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MRI对侵袭性垂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6~2010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侵袭性垂体瘤的临床资料,对其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32例侵袭性垂体瘤伴有坏死或囊变者14例,伴出血者9例。肿瘤在T1WI呈低、等信号或混杂信号,T2WI为等信号或不均匀高信号,T1WI增强后肿瘤多不均匀强化。结论 MRI有助于侵袭性垂体瘤的诊断及确定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DR系统静脉肾盂造影10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肾盂造影(IVP)不但能测定肾脏排泄功能,还可观察尿路器质性病变,简单易行,诊断价值高,是泌尿系统检查中应用最传统的一种造影方法。自2003年11月起,我院利用德国IMIX UNIVERAL-2000DR数字化摄影系统开展了100例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笔者通过实践,对DR系统数字化摄影在IVP检查中的肾盏、肾盂显示时间,输尿管全程显示及DR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MS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肝门区胆管癌1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MS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肝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确诊的肝门区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及MSCT图像特征,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及四期动态增强扫描(即早动脉期、晚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结果:15例肝门胆管癌按CT表现形式分为肿块型、结节型及管壁浸润型,所有病灶均表现为等密度或略低密度.7例肿块型动脉期肿块边缘呈轻度不均匀强化,晚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进一步强化:5例结节型多表现为肝门部<2 cm的结节,动脉期主要为边缘环状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明显强化,且向中心部充填:3例管壁浸润型表现为肝门部胆管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2 mm,增厚的胆管壁四期扫描均呈明显环状强化,其中2例表现为延迟强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股骨颈疝窝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股骨颈疝窝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共9个病灶均位于股骨头基底和股骨颈前外侧皮质下,呈圆形或卵圆形,最大径≤15 mm。X线平片表现为伴有硬化缘的透亮区;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表现为类圆形骨质缺损区,内为密度均匀的软组织密度,边缘清楚伴有硬化缘;磁共振成像病变表现为长T1和长T2信号,灶周骨髓无异常信号;放射性核素显像无明显异常。结论股骨颈疝窝具有较为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影像学检查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翟志坚  尚伟  张颖 《吉林医学》2010,31(31):5513-5514
目的:分析消化道穿孔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9例急性胃肠道穿孔患者术前腹部CT检查资料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胃窦前壁穿孔4例,幽门前壁穿孔2例,胃小弯前壁穿孔5例,十二指肠球部穿孔4例,肠穿孔3例,阑尾穿孔1例。胃肠道穿孔的CT表现:直接征象有管壁不规则,周围脂肪层模糊;间接征象为腹腔内散在游离气体,以及穿孔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结论:CT对临床症状较轻,X线透视膈下无游离气体,特别是对胃后壁穿孔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而且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2例病人先后接受16排CT冠状动脉成像和传统冠状动脉造影(SCAG)检查的影像学资料。CTA扫描时采用16排探测器,使用心电门控进行横断面影像重建,结合三维重建影像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以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评价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52例病人208支冠状动脉血管中,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近段和右冠状动脉近段均完全显示(100%);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狭窄血管81支,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出狭窄血管76支,误诊4支,漏诊9支。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敏感度为88.9%,特异度为96.9%,阳性预测值94.7%,阴性预测值93.2%。结论16排CTA判断冠状动脉狭窄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有较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CT和MRI两种方法对股骨头坏死早期进行检查,观察两种测试结果的检出率,分析探讨其作用.材料与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76例患者(114例髋)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对其进行1、2、3、4、5期CT及MRI影像诊断,探讨其诊断准确率及临床表现.结果:检测1~2期敏感性CT为65.38% (17/26),MRI为88.46%(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000,P<0.05).总体敏感性、单一囊变上两种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小梁结构模糊CT检出率为15.38%(4/26),MRI检出率为73.08%(1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5412,P<0.01).结论:在检查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中,MRI在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率高于CT,在早期的细微的骨小梁结构模糊的诊断率方面,MRI显著高于CT,MRI用来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主要包括肿瘤的部位、形态、信号、强化方式等特点。结果:11例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中主要位于小脑蚓部者8例,位于小脑半球者3例。MRI平扫显示肿瘤境界较清楚,可表现为囊性(1例)、囊实性(6例)、实性(4例),瘤周未见明显水肿带;增强扫描囊壁瘤结节和实性瘤体部分明显强化;囊壁光滑、可强化或无明显强化。结论: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为诊断该病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用小C臂DSA机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附15例分析)TheInterventionalTherapyofAvascularNecrosisofHipUnderDSAMachineWithSmal-modelarm宋喜明代建国张黎明李保庆周菲河...  相似文献   
10.
MRI在喉癌术前分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MR I在喉癌术前分期中的作用。方法对1998—2003年间24例喉癌患者的MR 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行磁共振SE序列T1W I及T2W I扫描,其中20例患者加行MR I增强扫描。结果MR I术前分期总准确率为92.7%,临床术前分期总准确率为75.5%(P<0.05)。结论MR I对于喉癌术前分期作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