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60篇
  免费   851篇
  国内免费   181篇
耳鼻咽喉   92篇
儿科学   72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308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3755篇
内科学   457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321篇
特种医学   5695篇
外科学   411篇
综合类   5926篇
预防医学   816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2234篇
  33篇
中国医学   202篇
肿瘤学   37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311篇
  2019年   346篇
  2018年   266篇
  2017年   342篇
  2016年   419篇
  2015年   475篇
  2014年   946篇
  2013年   967篇
  2012年   1212篇
  2011年   1347篇
  2010年   1242篇
  2009年   1280篇
  2008年   1180篇
  2007年   1099篇
  2006年   1208篇
  2005年   1075篇
  2004年   929篇
  2003年   883篇
  2002年   910篇
  2001年   942篇
  2000年   692篇
  1999年   488篇
  1998年   311篇
  1997年   220篇
  1996年   206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201篇
  1992年   135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被称为胸痛三联征,是临床急性胸痛的常见原因,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胸部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技术已经广泛于胸痛三联征的影像学诊断,其临床应用价值国内外报道较多~([1]),然而合理的扫描方案,特别是合理的对比剂的用量和注药方式有关报道较少,对此我们进行了应用研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64排CT脑灌注(CT perfusion imaging,CTP)联合脑部血管造影对脑血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病理学检查、64排CT脑灌注检查、血管造影检查以及64排CT脑灌注联合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64排CT脑灌注组和血管造影组确诊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64排CT脑灌注联合血管和病理学检查组确诊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64排CT脑灌注联合血管造影组确诊率显著高于64排CT脑灌注组和血管造影组(P0.05);病理学检查组确诊率显著高于64排CT脑灌注组和血管造影组(P0.05)。结论联用64排CT脑灌注和脑部血管造影对脑血栓进行早期诊断,能够提高早期脑血栓的确诊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不同速度注射造影剂进行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增强扫描在小肝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间于本院住院治疗的SHCC患者共44例(54个病灶),将所有选中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3 ms/组(22例,25个病灶)及5 ml/s组(22例,29个病灶)。邀请3位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所成图像进行评价。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位医师对两组患者诊断一致性良好(K=0.61~0.74),分别为0.61、0.66、0.72、0.65、0.74、0.61。两组患者的Az平均值分别为(0.94±0.02)、(0.93±0.02),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8,P0.05)。结论 SHCC的临床诊断中,3 ml/s和5 ml/s均可以采用。但因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来进行进一步探讨不同注射速度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来证实不同注射速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6,(9):151-154
目的探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颈动脉CTA的可行性,比较权重50%ASIR重建算法相对于常规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4例受检者在能谱CT上行颈动脉CTA检查。采用管电压120k Vp,管电流480m A,320mg I/m L碘佛醇5m L/s团注。将所得原始数据传输至GE AW4.5工作站,行影像重建分析。每组原始数据运用两类重建方法重建,分别获得对应两组数据,A组采用常规FBP重建算法对原始数据重建分析;B组运用权重50%ASIR重建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影像重建分析。分别记录两组影像颈部血管各分支CT值,噪声值及背景CT值,计算和比较图像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组血管噪声值(11.5±2.38)低于A组(16.70±2.98)(P<0.01);B组CNR(61.14±22.38)高于A组(38.19±11.57)(P<0.01);B组SNR(48.16±18.26)也高于A组(30.03±9.49)(P<0.01)。两组血管CT值和背景CT值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CTA结合权重50%ASIR重建算法不仅可以很好保证影像质量,还能有效降低影像噪声,提高影像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分辨CT在肺内孤立性结节(SPN)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就诊的80例疑似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高分辨CT检查、手术治疗及术后病理诊断,比较良恶性SPN的高分辨CT征象差异,并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高分辨CT检查在良恶性SPN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为SPN,包括恶性结节35例,良性结节45例;高分辨CT诊断恶性结节36例,良性结节44例,CT对恶性结节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29%和93.33%,诊断准确率为93.75%。恶性结节患者的CT征象中,毛刺征、分叶征及血管集束征显示率均高于良性SPN组,而钙化显示率均低于良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CT能准确显示SPN的形态分布及影像特征.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结合三维乳腺数字化断层摄影(DBT)钙化分数对于钙化征象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18例行乳腺DWI检查和DBT检查的患者,DBT检查发现有钙化征象,其中乳腺癌患者51例,病理类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原位癌、髓样癌、浸润性小叶癌、黏液腺癌;乳腺良性病变67例,病理类型包括:纤维腺瘤、腺病、导管内乳头状瘤。对所有患者DBT图像的钙化征象进行钙化评分并且测量相应病变区域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析ADC值、钙化分数及二者联合在乳腺含钙化病变的诊断效能。  结果  乳腺癌组ADC值低于乳腺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钙化分数高于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DC值对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3,钙化分数对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UC值为0.855,采用Delong检验得出两种方法对诊断乳腺含钙化病变的良恶性诊断效能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5)。两种方法(钙化分数+ADC值)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种方法相结合的AUC值为0.903,具有很高的诊断效能。将ROC曲线(钙化分数、ADC值、两种方法结合的预测概率)经两两Delong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结合的ROC与单一RO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22)。  结论  DWI与DBT钙化分数对于钙化征象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无差别,两种方法相结合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单一方法,为乳腺含钙化病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是最常见的胰腺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患者生存率低。CT、MR是PDAC诊断最常用的影像检查,其不仅可以帮助PDAC进行诊断、鉴别,还能通过特殊序列来提供相应功能参数。此外,影像组学可以挖掘更多的影像信息供临床医生分析、预测患者术后生存率。CT、MR对于PDAC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故本文对PDAC相关CT、MR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双源CT(DSCT)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接诊的2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行冠状动脉DSC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患者进行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比较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等级间冠状动脉钙化斑块(CACP)的参数,比较DSCT与CAG检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一致性。结果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等级间CACP体积、CACP数目、CACP钙化积分和CACP当量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狭窄程度的增高,CACP体积逐渐增大,CACP钙化积分逐渐增多,CACP钙化积分和CACP当量块逐渐增加(P<0.05)。DSCT对于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灵敏度为88.6%(241/271),特异度为96.8%(717/741);阳性预测值为90.9%(241/265),阴性预测值为95.8%(717/741),准确率为94.6%(958/1013),两种检测方法具有显著的一致性(Kappa=0.735,P<0.05)。结论 D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较好,可用于冠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且具有无创性,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