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草酸铂、卡培他滨三药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110例晚期转移性鼻咽癌病人入组:试验组55例患者.第1天应用紫杉醇135mg/m^2、草酸铂130mg/m。静脉滴注,口服卡培他滨1650mg/m^2/d,连服l-14d,每3周为一个周期,连用2-4个周期;对照组55例患者,第1-5天应用DDP 20mg/m^2、5-Fu 0.5g/m^2静脉注射,3周为一个周期,连用2-4个周期;治疗结束2-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试验组疗效可评价55例,对照组疗效可评价53例。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CR+PR)50.9%(28例)和32.1%(17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0.6个月和8.6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5)。安全性方面:试验组Ⅳ反应主要为手足综合征8例(14.5%)、骨髓抑制2例(3.6%)和消化道毒性4例(7.3%);对照组Ⅳ反应主要为消化道毒性8例(15.1%)、骨髓抑制2例(3.8%)。结论紫杉醇联合草酸铂、卡培他滨三药方案对晚期转移性鼻咽癌的疗效较DDP+5-Fu有优势,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克隆抗体(单抗)Pembrolizumab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8例晚期肺癌患者,均接受PD-1单抗Pembrolizumab治疗,评价其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8例患者中,3例患者于治疗1个月内因原发肿瘤进展、病情加重而死亡。其余25例患者,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4例、疾病稳定14例、疾病进展6例,客观反应率20.0%(5/25),疾病控制率76.0%(19/25)。可评价疗效的25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1个月,95%CI=(2.9,7.4)。28例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疲乏5例(17.9%)、发热4例(14.3%)、免疫相关性肺炎6例(21.4%),其次为甲状腺功能减退3例(10.7%)、皮疹2例(7.1%)、腹泻2例(7.1%)、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3.6%)、心脏毒性1例(3.6%)。结论PD-1单抗Pembrolizumab对晚期肺癌疗效可,毒副作用可耐受。  相似文献   
3.
不能切除肝癌局部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肝癌患者生存5年以上者罕见,主要是手术切除率低,术后复发率高,不能切除肝癌预后极差。肝癌生物学特性的多中心发生和肝内转移是各种局部治疗后转移复发的根源,诸多局部消融治疗的不沏底性,其疗效也不尽如人意。近年,国内外大量的临床资料己经证实,不同病期肝癌放射治疗有效,其疗效不仅为姑息性,还可能根治。发现分阶段缩野靶区高剂量放射治疗新技术能够有效控制主体瘤和射杀肝内转移子瘤的优点,对肝癌转移复发的防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因此,放射治疗己成为肝癌局部治疗的有力武器而备受关注。从肝癌生物学观点看不能切除肝癌局部治疗进展不仅仅是肿瘤专业医生要重新认识,而且所有医生都应了解,发挥其应有作用,让更多肝癌患者获益,更好地造福于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鼻咽癌常规放疗与适形放疗摆位误差的比较,找出摆位时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法。方法以进行放射治疗的40例鼻咽癌患者为对象,20例患者接受常规外照射,另外20例行适形放疗,对其摆位误差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共拍摄120张射野验证片。常规放疗组摆位误差x轴(3.95±2.10)mm、Y轴(3.50±2.03)mm和Z轴(3.02±2.10)mm大于适形放疗组的x轴(1.78±1.03)mm、Y轴(1.53±0.92)mm和z轴(1.60±1.11)mm。结论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采用适形放疗可以减少摆位误差,有效地提高摆位的雷傅忡.  相似文献   
5.
紫杉醇联合不同铂类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不同铂类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20例初次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4组。顺铂组:给予紫杉醇175 mg/m2,顺铂80 mg/m2;卡铂组:给予紫杉醇175 mg/m2,卡铂80 mg/m2;草酸铂组:给予紫杉醇175 mg/m2,草酸铂130 mg/m2;奈达铂组:给予紫杉醇175 mg/m2,奈达铂80 mg/m2;4组均每21天重复1次,连用4周期。化疗结束2周后复查、比较4组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20例患者均可顺利完成4个周期化疗。顺铂组、卡铂组、草酸铂组和奈达铂组有效率分别为33.3%、30.0%、33.3%、3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II-IV期不良反应对比,草酸铂组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肌肉关节疼痛、神经损害、肾功能损害及恶心呕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卡铂、草酸铂、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大致相等,但草酸铂不良反应明显较少。  相似文献   
6.
盆腔恶性肿瘤同期放化疗期间发生骨髓抑制的风险较高,盆腔受照射骨髓(骼)的剂量-体积关系与放化疗期间的急性血液学毒性存在相关,但缺乏此方面公认的参数。盆腔不同部位骨髓(骼)造血能力具有异质性,靠近体中轴的盆腔骨髓造血能力最强,即功能性骨髓。找准盆腔功能性骨髓的剂量-体积参数与盆腔恶性肿瘤放化疗期间急性血液学毒性的关系也许是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蒂扭转的多排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例证实的卵巢肿瘤蒂扭转的,瞄床及CT资料,其中卵巢单纯囊肿4例,戍熟性畸胎瘤2例,粘液性囊腺瘤1例,纤维瘤1例。结果全部8例均为单侧,右侧7例,左侧1例。6例表现为厚壁囊性或囊实性肿块,2例为实性肿块;平扫密度增高6例,增强扫描轻度强化2例,6例无明显强化。输卵管增粗显示5例,其中4例未见明显强化,1例轻度强化。5例少量腹水,5例子宫向惠侧移位。结论卵巢肿瘤蒂扭转CT表现具有特征性,对术前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检测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剂(EMMPRIN)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P糖蛋白(P-g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以探讨胰腺癌细胞多药耐药和浸润转移是否有关联。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4例胰腺癌患者癌组织中EMMPRIN、P-gp和VEGF的表达,用卡方检验和相关分析了解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EMMPRIN、P-gp和VEGF在胰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8%、55.9%和64.7%。EMMPRIN、P-gp、VEGF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病理分化程度无关(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MMPRIN表达与P-gp、VEGF分别相关(r=0.398和r=0.432,P〈0.05)。结论 胰腺癌中EMMPRIN与P-gp、VEGF表达有关,提示肿瘤耐药、浸润和转移之间有一定相关性,EMMPRIN可能是其中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摆位参考点在宫颈癌适形放疗中减少摆位误差的可能性。方法收集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3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5例使用单纯的真空垫固定技术作为对照组,另15例使用固定体架加真空垫加摆位参考点固定技术作为实验组,每例患者首次放疗前和放疗1周后均拍摄验证片,再与相应的模拟定位片较对参考点的位移,对其摆位误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30例患者共拍摄120张射野验证片。单纯的真空垫固定组(对照组)摆位误差X、Y、Z轴分别为(3.36±2.22)mm、(2.12±1.10)mm和(3.10±1.98)mm。固定体架加真空垫加摆位参考点固定(实验组)的摆位误差X、Y、Z轴分别为(1.88±1.32)mm、(1.66±1.22)mm和(1.76±0.82)mm。实验组和对照组在X、Z方向的摆位误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Y方向摆位误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体位固定的质量控制和增加摆位参考点可以减少摆位误差,有效地提高宫颈癌摆位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