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3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苏州市学生近视主要影响因素,建立近视的风险模型,为学生近视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招募苏州市四至十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标准化问卷收集学生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用眼环境、读写习惯、近距离用眼、户外活动、睡眠及父母近视史等,现场测量教室照明,对每名学生进行屈光检测和裸眼远视力检查。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的影响因素,Framingham模型构建近视风险评分模型。结果 本次纳入9~18岁学生2 859人,近视2 264人,近视检出率为79.1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 = 1.544,95%CI:1.258~1.896)、年龄(OR = 1.404,95%CI:1.325~1.487)、父母近视(一人近视:OR = 2.114,95%CI:1.694~2.638;均近视:OR = 3.450,95%CI:2.590~4.594)、黑板面照度不合格(OR = 1.316,95%CI:1.017~1.703)和躺着或趴着看书或电子屏幕(OR = 1.464,95%CI:1.099~1.950)是中小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Framingham近视风险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55(95%CI:0.733~0.777),最佳临界值点为6.6,灵敏度为68.3%,特异度为70.9%,约登指数为39.21%(95%CI:34.90%~42.35%)。结论 Framingham近视风险评分模型具有较好的近视预测能力,可用于近视的健康管理和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比较2020年与近两年苏州市法定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后续制定防病策略及措施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8—2020年苏州市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8—2020年苏州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每年发病数为69 031例、64 834例、38 097例,发病率为646.12/10万、604.70/10万、354.39/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χ2趋势= 8 585.795,P<0.05)。2020年除新冠肺炎外,主要法定传染病有流感、手足口病、梅毒、其它感染性腹泻病、肺结核、肝炎;重点疾病谱与近两年基本一致,但报告发病数较近两年普遍下降。2020年发病数在1月呈现高峰值,随后2月大幅度下降,3—12月又逐渐回升,但2—12月发病水平均低于近两年。2020年发病较高地区为虎丘区、工业园区、张家港市、吴中区、吴江区,各地区报告发病较近两年均显著下降。2020年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年龄主要分布在0~34岁,尤其以<10岁人群为主;人群分类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学生、家务及待业、农民为主,这些发病规律与近两年一致,但是发病数显著低于近两年水平。结论 新冠肺炎防控政策下2020年苏州市法定传染病发病明显减少,公共场所提倡公众科学佩戴口罩、保持适当社交距离、学校加强健康监测、勤洗手多通风等措施确实带来了有效的抑制效果,为今后常态化传染病防控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充有机硒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的影响。方法检索1988年1月-2010年12月发表的观察成人补充有机硒和GPx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计算合并标准化均数差(SMD)及95%CI。结果 10篇文献纳入本次研究,观察补硒后血浆GPx的文献为8篇,观察补硒后红细胞、血小板GPx的文献各5篇。和对照组比较,补硒与血浆、红细胞、血小板GPx活性的SMD分别为0.46(95%CI 0.09-0.83)、0.36(95%CI 0.02-0.69)和0.56(95%CI-0.02-1.15)。结论补充有机硒可以提高正常成年人群GPx活性。  相似文献   
4.
