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5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9篇
眼科学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例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合并极重度放射烧伤病人的营养治疗江岷王桂林陈虎罗庆良叶根耀秦茂权陈莉作者单位:100039北京北太平路医院(江岷王桂林陈虎叶根耀秦茂权陈莉);北京放射医学研究所(罗庆良)急性放射病(ARS)主要依靠综合对症治疗,如果中度骨髓型...  相似文献   
2.
我们应用c-erbB-2、EGFR蛋白抗体和微波炉抗原修复法对25例人放射性皮肤溃疡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发现c-erbB-2癌蛋白高表达阳性率为92.0%(23/25),EGFR蛋白高表达阳性率为73.7%(14/19);二者阳性部位一致,主要见于鳞状上皮细胞膜、间质纤维母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小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和外层纤维细胞胞质,提示c-erbB-2、EGFR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放射性皮肤溃疡的癌变和难以愈合有关。  相似文献   
3.
一例中度骨髓型放射病伴局部严重放射性损伤感染的防治胡亮钉王桂林陈虎罗庆良夏贞彪作者单位:100039北京北太平路医院血液科(胡亮钉王桂林陈虎);北京放射医学研究所(罗庆良夏贞彪)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关键问题是与剂量相关的造血组织破坏,使粒细胞减少,引起...  相似文献   
4.
半身照射条件下以微核估计全身等效剂量可能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探讨了半身照射条件下以微核(MN)率估计相当于全身一次均匀照射剂量的可能性,并与人体模型以相同条件照射后的剂量计算结果及临床反应相验证,结果显示:以MN率所估算的剂量与人体模型所计算出的相当于一次全身均匀照射的红骨髓干细胞活存计权剂量及临床反应基本一致,照后无或仅有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的轻微下降,多数有恶心呕吐,可能与全腹照射有关。因此,在以下半身为主的高度不均匀照射条件下,MN检测所估计的生物剂量可用以表示全身等效剂量及反映全身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5.
狗全身照射后淋巴细胞微核蜕减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狗全身照射后淋巴细胞微核蜕减规律的探讨蒋本荣,张海鹰,姚波淋巴细胞微核OI入)检测在核辐射事故受照者剂量估算中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国内一些学者相继以常规法及CB法建立了MN的剂量效应刻度曲线,用于临床,取得可喜的结果。由于射线诱发的MN主要源于染色...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1996年1月5日吉林市发生的一起辐射事故病人“文”的救治,对急性放射病合并局部极重度放射性损伤诊断与救治提供新经验。方法通过物理模拟试验、染色体畸变分析、淋巴细胞微核率及局部组织ESR的检测,估算全身受照射剂量及局部不同部位受照射剂量,并通过临床症状、造血系统等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确定了损伤程度。结果全身受照后吸收剂量(红骨髓干细胞存活计权等效剂量)为2.9±0.3Gy,右下肢最大吸收剂量达3737.8Gy。照后2小时50分出现频繁的恶心呕吐。照后第1~2天淋巴细胞计数为0.9~0.4×109/L,为保全生命,于照后第8天行右大腿及左手腕截肢术。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于照后第17天降至最低值(分别为0.65×109/L及19×109/L)。照后4~23天应用rhG-CSF,极期仅持续5天便进入恢复期。结论本例为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合并局部极重度放射损伤,后者又会加重全身急性放射病的病理改变,在治疗中不能忽视对局部损伤的及时处理,早期应用rhG-CSF有助于造血功能的恢复,心肌酶的检测有助于局部严重放射损伤的判定。  相似文献   
7.
放射性皮肤溃疡多见于临床放疗引起的并发症,其特点为顽固性反复发作、长期不愈,最后可能发展为癌变[1]。放射性皮肤溃疡的基因病理学改变目前尚不清楚,国内外尚少见其相关癌基因改变的病理学研究报道。cerbB2在多种癌组织中均有高表达,可作为判断肿瘤良、恶性以及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cerbB2基因与neu基因被认为是同源基因,在结构上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极其相似,故认为它们也是同一基因[2]。为了解cerbB2和EGFR在放射性皮肤损伤中的改变及其意义,建立了放射性皮肤溃疡动物模型,并检测其基因表达状况。一、材料和…  相似文献   
8.
rhG-CSF在一例急性放射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rhG-CSF在一例急性放射病治疗中的应用陈虎王桂林罗庆良胡亮钉江岷秦茂权夏贞彪近10年来,重组人类造血生长因子(rhHGF)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不断深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粒系集落刺激因子(rhG-CSF...  相似文献   
9.
我们应用c-erbB-2、EGFR蛋白抗体和微波炉抗原修复法对25例人放射性皮肤溃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发现c-erbB-2癌蛋白高表达阳性率为92.0%(23/25),EGFR蛋白高表达阳性率为73.7%(14/14);二者阳性部位一致,主要见于鳞状上皮细胞膜、间质纤维母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小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和外层纤维细胞胞质,提示c-erbB-2、EGFR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放射性皮肤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1996年1月5日吉林市发生的一起辐射事故病人“文”的救治,对急性放射病合并局部极重度放射性损伤诊断与救治提供新经验。方法 通过物理模拟试验、染色体畸变分析、淋巴细胞微核率及局部组织ESR的检测,估算全身受照射剂量及局部不同部位受照射位置,并通过临床症状、造血系统等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确定了损伤程度。结果 全身受照后吸收剂量(红骨髓干细胞存活计权等效剂量)为2.9±0.3Gy,右下肢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