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小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受照剂量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小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中患者辐射剂量;分析影响X线辐射剂量的因素及其减低剂量方法。方法 2008年12月-2009年10月,应用热释光测量法对30例小儿先天性VSD介入治疗患者进行辐射测量,热释光剂量仪(TLD)贴在儿童患者相应体表处,结果分别代表晶状体、甲状腺、照射野和性腺处的皮肤受照剂量。结果晶状体、甲状腺、照射野和性腺4点的平均皮肤受照剂量分别是(65.7±48.8)μGy,(2618.2±862.6)μGy,(3376.5±838.4)μGy和57.0μGy,透视时间平均(7.2±3.0)min,造影曝光时间平均(6.1±1.8)s。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VSD是一种安全和疗效可靠的方法 ,但儿童患者对辐射更加敏感。小儿VSD介入治疗照射剂量最大区域是照射野,其次是甲状腺,应控制照射野大小,加强对甲状腺区域的防护,尽量减少电离辐射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经桡动脉路入途径以其创伤小、血管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成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主要路径方式之一.本研究将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时术者手部受照剂量进行对比分析,为心脏介入的辐射防护提供方法和剂量学参考.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2008年3月至2009年6月,在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情况下,根据体重66~72 kg和胸部体厚24~27 cm的标准,选择冠状动脉介入术的男性患者60名,分成桡动脉途径32例和股动脉途径28例两组,分别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检查设备采用西门子Mutistar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测量仪器采用北京防化院生产的GR-200A LiF(Mg,Cu,P)热释光剂量仪和RGD-3B型热释光读出仪,与计算机以及退火炉等组成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3.
赵军  李秋香  李斌  王卫  李红环  王圣  廖旺  陈美丹  吴宁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5):3097-3098,3102
[目的]对比测定经股动脉和桡动脉路入途径行冠脉造影时第一术者手部的受照剂量,为心血管介入的辐射防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履行知情告知并尊重患者意愿的情况下,由经验丰富的心血管科介入专家左手背固定热释光剂量计,对体重和胸部体厚大致相同的60例男性患者行冠脉造影,按其血管途径分为桡动脉组32例和股动脉组28例,桡动脉途径组患者行Allen’s试验呈阳性,选右桡动脉入径;股动脉途径组按常规方法操作,采用热释光剂量仪分别测量不同途径下第一术者手部受照剂量。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造影途径的患者体重、胸部体厚、透视时间和曝光帧数没有明显差异,但术者手部剂量桡动脉组(54.65±48.18uGy)明显高于股动脉组(31.17±13.92uGy),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动脉途径因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首选途径同时,介入医师所接受的辐射剂量较大,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对手术者和患者的辐射防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