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4篇
  免费   706篇
  国内免费   292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65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636篇
口腔科学   172篇
临床医学   1002篇
内科学   640篇
皮肤病学   65篇
神经病学   225篇
特种医学   3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565篇
综合类   2762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535篇
眼科学   118篇
药学   925篇
  11篇
中国医学   476篇
肿瘤学   31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403篇
  2021年   421篇
  2020年   440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264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335篇
  2014年   616篇
  2013年   676篇
  2012年   934篇
  2011年   872篇
  2010年   650篇
  2009年   516篇
  2008年   367篇
  2007年   364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5 毫秒
61.
目的:研究信号蛋白ILK在IL-1β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TEMT)中的表达变化以及大黄素是否是通过抑制ILK的表达而影响IL-1β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方法:以体外培养的正常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大黄素对照组、IL-1β诱导组、IL-1β加大黄素组.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双标法检测a-平滑肌肌动蛋白(a-SMA)和E-钙黏连素(E-cadherin)的表达;免疫单染检测ILK的表达;ELISA法测定培养细胞分泌的纤维连接蛋白(FN)含量.结果:IL-1β诱导细胞转变为明显类似成纤维细胞形态,增加a-SMA的表达[(65.5±1.7)vs(140.4±3.0),P<0.05],减少E-cadherin的表达[(82.5±1.0)vs(36.0±2.8),P<0.05),促进ILK的表达[(36.1±3.1)vs(82.4±1.2),P<0.05],促进FN的合成[(54.6±3.1)mg/Lvs(124.8±3.2)mg/L,P<0.05],加入大黄素后上述变化受到明显抑制.结论:在IL-1β诱导的TEMT中ILK的表达是明显上调的,大黄素可能通过下调ILK的表达而抑制IL-1β诱导的TEMT.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当归对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25只, 随机均分为假手术对照(control)组、单纯缺血再灌注(IR)组和缺血再灌注+当归(RAS+IR)组。在肾缺血1h再灌注48h后取肾组织作电镜检查, 并测血清肌酐(Cr)、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结果:IR组肾组织变性改变显著, RAS+IR组病变轻微;IR组Cr、TNF-α和IL-6含量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5, P<0.05和P<0.01);RAS+IR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IR组。IR组bFGF含量显著低于control组(P<0.01), RAS+IR组bFGF含量显著高于IR组(P<0.01)和control组(P<0.05).结论:当归具有防治肾IR损伤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其对TNF-α、IL-6和bFGF等细胞因子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求一种可用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诊断的简便、快速、可靠的方法.方法以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胶体金标记蛋白为显示剂,建立检测MCTD患者血清中抗鸡卵核72000蛋白抗体的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DIGFA).结果本实验重复3次,在66例MCTD患者血清中平均有53例检出该抗体,平均阳性率为80.30%(53/66);硬皮病(PSS)42例、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DM/PM)5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93例均未测出有交叉反应;98例正常对照人群检测均为阴性.53例血清中抗鸡卵核72000蛋白抗体阳性的MCDT患者在治疗前的几何平均倒数滴度(GMRT)为496.62±19.96,治疗后为295.68±20.38;该抗体与MCTD活动指数、ANA滴度及抗nRNP抗体滴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DIGFA检测MCTD患者血清中抗鸡卵核72000蛋白抗体,对MCTD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在治疗过程中也有一定的疗效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64.
血液动力学变化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液流变学是在流体力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关系到血液和循环两个系统生理功能的新兴边缘学科,是研究血液及其组成成分流变和变形规律的科学。近十几年来在我国发展十分迅猛,进行了许多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5.
从人肝癌组织中提取总RNA,RT—PCR合成hTIMP-1的全长cDNA,克隆到腺病毒载体AdEasy系统的穿梭质粒pAdTraek—CMV上,与骨架质粒pAdEasy-1在BJ5183受体菌中进行同源重组,成功构建含hTIMP-1全长eDNA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经293细胞的包装、扩增,生成含hTIMP-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hTIMP-1并实现体外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肝癌浸润和转移机理以及肝癌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6.
目的:从蛋白质可逆磷酸化修饰的角度初步勾勒出CCKB型受体介导的胞内信号转导途径。方法:培养的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受体拮抗剂组,在无磷培养基加入 [32P]-NaH2PO4标记细胞中的磷蛋白后,刺激组给予CCK8(10-7 mol/L),对照组加入等量的无磷培养基,受体拮抗剂组在分别加入CCKA型、CCKB型受体拮抗剂L364 718、L365 260以及L364 718+L365 260,浓度均为10-8 mol/L,孵育10 min后,再加入10-7 mol/L CCK8,37 ℃作用60 min,液氮中终止磷酸化反应。裂解细胞提取蛋白质,双向电泳分离,放射自显影7d后,获得磷酸化蛋白的放射自显影双向电泳图谱。采用PDQuest 2D分析软件对图谱进行差异分析,并在Swiss-Prot蛋白质数据库和自建磷蛋白数据库中查询定性。结果:CCK8作用60 min后,小鼠神经元CCK8信号转导相关磷酸化蛋白有:多种蛋白激酶、细胞信号分子、生长因子受体、转录因子等。加入L364 718后,神经元中PKCδ、P55G等的磷酸化水平降低,加入L365 260后, PKCα、PKGβ、OGFR、EGFR等的磷酸化水平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表明皮质神经元中CCKB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更复杂。结论:CCKA型、GGKB型受体均可介导CCK8在神经元的信号转导,但CCKB型受体可能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其介导的信号途径可能包括:肌醇磷脂信使系统、cAMP-PKA途径、MAPK途径、JNK途径、PI3K-PKB途径和cGMP-PKG途径。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旨在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EGB761)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RVSMC)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的影响,并探讨其中涉及的细胞信号通路。方法: 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株复苏、传代培养到第6代,再复孔培养用于实验,分别给予空白对照、单纯EGB761、EGB761+锌原卟啉Ⅸ(ZnPPⅨ)或不同的细胞内信号途径特异性阻断剂进行处理,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定量检测HO-1蛋白表达。结果: EGB761能呈剂量依赖性诱导HO-1蛋白表达,加用ZnPPⅨ(血红素氧合酶特异性阻断剂)及酪氨酸蛋白激酶(TPK)阻断剂木黄酮均能显著抑制EGB761诱导的HO-1蛋白表达(均P<0.01),但calphostin-C(蛋白激酶C阻断剂)、LY294002(磷脂酰肌醇-3激酶阻断剂)及Bay11-7082(核因子-κB阻断剂)对EGB761诱导的HO-1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均P>0.05)。结论: (1) EGB761能显著诱导RVSMC中HO-1蛋白的表达,并且这种诱导作用能被血红素氧合酶的特异性阻断剂ZnPPⅨ所阻断。(2)EGB761通过TPK途径介导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O-1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68.
69.
中性粒细胞凋亡的线粒体死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性粒细胞是血细胞中寿命最短的终末分化细胞,在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免疫防御系统的第一道防线。与其它的血细胞和组织细胞在凋亡的发生机制上有所不同,中性粒细胞从分化成熟开始,就启动它的自发性凋亡程序。中性粒细胞自发性凋亡涉及到许多复杂的生化过程,线粒体是细胞的一种重要的细胞器,也是真核生物能量代谢的中心、凋亡中心,其在中性粒细胞凋亡信号传导和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调节作用。因此,对线粒体途径的调控机制进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0.
测量70个西藏现代藏族人颅40项指标;计算指数16项;根据指数确定颅型,额型,颌型,眶型,鼻型与腭型;进行数理统计;观察性别差异,发现男发性间各测量值差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