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目的通过柠檬疗法治疗乳腺炎性疾病、晚期肿瘤、泌尿系结石,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医院住院治疗的乳腺炎性疾病、晚期肿瘤、泌尿系结石患者6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止痛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柠檬疗法,即每天食用柠檬1个,果肉食用,果皮作茶饮,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柠檬疗法对乳腺炎性疾病、晚期肿瘤、泌尿系结石疼痛,能够迅速缓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患儿,女,足月顺产第2胎。出生后第4周发现全身黄染,大便颜色发白。到当地卫生院就诊,可疑新生儿黄疸,后黄疸逐渐加重,到当地市医院诊治,临床检查肝脏于肋缘下4cm,边缘光滑,质韧,化验室检查黄疸指数250U,谷丙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均增高,大便呈白陶土样,尿中胆色素升高。住院15d,症状无好转,转省儿童医院,经进一步检查后,诊断为先天性胆总管闭锁,6个月后死于肝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3.
我院1995—2009年,对60例急性乳腺炎患者行基底部注射抗生素,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宏林  王炜  杜英 《疑难病杂志》2012,11(4):277-279
目的探讨活血通脉灵(HXTML)对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心肌缺血大鼠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5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及活血通脉灵大剂量治疗组(HXTMLmax)和小剂量治疗组(HXTMLmin),采用ISO复制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心肌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SOD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阿司匹林组、HXTMLmax组和HXTMLmin组SOD活性增高、MDA含量降低(P<0.05或P<0.01);与阿司匹林组比较,HXTMLmax组和HXTMLmin组SOD活性升高、MDA含量下降(P<0.05,P<0.01);而HXTMLmax组与HXTMLmi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脉灵能提高心肌缺血损伤大鼠心肌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具有一定抗心肌氧化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自制中药方联合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及对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收集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1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2组均给予可吸收肋骨钉治疗,研究组额外给予自制中药方治疗,观察2组临床综合疗效。结果研究组总住院时间、胸管留置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视觉模拟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研究组降低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制中药方联合可吸收肋骨钉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综合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可吸收肋骨钉治疗,可显著预防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切面愈合不良是肛肠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笔者1995年8月~2010年1月对肛肠科术后180例患者采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创面,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七味药酒联合金因肽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110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采用金因肽联合压疮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七味药酒外敷,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伤口愈合时间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73%;对照组总有效率74.55%;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伤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味药酒联合金因肽治疗压疮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放射治疗是许多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T淋巴细胞是一类对放射最敏感的群体,放疗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会对机体T细胞免疫造成不容忽视的损伤[1].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小儿氯胺酮麻醉围术期焦虑及躁动的影响。方法手术患儿160例,年龄2~11岁,随机分为二组,术前30min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滴鼻(D组)和等量盐水滴鼻(N组),二组均采用氟胺酮麻醉。记录患儿入手术室的镇静评分,与父母分离时的情绪状态,手术开始即刻(T1),开始后10min(T2),20min(T3)和术毕时(T4)患儿的SBP、DBP、HR以及清醒时间,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等。结果镇静评分D组明显高于N组(χ2=44.69,P〈0.05),并且与父母分离时的情绪评分D组明显高于N组(χ2=31.22,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时N组与D组相比,患儿SBP(t=2.443,P〈0.05)和DBP(t=2.543,P〈0.05)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t=2.594,P〈0.05),其他时期SBP、DBP、H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躁动发生率和恶心呕吐率明显低于N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经鼻滴.入右美托咪定1μg/kg,能提高患几与父母分离时的镇静满意率,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苏醒期的躁动菔不良反应的发生,且不延长苏醒时闻。  相似文献   
10.
氯胺酮是一种在儿童短小手术麻醉中常用的麻醉药物,其镇痛效果满意,且对呼吸和循环系统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其主要缺点是苏醒期躁动、情绪激动等症状。本文旨在探索和总结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小儿氯胺酮麻醉术后躁动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