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4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不同CT扫描条件下人工智能(AI)系统对胸部模体内实性结节检出效率与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于仿真胸部拟人模体内各肺叶和肺段均匀放置不同CT值和直径的60颗不同形态的仿真结节。应用GE Revolution evo CT对胸部模体进行扫描, 通过调节管电压80、100、120和140 kV, 噪声指数(NI 10~40, 间隔2), 其他参数固定, 采集64组不同参数图像。在AI软件上记录仿真结节检出情况并计算检出率与误检率, 不同形态结节分别计算;记录每次扫描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不同管电压对类球形结节和不规则结节的检出率、误检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噪声指数对类球形结节和不规则结节的检出率、误检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F=10.57、17.77、9.33, P<0.001)。不同管电压对CTDIvol、D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噪声指数对CTDIvol、DL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9.87、60.92, P<0.001)。结节的检出率与噪声指数、CTDIvol、DLP...  相似文献   
2.
孙睿  付丽  雷雨 《药学实践杂志》2021,39(3):255-258
目的 探究不同产地、部位及加工工艺藤茶中二氢杨梅素含量的差异,及优选藤茶与牛蒡子配伍药效学研究。方法 二氢杨梅素高效液相方法学验证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05 % 磷酸(30∶70),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91 nm,柱温25 ℃。配伍药效验证方法采用大鼠棉球植入致炎及小鼠耳肿胀致炎模型,对大鼠棉球植入实验肉芽肿净量及小鼠耳肿胀率进行观察。结果 方法学验证二氢杨梅素在0.019 9~0.318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回收率在95.04 %~100.4 %之间,样品在24 h内稳定,该方法重复性较好。配伍药效学验证高剂量优选藤茶与牛蒡子配伍可致大鼠肉芽肿净量及小鼠耳肿胀率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二氢杨梅素在不同产地、部位及加工工艺中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以贵州省江口县自然晒干的芽尖部位藤茶含量最高。藤茶与牛蒡子配伍可显著改善咽部症状,减轻致炎程度,共同协同达到清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器官剂量调制(ODM)技术行鼻窦CT扫描时对图像质量和眼晶状体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应用GERevolutionevoCT对头部拟人模体进行扫描,不开启ODM为对照组,开启ODM为观察组。通过调整管电压(140、120、100 kV)、噪声指数(N17、N18)、螺距(准直宽度20 cm时0.531、0.96...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附加滤过对腹部数字化X射线摄影影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10例行腹部X射线摄影的患者病例资料。采用自动曝光控制(AEC)技术,用获得相同mAs时的对应厚度(18 cm)的有机玻璃作为模拟腹部的衰减体。将CDRAD 2.0模体和17块10 mm厚的PMMA板(总厚度18 cm)置于检查床上,附加滤过分别选择无附加滤过、2 mmAl、0.1 mmCu+1 mmAl、0.1 mmCu+2 mmAl,电离室等级分别选择-2、-1、0、1、2时进行曝光,采集图像并使用CDRAD 2.0模体软件进行分析,得到影像质量因子(IQFinv)。根据不同附加滤过将影像质量因子分组,测量每次曝光时模体表面的入射空气比释动能,使用PCXMC软件估算器官剂量和有效剂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无附加滤过、2 mmAl、0.1 mmCu+1 mmAl、0.1 mmCu+2 mmAl的皮肤入射剂量分别为(0.546 1±0.200 8)、(0.376 2±0.133 8)、(0.285 3±0.100 1)和(0.289 9±0.099 2) mGy,有效剂量估算值分别为(79.63±29.24)×10-3、(71.05±25.56)×10-3、(63.58±22.18)×10-3和(67.64±23.11)×10-3mSv,性腺器官剂量分别为(0.058 1±0.020 8)、(0.050 0±0.018 0)、(0.044 8±0.015 6)和(0.047 7±0.016 3) mGy,IQFinv值分别为4.70±0.61、4.80±0.84、4.60±0.55和4.60±0.60。在不同附加滤过下,有效剂量与皮肤入射剂量呈线性相关,表面入射剂量增加则有效剂量增加,0.1 mmCu+1 mmAl附加滤过时剂量最低,组间IQFin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X射线摄影最适宜的附加滤过为0.1 mmCu+1 mmAl,此时图像质量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辐射剂量得到合理降低,达到了摄影参数最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陈京川 《海南医学》2012,23(21):120-121
目的探讨固定式吉妮宫内节育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11月固定式吉妮宫内节育器使用者126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在我院使用Tcu200节育器避孕者125例作为对照组,并对所有节育器使用者进行1年随访,比较两组人员的避孕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避孕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72.8%),观察组避孕失败率(1.6%)和因故取出率(3.2%)明显低于对照组(8.8%、18.4%),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0.3%)明显低于对照组(2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固定式吉妮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避孕率高且不良反应低,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避孕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许淑花  张斌  赵德利  张金玲   《放射学实践》2011,26(8):828-831
