建立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模型。光镜下观察支气管与肺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并测定各组大鼠血清IL-8、TNF-α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8、TNF-α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清肺止咳灵高、低剂量组、阳性药组均能降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大鼠血清IL-8、TNF-α的含量(P0.05)。病理学结果显示,清肺止咳灵糖浆高、低剂量组与阳性药组均能不同程度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大鼠支气管及肺组织病理损伤。结论清肺止咳灵糖浆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大鼠肺组织具有修复及抗炎症反应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清IL-8、TNF-α的含量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对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病毒性·,22肌炎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55例,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三磷酸腺苷(ATP)40mg+辅酶A200+维生素C5.0g静脉滴注治疗,1日1次,治疗2周;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益心舒胶囊1次3粒,1日3次,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的改变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各项指标均无异常变化,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心舒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良好疗效,且安全性好,体现了中药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使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川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TCMSP)数据库筛选川芎的活性成分及质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药物靶点。在DrugBank和DisGeNET数据库筛选出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靶点。通过STRING构建靶点蛋白互作网络,运用Cytoscape绘制网络并进行拓扑学分析。使用Omicshare对相关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与KEGG富集分析。运用DockThor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获得川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167个相关治疗靶点,通过网络拓扑分析发现钙敏感受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等46个靶点为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发现川芎在生物过程、分子功能、细胞组成多方面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川芎可能通过调节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等多条代谢通路来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结论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证实了川芎抗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多途径、多靶点作用的特点。预测了川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为其后续基础研究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65例,其中IABP组30例,在IABP支持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照组35例,单纯行急诊PCI治疗。结果IABP组患者在IABP支持下,30 min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2~8 h血流动力学稳定,均完成梗死相关血管再通,没有血管再闭塞事件发生,无术中死亡,院内死亡率40%;对照组患者院内死亡率74.3%,其中6例在术中死亡。结论IABP可明显改善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增加冠状动脉的灌注;IABP可提高急诊PCI的成功率,减少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及血管再闭塞事件的发生,降低院内死亡率,明显改善了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超高压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UPLC-Q-TOF/MS)对大鼠ig北青龙衣乙醇提取物后在脑组织中成分分布进行分析。方法将北青龙衣醇提物按20 mL/kg ig大鼠后,采集脑组织,采用UPLC-Q-TOF/MS法分析;正负离子模式使用ESI源对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对入脑成分分子式的鉴别采用精确质量数、同位素峰度比比较进行,进一步将其二级质谱图与对照品或数据库的二级谱图进行比对、结合已知的文献报道和对化合物的裂解规律分析,确定入脑成分的结构式。结果从大鼠脑组织中鉴定了11种来源于北青龙衣的成分,包含7个原型成分、4个代谢产物,其中7个萘醌,2个二芳基庚烷,2个酚酸。结论北青龙衣乙醇提取物在大鼠脑组织中分布的成分以萘醌类为主,为北青龙衣脑毒性的深入研究提供物质基础,也为其体内成分、组织分布研究提供方法学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