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对山东省石岛湾核电站运行前周边地表γ辐射累积剂量进行监测,分析剂量水平和影响因素,推算当地居民年有效剂量。方法 选择核电站周边30 km内56个监测点,采用热释光剂量片监测法测量环境γ辐射剂量,在2021年4个监测期(第1至4期分别为2021年1月16日—4月14日、4月15日—7月20日、7月21日—10月21日和10月22日—2022年1月20日)共369天进行γ辐射剂量水平调查,分析其与监测时间、海拔高度和核电站距离之间的关系,并推算地表γ辐射造成的居民年有效剂量,来反映该区域的地表γ辐射本底水平。结果 该区域在4个监测期内地表γ辐射剂量率平均值分别为(76.196±3.366)、(81.773±6.144)、(93.554±7.449)和(97.604±9.396)nGy/h,全年地表γ辐射剂量率为(87.282±6.589) nGy/h,对人体造成的有效剂量为0.428 mSv。地表γ辐射水平在2021年7月—2022年1月份较高,距离核电站不同距离组的监测点γ辐射剂量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中未见海拔高度对地表γ辐射剂量的影响。结论 石岛湾核电站周边地表202...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东营市医疗照射资源辐射应用状况,为建立东营市放射性职业病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和实施卫生监督管理策略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依据2021年东营市放射卫生监测项目工作方案要求,采用现场调查方法,对辖区内所有开展放射诊疗的医疗机构(口腔诊所除外),采用统一制定的调查表格和调查内容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东营市共有放射诊疗机构92家;放射工作人员1 112人,占全部在岗职工5.9%,其中男性 679人,占61.1%,女性433人,占38.9%;放射诊疗设备364台,其中X射线诊断设备339台,放疗设备 8台,核医学设备2台,介入放射学设备15台;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配置三级医院高于二级医院,人均配备铅橡胶围裙分别为0.36件和0.23件,铅橡胶帽子分别为0.43件和0.30件,铅橡胶颈套分别为0.50件和0.35件,铅橡胶手套分别为0.05副和0副,铅防护眼镜分别为0.31副和0.17副,核医学工作人员铅橡胶颈套和铅防护眼镜配置率高于介入工作人员,人均分别为0.63件和0.88副;全市放射诊疗诊断年频度为864.3人次/千人口,治疗年频度为5.2人/千人口。结论 东营市医疗照射资源配置及应用不平衡,应建立放射性职业病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动态掌握辖区内的辐射应用状况,并采取分级分类等差异化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山东省16地市级疾控机构的放射卫生能力现状,分析存在的短板和弱项,为地市一级疾控机构的放射卫生能力建设提供相关参考。方法 对16地市疾控机构放射卫生科室情况、放射卫生工作人员情况、仪器设备配备情况、能力建设及科研等方面进行调查,对获得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山东省16地市疾控机构中,从事放射卫生专业相关人数共70人,3个地市设置了独立的放射卫生科室;独立科室相对于非独立科室,在X射线诊断专用性能检测设备、医用电子加速器性能检测设备的配备以及现场质控检测性工作业务能力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4、0.01、0.04,P<0.05);沿海城市相对于内陆城市,在核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工作业务能力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结论 独立科室相对于非独立科室,更有利于政府职能性任务的开展;16地市疾控机构在人力资源、设备配备、食品放射性检测、核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等方面存在着短板和弱项,能力建设亟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9-2020年菏泽市大气PM2.5浓度超标情况,评估其造成的超额死亡风险。方法 收集2019-2020年菏泽市PM2.5监测数据和死亡监测数据,计算PM2.5浓度超标率。应用比例风险模型估算菏泽市2019-2020年大气PM2.5在不同季节、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对人群非意外、循环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造成的超额死亡风险。结果 2019-2020年菏泽市大气PM2.5浓度超标率为22.71%(166/731)。PM2.5浓度每升高10 μg/m3,造成非意外死亡风险增加0.96%(95%CI:0.24%~1.69%,P<0.01),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增加0.82%(95%CI:0.05%~1.59%,P<0.01),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增加0.92%(95%CI:0.15%~1.72%,P<0.01)。冬季PM2.5浓度超标对非意外(F=182.49,P<0.01)、循环系统疾...  相似文献   
5.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除传统危险因素外,细颗粒物(PM2.5)等大气污染物是CVD发生和加重的重要危险因素。PM2.5的暴露与CVD之间具有确定性的因果关系,是心血管事件发生过程中的一个可控危险因素。通过采取积极措施控制大气污染水平,降低PM2.5浓度,可有效降低CVD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减轻CVD负担。大气污染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山东省部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情况, 分析其剂量变化趋势, 为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测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实验检测和质量控制, 对山东省所辖16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的全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结果, 采用SPSS 23. 0软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共调查25 523人, 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28 mSv, 不同年份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2 815.91,P<0.001), 人均年有效剂量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医学应用中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 为0.55 mSv, 医学应用中不同职业类别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10.37,P<0.001);工业应用中测井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 为0.37 mSv, 工业应用中不同职业类别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48.07,P<0.001)。医学应用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高于工业应用中放射工作人员, 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钛光降解饮用水中藻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随着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农田排水进入水体,藻类获取了丰富的营养物而大量繁殖。在世界范围内,包括很多作为饮用水水源的水库、湖泊在内的水体有大量蓝藻水华(Water bloom)形成。水华的爆发,不仅造成水体的感官性状恶化,而且由于某些藻类能分泌藻毒索,对人类健康构成危害。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优良的光催化剂,在废水处理、空气净化、抗菌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论述TiO2在降解饮用水中藻毒索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