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61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128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10篇
肿瘤学   4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上80%以上的恶性肿瘤患者死于浸润和转移,恶性肿瘤细胞要实现浸润、转移,必须首先穿越由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和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BM)组成的屏障。该屏障主要由两种成分构成:一是结构蛋白,包括胶原、层黏素、纤维结合素等;二是糖氨聚糖,其主要成分是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heparan sulfate protoglycan,HSPG)。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纵隔前肠囊肿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1例纵隔前肠囊肿的病例资料.结果 51例患者中有24例(47.1%)无临床症状.MRI对本病的诊断正确率(16/21,76.2%)高于CT(14/41,34.1%).囊肿位于前上纵隔5例,中纵隔18例,后纵隔28例.完整切除35例,大部切除16例.病理证实支气管源性囊肿42例,食管囊肿7例,胃肠源性囊肿2例.结论 纵隔前肠囊肿术前诊断困难.应积极手术治疗,胸腔镜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是优先选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临床观察纵隔镜检查在胸部疑难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德国STORZ公司生产的纵隔镜,对17例临床不能确诊的影像学检查发现的纵隔肿物或淋巴结施行标准的经颈纵隔镜检查术。结果:本组均获得了明确的病理诊断,其中良性病变88.2%(15/17),包括结节病9例,淋巴结结核5例,巨大淋巴结增生症1例,而2例恶性肿物均为肺小细胞未分化癌。结论:纵隔镜对原因不明的纵隔肿物或结节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可使一些结节病或淋巴结结核的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使这部分患者避免了盲目的试验性放、化疗或开胸探查所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检测痰脱落细胞p16基因甲基化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检测痰脱落细胞p16基因甲基化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PCR ,MSP)对 5 0例周围型肺结节患者及 2 0例正常人痰脱落细胞p16基因甲基化改变进行检测 ,将检测结果与术后病理报告相对照。结果 周围型肺癌痰脱落细胞 p16MSP阳性率( 2 7/ 44 ,61.4%)明显高于良性周围型肺结节 ( 1/ 6,16.7%)及正常人 ( 3 / 2 0 ,15 .0 %) ( χ2 值分别为 4.2 81和11.869,P <0 .0 5 ) ,良性周围型肺结节 p16MSP阳性率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 ( χ2 =0 .13 6,P >0 .0 5 )。鳞癌和腺癌患者痰脱落细胞 p16MSP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 χ2 =3 .416,P >0 .0 5 )。如果以痰脱落细胞 p16MSP阳性作为判断肺结节恶性的标准 ,其诊断周围型肺癌的阳性预测值为 96.4%,阴性预测值 2 2 .7%,灵敏度 61.4%,特异度 83 .0 %。结论 检测痰脱落细胞 p16基因甲基化对周围型肺癌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EYA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59例NSCLC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分别行Western blot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癌组织与肺组织之间EYA2表达差异,分析EYA2表达与肺癌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EYA2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升高.EYA2分布于NSCLC细胞浆及细胞核中,胞浆中表达更明显.EYA2的表达与NSCLC病理类型有关,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无关.EYA2在肺腺癌中表达明显升高,而在鳞癌中无变化.结论 EYA2在肺腺癌中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作为转录激活因子参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TNF-α对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TNF-α对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肺癌A549细胞,与TNF-α(10、100U·ml-1)共孵育,通过Western blot分析P53蛋白表达的变化,同时利用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相比,TNF-α组的P5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且细胞凋亡率也明显升高,分别为1.22±0.62和1.65±0.38(P<0.01)。结论TNF-α可以诱导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从而可能起到抗肿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肺癌及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血清CEA、NSE、CYFRA21-1的水平,探讨其在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测122例肺癌和37例良性肺病患者血清中CEA、NSE、CYFRA21-1的水平。结果:肺癌组CEA、NSE、CYFRA21-1测定值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P<0.05),3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51.64%,明显优于单项检测。3项肿瘤标记物测定水平和灵敏度与病理类型有关;血CEA以腺癌最高;血NSE以小细胞肺癌最高;血CY-FRA 21-1以鳞癌最高。结论:3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有利于肺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食管胃器械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分析532例食管胃器械吻合术后出现吻合口狭窄42例的病变程度、手术技术及吻合器型号和结构的相关性.结果 42例吻合口狭窄均发生于应用外径为25~29 mm型吻合器,狭窄的吻合口内径<6 mm占81%(34/42),可见肉芽瘢痕填充、钛钉排列错乱,呈扭曲环缩.吻合器吻合的内径比手法吻合后内径小8.6~10.1 mm,且无扩张性.结论 排除患者体质差异及吻合技术等因素,从吻合器基本结构上建议:(1)将双环交错订书钉式吻合改成垂直式吻合;(2)将双排钛钉改为单排可吸收钉;(3)抵钉座革新为伞形可膨式;(4)消除吻合切割后内外径8.6 mm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肝素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背景与目的已有的研究表明,肝素酶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有关。本研究通过肝素酶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肝素酶与NSCLC临床病理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66例NSCLC和15例相应癌旁正常肺组织中肝素酶的表达。结果66例NSCLC组织中肝素酶表达阳性率为74.2%,而正常支气管和肺泡上皮中无阳性表达;肝素酶表达与肺癌的临床分期(P=0.042)、淋巴结转移(P=0.005)有密切关系;肝素酶阳性表达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25)。结论肝素酶在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肺组织明显上调,并与肺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患者的预后相关,但不能作为患者预后评估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纵隔囊肿的疾病分类、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6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2例纵隔囊肿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51例有临床症状,71例无临床症状.MRI术前诊断准确率为78.0%,较CT的38.2%高.结果 囊肿位于前上纵隔53例,中纵隔34例,后纵隔35例.完整切除103例,大部切除19例.病理证实支气管源性囊肿42例,食管及胃肠源性囊肿9例,胸腺囊肿31例,心包囊肿19例,其他囊肿21例.2001年以后的64例病例中常规手术35例,微创手术29例,微创手术患者较常规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结论 纵隔囊肿以前肠囊肿最常见,术前诊断率低.胸腔镜等微创手术是治疗中、后纵隔囊肿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