虽然目前放射治疗技术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如调强放射治疗、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容积弧形调强放疗等,但放射性肺炎(RP)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RP一旦发生,常不可逆转且无特效治疗方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及时预防和减少RP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RP的发生与一些剂量-体积参数、联合化疗或辐射防护剂阿米福汀、放疗前手术、肿瘤位于中下肺、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10)、转化生长因子β1、KL-6、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吸烟史、慢性肺疾病、肺功能状况及糖尿病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益生菌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HN019是一株在新西兰分离得到,并获瑞士、日本等国批准健康功效声称的乳双歧杆菌。本文收集相关的动物实验和人群干预研究,简要总结了HN019的安全性、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调节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力、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全小麦纤维通过改善肝脏脂代谢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20只7周龄雄性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AS模型组和全小麦纤维组,同时选相同遗传背景的C57BL/6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预防性干预18周后,取主动脉和肝脏进行HE染色,肝匀浆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游离脂肪酸(FFAs)测定;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肝脏组织中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以及SREBP-2、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和B族1型清道夫受体(SR-B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结束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S模型组小鼠主动脉内膜明显增生,管腔内大量泡沫细胞和无结构样坏死物,全小麦纤维组小鼠管腔内泡沫细胞减少,粥样斑块面积明显减少;AS模型组小鼠肝脏有明显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全小麦纤维组小鼠肝脏脂肪空泡的数目明显减少,肝细胞脂肪变性有所改善;与AS模型组相比,全小麦纤维组肝匀浆TC水平降低[(60.56±13.49)μmol/g vs.(51.10±5.94)μmol/g](P<0.05);肝脏组织中SREBP-1、FAS、ACC的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SREBP-2和SR-B1的蛋白表达量增加(P<0.05)。结论 全小麦纤维可通过调控参与肝脏脂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改善肝脏脂代谢,发挥抗AS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鑫  张耀东  徐勇  胡康杰  胡哲铭 《中外医疗》2012,31(14):102-103
目的通过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综合干预的效果分析,评价综合干预方案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目标社区MCI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干预组采取认知干预和体力活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干预。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干预前后3个月比较,差别都有统计学意义(各自P〈0.05);两组分别在干预后3个月与6个月比较,差别都有统计学意义(各自P〈0.05)。结论认知干预和体育锻炼有益于维持或改善老年人的认知状况,并能给老年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孕期体重变化率与足月产新生儿出生体重关联强度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选取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江苏省昆山市围产保健监测系统18 868名孕产妇与足月产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及限制性立方样条法分析产妇孕期体重变化率[即(末次产检体重-初次产检体重)/(末次产检孕周-初次产检孕周)]与足月产新生儿出生体重关联强度及其剂量反应关系。调整因素包括产妇年龄、教育程度、孕前BMI、户籍状态、经产妇、初次产检孕周与胎儿性别。结果 高水平的孕期体重变化率在孕前低BMI(OR=3.15, 95%CI: 1.40~7.07)、正常BMI(OR=3.64, 95%CI: 2.84~4.66)、超重(OR=2.37, 95%CI: 1.71~3.27)的产妇中与分娩足月巨大儿有统计学关联;孕前低BMI(OR=0.28, 95%CI: 0.13~0.61)及正常BMI(OR=0.37, 95%CI: 0.22~0.64)产妇与分娩足月低体重儿有统计学关联。孕期体重变化率与分娩足月巨大儿的关联强度呈现非线性“S”形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检验P<0.000 1);与分娩足月低体重儿的关联强度呈“L”形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检验P<0.000 1)。结论 孕期体重变化率与分娩足月低体重儿的关联强度呈现“L”形曲线, 而与分娩足月巨大儿的关联强度呈现“S”形曲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富硒玉米对中老年人血硒、空腹血糖(FPG)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的影响。方法 120名51~84岁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普通玉米组和富硒玉米组,每日食用15 g玉米粉(富硒玉米含硒50μg,普通玉米含硒0.2μg)10个月,比较干预前后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BMI、基础血硒、FPG以及GPx活性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血硒水平均显著升高,富硒玉米组(129.20±29.47)μg/L显著高于普通玉米组(101.06±29.44)μg/L(P<0.01),富硒玉米组的血硒增值与基础血硒水平呈负相关(r=0.41,P<0.05)。干预后FPG无显著改变,但两组GPx活性均显著升高,富硒玉米组GPx活性的增值(80.12±93.31)显著高于普通玉米组(43.35±69.01)(P<0.01),而且富硒玉米组血硒水平与GPx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0.42,P<0.05)。结论富硒玉米干预显著提高了中老年人群血硒水平和GPx活性,对FPG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居民高血压防治社区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2010年和2014年分别抽取苏州市姑苏区4个社区30岁居民进行调查,分析比较高血压患病及控制情况。结果 2010年和2014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6.45%、45.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P值均0.05)。与2010年相比,2014年居民高血压知晓率由64.44%提高到81.61%;治疗率由56.80%提高到66.89%;控制率由22.99%提高到40.07%;治疗者控制率由40.48%提高到59.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自"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居民高血压患者控制情况有所好转,但控制率依然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