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Egr—1启动子库列调控造血生长因子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辐射诱导基因调控元件启动的造血生长因子表达及其对造血恢复的作用。方法 该实验将携带Egr-1调控序列启动的FLT3配基(FL)和GM-CSF双顺反子载体(Egr-FG)导入骨髓基质细胞系HFCL(称为HFGL/EFG)。采用RT-PC、ELISA及细胞半殖法观察FL和GM-CSF cDNA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及保护造血作用。结果 构建了Egr-1调控序列启动的双顺子反子基因表达载体(Egr  相似文献   
2.
WR_(2721)对放烧复合伤小鼠骨髓和脾脏MDA、SOD变化及DNA含量的影响刘晓宏,施炎(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复合伤研究室)630038多种抗放药物对放烧复合伤具有防治作用,其中WR2721[S一2(3一氨基丙胺基)乙基硫代磷酸]是效价较好的一?..  相似文献   
3.
4.
LPS直接诱导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κB活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 LPS)的直接诱导作用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PMVECs)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 100 ng/ml LPS刺激PMVECs 0、0.5、1、2、4、6、8 h或1、10、100 ng/ml LPS刺激1 h后,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 EMSA)检测NF-κB的活化,免疫细胞化学(ICC)观察其亚基p50、p65的核转位.并通过加入NF-κB活化阻断剂TPCK观察其对100 ng/ml LPS刺激1 h诱导活化的影响.结果 LPS的直接刺激能迅速活化NF-κB,诱导其p50、p65亚基核转位,1 h即达到高峰,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后逐渐下降.TPCK能显著抑制其活化(P<0.01).结论 LPS的直接刺激能诱导NF-κB的活化,这可能是LPS诱导炎症反应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采用复合伤与单一伤相比较,研究了放烧复合伤后8h以内在体心肌力学变化,并通过对伤后补液与加维拉帕米的比较,对复合伤后心肌力学变化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探讨了15%Ⅲ度烧伤复合3~8Gy全身照射对大鼠异体皮存活及其免疫反应的影响。单烧组异体皮10天全部排斥,早期免疫反应增强;而放烧复合伤时免疫反应明显受抑制,所植异体皮在复合3Gy或4Gy照射时,10天存活率分别为20%和30%;复合5,6,8Gy者则上升为69%,88%和100%,存活至30天仍达36%,42%和100%,与单烧植皮组相比,复合5Gy以上照射者均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放烧复合伤时异体皮存活率主要随受照射剂量增加而增高,随时间后延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
给雄性BALB/c小鼠腹腔注射人重组白细胞介素-8(hrIL-8),能剂量依赖性地诱导中性粒细胞(Neu)向腹腔的游走。预先给小鼠皮下注射甾体类抗炎药地塞米松0.5~12.0mg/kg,能显著抑制hrIL-8诱导的这一趋化过程,而预先皮下注射非甾体类抗炎药吲哚美辛2.5~40mg/kg则无显著影响。具有钙拮抗作用的抗炎药粉防己碱6.25~25.0mg/kg和钙拮抗剂维拉帕米1.25~5.0mg/kg,预先皮下注射也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rIL8诱导的Neu游走,提示hrIL-8在体内对Neu的趋化是一个钙离子依赖的过程。预先皮下注射亚胺环己酮1.5~13.5mg/kg并不影响hrIL-8诱导的中性粒细胞游走,提示IL-8的趋化作用并不需要新合成蛋白质所介导。  相似文献   
8.
烧伤焦痂脂类引起大鼠肝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烧伤焦痂脂类提取物与大鼠肝线粒体在体外直接作用。测定大鼠肝线粒体内丙二醛含量及脂氢过氧化物含量在D1作用前后的变化。结果:与D1作用后的鼠肝线粒体MDA含量是正常对照组的226%。  相似文献   
9.
焦痂毒性提取物对线粒体膜电位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报告了焦痂毒性提取物D1对大鼠肝线粒体内膜膜电位的影响。在线粒体悬液中加入D1后,内膜膜电位有明显下降,D1亦可使内膜通透性增加。由电子传递链产生的质子可能渗透逆流,以致造成质子供应不足,不能维持正常的膜电位,影响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脱偶联。  相似文献   
10.
电离辐射对创伤愈合几个要素的影响与苯妥因钠的促愈作用Efectsofirradiationonseveralimportantfactorinwoundhealingandthepromatingroleofsodiumphenytoinonhe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