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12.
癫痫为临床常见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相较于成人癫痫患者,儿童癫痫病因与临床治疗手段、临床表现上有明显差异。癫痫发作与抗癫痫药物的大量应用,对患儿学习、生活与成长发育均造成严重困扰。传统抗癫痫药物会产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且难以完全治愈,患儿难以耐受。近年来,随着医疗不断发展,抗癫痫治疗也得到极大的进展,特别是对儿童难治性癫痫,其治疗手段已经获得极大突破。目前,针对儿童难治性癫痫,治疗方法较多,本文对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治疗进展作分析,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应用支持性心理护理对2010年首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126例家属实施心理干预。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进行干预前后的评定。结果患者家属干预后状态焦虑问卷S-AI评分较干预前下降(P0.05),特质焦虑问卷T-AI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其不良情绪,改善家属焦虑状况,且方法简便易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服药依从性是决定病情改善和疾病预后的重要因素。健康教育对病人出院后维持服药的持久性具有重要意义。电话回访工作是一种开放式、延伸式的健康教育形式,缩短了医护患之间的距离,对医疗知识普及、提高病人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和遵医行为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彭晶 《四川精神卫生》2014,27(6):557-559
目的比较认知行为治疗合并艾司西酞普兰与单用药物治疗惊恐障碍的临床效果、安全性、依从性及复发率的情况。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6月湖北省孝感市康复医院60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惊恐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认知行为治疗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2、4、6周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病情严重程度量表(CGI-SI)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随访1年。结果研究组显效率为75.9%,对照组显效率为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P0.05)。治疗后2、4、6周,研究组患者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9±6.2)vs.(23.4±3.5)、(15.1±5.1)vs.(19.3±7.8)、(8.5±3.1)vs.(14.6±3.5)(P均0.05)]。CGI-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1±0.56)vs.(3.65±0.82)、(2.32±0.64)vs.(2.85±0.35)、(1.51±0.52)vs.(2.28±0.31)(P均0.05)]。两组TESS评分各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第6个月、12个月随访依从性比较,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89.7%vs.72.4%,75.9%vs.62.1%),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20.7%)vs.(41.4%)]。结论认知行为治疗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可能有助于改善惊恐障碍,提高远期服药依从性,减少复发率,提高患者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6.
网络博客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质理是医院质量管理中重要的子环节系统[1],随着现代护理事业的发展,各种管理模式广泛地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实践中,"博客"一词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一种十分简易的信息发布方式,因其方便快捷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个人、公司以及企业的沟通与管理.我院2007年2月开始通过网络博客管理各类护理信息,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抗精神病药物与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利用B超观察268例长期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肝脏情况,并检测其血脂及肝功能指标。结果:抗精神病药物致脂肪肝的患病率为42.5%;脂肪肝的患病率与用药年限呈显著相关(p<0.05);脂肪肝患者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显著增高。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脂肪肝发生率较高,定期进行肝脏超声检查、血脂、肝功能检测对指导临床早期发现脂肪肝及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5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状况问券调查,并对50例体检正常者进行对照。结果:Ⅱ型糖尿病患者在SCL-90量表总分,阳性项目分、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以及SAS、SDS量表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O.05~0、01)。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躯体化、焦虑、紧张、抑郁、恐惧,因此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脂、血清胆红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的意义。方法临床符合CHD的患者56例及健康体检54例检测其TG、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胆红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胆红素与对照组比较降(P〈0.05)TG、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对照组比较增高(P〈0.01)。超敏C反应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增高(P〈0.05)结论冠心病病人血胆红素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  相似文献   
20.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工作的第一线,是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门诊注射室护理规范强调注射护士的操作技能、医院感染措施及硬件设施等,而忽视了护士与病人交流的需求。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今天,只有掌握了与病人交流的技巧,为病人着想、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才能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