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或称为Posner-Schlossman综合征,是一种单侧急性阵发性眼压增高,同时伴有轻度睫状体炎的眼病。1929年Terrien及Veil首先记录此病,并指出裂隙灯检查对其诊断的重要性。1948年Posner及Schlossman详细描述了本病的临床特征,并定名为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Syndrome of glaucomatocyclitic crises)。Theodore认为在青光眼分类中,本病是一种独立的临床类型,界于原发性与继发性青光眼之间,是所谓中间型青光眼之一种。近年来,在国外文献中有关本病的报告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2.
眼底检查是近代医学中常用的一种診断方法。眼底检查中所发现的变化,有的只对本眼本病有診断价值;有的可以預料另一眼亦将发生同样变化;还有一类,則为全身性病变的部分现象。視網膜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眼底,既属最后一类,临床上常以此作为全身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病的診断依据,預后估計和选择治疗措施的参考。本文就其常见的眼底变化,作一綜述,并指出其在診断上的价值,以供同道参考。自1836年Bright首先敘述腎炎病人的末期有失明现象以后,Von Graefe,Nettleship,Pickering,Wagener,Keith,Salus等許多学者,对高血压病和动脉硬化症病人的眼底变化,做了許多有价值的研究和报告,总結他們的报告,常见的眼底变化,可归納为十一項。一、視網膜动脉一般变細,分枝呈銳角:許多眼科学者,认为此种现象是高血压病及全身动脉硬化的早期主要变化之一。1951年Holze及Lee更用裂隙灯証明高血压患者的結膜动脉,亦有細小现象。1937年Lobeck用測微仪測定高血压患者的視網膜小动脉横經,証明可自正常的134~80微米縮細到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对广州市区先天性色盲和色觉正常者分别采用了NBT定性和Zinkham定量法进行G6PD活性检测,发现先天性色盲中的G6PD缺乏率(10.9%)明显高于对照组(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通过对先天性色盲30个家系的分析和运用Lods法作连锁分析,验证了先天性色盲和G6PD缺乏症两种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连锁关系。  相似文献   
5.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占致盲病的首位。现,常规用裂隙灯显微镜进行观察检查。由于只能定性观察,因此不能区別白内障病变的严重程度,特别是在白內障的整个发病的演变过程中,或采用药物治疗期间,无法作定量的记录,只能通过病人及医生的主观感觉来评判。故难以探索其发病机理及疗效观察,并不能长期存档保存,因此对白內障进行定量的检测是十分必要的。国际上,日本等国家在此方面做了些研制工作,日本的产品采用照相后测定密度的方法等,操作复杂,价格昂贵。国內亦有报导。目前,国内要求对白内障病变进行定量测定的呼声越来越高。我们在参考了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开始研制。并取得样机进行临床检查。  相似文献   
6.
Pulsair眼压计对正常眼压范围进行检测。并对左、右眼;男与女;不同年龄组的眼压值进行比较。用Pulsair眼压计和Perkins眼压计对正常组和青光眼组的坐位眼压进行比较。用Pulsair眼压计对坐、卧位眼压差进行检测。证明Pulsair眼压计准确、可靠且使用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