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10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3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比较CT与MRI颅底骨成像差异对鼻咽癌肿瘤靶体积及邻近危及器官照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从101例鼻咽癌中选出MRI与CT颅底骨成像差异病例26例,分别根据MRI与CT成像信息应用ARTP-TOP 3D-TPS系统制定三维适形计划,比较两计划中GTVMR和GTVCT,及邻近危及器官的平均剂量和D5平均剂量。结果 GTVMR为(47.0±16.3)cm3,GTVCT为(31.6±10.0)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62,P<0.01);MRI计划中的脑干、垂体、左右颞叶和左右眼球的平均剂量大于CT计划中相应器官的平均剂量(P<0.05);两个计划中脊髓平均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计划中的脑干、脊髓、垂体、左右颞叶、左右眼球的D5平均剂量均大于CT计划中相应器官的D5平均剂量(P<0.05)。结论 根据MRI制定的三维适形计划,肿瘤靶区的剂量覆盖较CT好,但是邻近危及器官组织的照射剂量相对CT的较高。  相似文献   
2.
张彩虹 《广西医学》2003,25(12):2602-2603
康复护理是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专科护理技术 ,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在总的康复治疗计划实施过程中 ,为达到躯体、精神、社会和职业的全面康复目标 ,紧密配合康复医师和其他康复专业人员的工作 ,对康复对象进行基础护理和各种专门功能训练 ,预防继发性残疾 ,减轻残疾的影响 ,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功能改善和重返社会 ( 1 )。1 康复护理与临床护理的相同点1 .1 基础护理相同 :康复护理首先应完成生活上的护理和有关基础的医疗措施 ,即完成基础护理的内容。1 .2 执行医嘱相同 :及时准确地执行康复医嘱是完成康复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诱发电位和磁共振成像在诊断多发生硬化(M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5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脑诱发电位和磁共振成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磁共振成像阳性率为78.6%,视觉诱发电位异常率80%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55%,体感诱发电位异常率77.8%。结论:脑诱发电位,磁共振成像检查能大大提高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确诊率,两者在诊断多发性硬化时相互补充,互不取代,只有正确分析各项检查结果,才能作出合理评价,提出脑诱发电位和磁共振成像应成为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侧枝循环开放程度与脑梗死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65例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脑血管DSA表现将侧枝循环开放程度进行评估分级,再根据分级结果将患者分为侧枝循环代偿良好组(27例,34级)与侧枝循环代偿不良组(38例,04级)与侧枝循环代偿不良组(38例,02级)。比较两组患者头部CT片上脑梗死体积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侧枝循环代偿良好组脑梗死体积(4.89±3.41 cm3)明显小于代偿不良组(25.75±11.45 cm3)(P<0.05),入院时NIHSS评分、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也均低于代偿不良组(均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在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侧枝循环开放程度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良好的侧枝代偿可改善临床结局;高LDL可能促进侧枝循环开放。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和病理改变,探讨其在V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制备VD大鼠模型,分别在造模后第7、14、21天用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用HE染色法检测其病理改变.结果 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可见大量凋亡神经元,14 d时凋亡神经元数量与7 d和21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凋亡神经元数量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明显减少、缺血坏死明显.结论 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大量凋亡丢失,可能是患者脑卒中后发生VD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累及不同部位的结核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的性别分布差异。方法连续收录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国南方地区新发结核病患者为病例组及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按结核累及部位对患者进行分层,分析各组人群中性别、年龄差异,计算比值比(■)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结核病患者344例(单纯脊髓脊柱结核患者12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175例,多发结核患者49例),健康志愿者350例。病例组中男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01, ■=1.285)。单纯肺结核(■=1.440)和多发结核患者(■=1.306)中男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单纯脊髓脊柱结核患者中女性比例显著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P0.05,■=1.696),但尚不能认为单纯脊髓脊柱结核患者与对照组间存在性别差异(P=0.636)。结论男性是罹患肺结核及多发结核的危险因素,女性则更容易进展为脊髓脊柱结核。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他汀类药物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和CBM检索系统,检索时间截止2012年4月。纳入有关他汀类药物防治A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预防性研究纳入0个RCT;治疗性研究纳入3个RCT,共计746例患者,均以英文发表,均为高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在阿尔茨海默病评价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方面的疗效与安慰剂相当,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09,95%CI(-1.77,-3.94),P=0.46;MD=1.09,95%CI(-0.17,2.35),P=0.09〕。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辛伐他汀在改善MMSE评分上疗效优于安慰剂〔MD=2.10,95%CI(0.16,4.04),P=0.03〕,阿托伐他汀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携带APE4 AD患者的ADAS-Cog评分〔MD=-3.66,95%CI(-6.15,-1.17),P=0.004〕。他汀类药物与安慰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3.31,95%CI(1.07,10.26),P=0.04〕。结论在防治AD的疗效方面,他汀类药物未能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但是一种较为安全的药物。由于纳入研究的RCT数量及样本量较小,缺乏生活质量、经济学研究等终点指标,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8.
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3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以卒中单元规范化治疗;在治疗前、治疗14 d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检测有关血常规、生化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与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相关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脑梗死各亚组的血浆脂蛋白[Lp(a)]、尿酸、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明显降低;轻、中度亚组血糖及中、重度亚组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中度亚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重度亚组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重度亚组治疗前的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亚组(均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后NIHSS评分与血糖、hs-CRP、Hcy、尿酸、D-D、LDL、Lp(a)水平相关(OR=1.235~4.042,P<0.05~0.001).结论 血糖、hs-CRP、Hcy、尿酸、D-D、LDL和Lp(a)为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重症肌无力的免疫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neuromuscular junction,NMJ)传递功能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传统观点认为重症肌无力的发病与乙酰胆碱受体自身抗体(AchR-Ab)介导的体液免疫密切相关,MG基本病理机制是终板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减少.  相似文献   
10.
林慧琼  李吕力 《医学综述》2006,12(24):1483-1485
研究发现,脂蛋白脂酶(LPL)在调节体内甘油三酯(TG)代谢和血浆脂蛋白(LDL、HDL-C、VLPL)水平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且与脑卒中等有关。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在分子水平上探讨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LPL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或卒中的关系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这些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和脑血管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