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检测不孕妇女和自然流产患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率。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223例生殖门诊不孕妇女和自然流产患者宫颈分泌物CT DNA和UU DNA,同时选择50例正常早孕妇女宫颈分泌物作为对照。结果:原发不孕组妇女宫颈分泌物CT DNA和UU D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6.0%(平均拷贝数为:2.18X105/mL)和26.7%(平均拷贝数5.3 X105/mL),高于正常早孕组(P<0.05);继发性不孕组CT和UU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3.8%(平均拷贝数为:1.42X105/mL)和34.4%(平均拷贝数为2.77X105/mL),与正常早孕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习惯性流产组CT和UU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7.9%(平均拷贝数为:0.53X105/mL)和21.4%(平均拷贝数为:1.5 X105/mL)与正常早孕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荧光定量PCR可作为临床常规检测不孕妇女CT和UU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家族性眼部基底细胞癌一家系马志强,韩瑶,李汝清先证者女,80岁,农民。父母非近亲婚配。因右眼下睑肿物20年来我院就诊,右眼下睑以及面部皮肤3cm×6cm肿物,表面有坏死物,中央浅溃疡灶,边缘呈不规则虫咬状。患者述20年前右眼下睑出现豆粒大小肿物,生长...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对食管癌高发区磁县的七个食管癌高发家族成员进行了指掌纹调查。应用九项检查指标并与当地食管癌低发家族对照。数据用 t 检验法处理。调查结果发现食管癌高发家族的皮纹具有某些相关性变异。主要变化为:指纹类型频率分布方面,男、女性成员均有明显的斗形纹增多,男性弓形纹减少,女性弓形纹增多;主线横行指数中,男性 C 线指数增高,女性 A 线指数增高;大鱼际花纹频率男性减少,女性增多;手掌 C三叉缺失则男、女性均显著低于低癌家族。此种皮纹学特征能否作为遗传易感性的客观指征,能否作为普查中初筛,高危人群监护对象之参考依据,尚须在随访工作中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5.
应用厌氧棒状杆菌菌苗(CP)作为肿瘤免疫治疗佐剂,术前将CP直接注入食管癌和贲门癌瘤体中,术后继续皮下注射,并设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无论是临床近期疗效(术后随访1—2年),抑或免疫功能,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超微结构的变化特点是,CP组癌细胞间质反应加强,并有淋巴细胞聚集及浆细胞增多现象,表明CP在一定程度上有刺激局部免疫作用。分析临床资料,CP对食管癌和贲门癌的抑瘤作用不明显之原因可能由于本实验所采用的病例大多为中晚期,且70%伴有淋巴结转移,其中瘤体在5cm以上者占60—70 %,因而提出,对瘤体小,无转移的早期病例,使用适量CP瘤体内注入,可能取得较好的抑瘤效应。  相似文献   
6.
聚合酶链反应 (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PCR)技术已广泛用于核酸分析 ,它可使极微量单拷贝的特定核苷酸片段在短时间内扩增上百万倍[1] 而有利于检测。荧光定量PCR (fluorescencequantitativePCR ,FQ -PCR) ,采用荧光技术和闭管检测 ,克服了常规PCR方法的主要缺点 ,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我室使用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达安基因诊断中心的乙型肝炎病毒荧光定量PCR诊断试剂盒 ,测试了 4 0 6份临床血清标本 ,并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进行对照检测 ,报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