目的:观察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胸部增强CT表现,总结并认识SVCS侧支循环形成的少见CT征象。方法:搜集经临床证实SVCS患者31例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上腔静脉阻塞侧支循环形成的多层螺旋CT征象,将侧支循环在身体出现的位置分为前胸壁组、纵隔组、胸背组、膈下组,并找出少见的CT征像。结果:前胸壁组:胸外侧静脉19例,占61.3%,胸廓内静脉29例,占93.5%;纵隔组:心包膈静脉12例,占38.7%;后胸背组:椎静脉丛14例,占45.2%;膈下组:肝被膜静脉4例,占12.9%,肝局灶异常强化4例,占12.9%。结论:体-肺静脉瘘与肝脏局灶异常强化是SVCS少见征象,认识体-肺静脉瘘有助于进一步理解SVCS患者呼吸困难,并指导治疗;认识肝脏局灶异常强化能够帮助鉴别肝脏肿瘤类病变,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疫情发展趋势,为今后开展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房山区窦店镇2007年1月-2012年12月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房山区窦店镇2007年1月-2012年12月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618例,年均发病率为250.16/10万,高于房山区的发病水平。手足口病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38:1;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为5-7月,共发病388例,占62.78%: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4岁(占63.43%):94.01%的病例为散居和幼托儿童;主要症状为发热和手、足、口部皮疹。结论房山区窦店镇手足口病发病率偏高,应结合手足口病流行特点及本辖区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重点人群手足口病的防控,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天山雪莲总酚酸(PSI)抑制脂多糖(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释放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PSI,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对其进行成分分析。建立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采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活力;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O)的生成;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炎症因子释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亚基p65、激活子蛋白1(AP-1)亚基c-Jun和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的入核情况。结果 PSI主要含有绿原酸(23.60%),质量浓度为12.50~100.00 μg·mL–1时能显著抑制LPS刺激下炎症因子NO、前列腺素E2(PGE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IL-6、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IP)-1α和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分泌因子(Rantes)的释放,并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TLR4信号通路关键蛋白κB抑制因子(IκB)α、IκB激酶(IKK)α/β、p65、TANK结合激酶1(TBK1)、IRF3、p38、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及c-Jun的磷酸化水平,同时抑制LPS诱导的p65、c-Jun和IRF3的入核。结论 PSI能抑制LPS刺激下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的产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及分析居民和医护人员对互联网医疗的应用和需求情况,为合理开发互联网医疗社区层面平台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选择北京市房山区某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就诊居民和医护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居民和医护人员各发放100份问卷。结果居民接触过的互联网需求排序前5位:预约挂号,档案查询、化验,健康科普,家医签约,信息查询。居民希望通过互联网享受排名前5位的医疗服务:预约挂号,在线复诊,医保支付,信息查询,健康教育。医护对互联网医疗持积极参与态度。医护使用过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排序前5位:预约挂号、信息查询、健康档案、查询、健康科普教育。结论社区层面互联网医疗建设,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强百姓宣传引导,对促进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