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思路。方法回顾分析3例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ADEM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男童(分别为3岁10个月、12岁),1例女童(8岁)。发病前均有发热,2例伴睡眠增多,1例伴烦躁,1例面神经异常。3例患儿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均升高,且与症状严重程度相关;2例患儿恢复期下降,1例无明显改变。3例患儿脑电图均有背景活动减慢;3例头颅MRI均异常,其中2例颈MRI也异常。结论 ADEM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少见,需与桥本脑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评价重组人干扰素(rhIFN)α2b喷雾剂(假单胞菌)治疗儿童非流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 2019年1月至7月,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牵头,在全国开展rhIFNα2b喷雾剂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共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75例,分为rhIFNα2b喷雾剂组291例和利巴韦林组284例,分别给予rhIFNα2b喷雾剂和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并对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定。结果 完成本研究的符合方案集(per-protocol set,PPS)病例共448例,其中rhIFNα2b喷雾剂组233例,利巴韦林组215例。主要疗效指标完全退热时间rhIFNα2b喷雾剂组为25.0 h,利巴韦林组为33.6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缓解时间比较,rhIFNα2b喷雾剂组在鼻塞、流涕、咽喉痛、咳嗽等症状消退时间均早于利巴韦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hIFNα2b喷雾剂组和利巴韦林组的痊愈时间分为92 h、112 h,rhIFNα2b喷雾剂组优于利巴韦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61)。结论 rhIFNα2b喷雾剂用于儿童病毒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起效快、疗效显著,尤其有助于快速缓解发热及减轻鼻咽部症状,缩短病程,且安全和耐受性良好,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分析结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结直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52例患者结直肠间质瘤发生于结肠23例(44.2%),直肠29例(55.8%);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48.1%),大便习惯改变或便血(34.6%)。41例手术完整切除;有效随访50例,免疫组化表型CD117阳性率为96.0%(48/50),中位生存时间为70个月,1、3、5、7、10年生存率分别为90%、77.5%、58.9%、43.2%、17.6%。年龄、手术切除的完整性、危险程度分级及伊马替尼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P<0.05)。【结论】手术完整切除是结直肠间质瘤主要治疗手段,配合伊马替尼治疗效果显著;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84.
梁玉龙  武治红  刘向东  刘宁青  郭炳勋 《河北中医》2010,32(3):428-429,432,F0003
目的观察大黄对奥沙利铂加5-氟尿嘧啶(FOLFOX方案)化疗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对照组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分别按生药8、30mg/kg,容积10mL腹腔注射,每日1次。实验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大黄按生药0.5g/kg、容积10mL灌胃,每日3次。2组均连续用药6d。6d后检测2组大鼠血清内毒素含量、肠系膜淋巴结及肝脏细菌移位阳性率;测量回、结肠黏膜厚度,并光镜下观察回、结肠组织结构病理变化。结果实验组血清内毒素含量、肠系膜淋巴结及肝脏细菌移位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回、结肠黏膜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光镜下实验组病理图片明显改善。结论大黄对奥沙利铂加5-氟尿嘧啶化疗大鼠肠黏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5.
东亚小金发藓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东亚小金发藓Pogonatum inflexum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RP-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化合物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分析比对的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东亚小金发藓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苜蓿素(1)、次野鸢尾黄素(2)、3,5,4′-三羟基-7,3′-二甲氧基黄酮(3)、3,5,3′-三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4)、5,2′-二羟基-6,7-亚甲二氧基二氢黄酮(5)、5,2′,3′-三羟基-6,7-亚甲二氧基二氢黄酮(6)、芹菜素(7)、山柰酚(8)、山柰素(9)、柚皮素(10)、槲皮素(11)、黄芩素(12)、木犀草素(13)、原儿茶醛(14)、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15)和2-羟基-5-(2-羟基-4-甲氧基苄基)-4-甲氧基-苯甲醛(16)。结论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小金发藓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二氢黄酮类成分可能为该属植物的特征性成分。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建立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裸鼠移植瘤模型,用增敏剂量的β-榄香烯联合放疗对移植瘤进行干预,探讨放疗增敏机制是否与抑制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表达有关。方法 采用细胞悬液接种法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将肿瘤体积达到75 mm3左右的20只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S组)、β-榄香烯单药组(ELE组)、β-榄香烯联合放疗组(ELE+RAD组)和单纯放疗组(RAD组)。监测干预后各组裸鼠肿瘤体积的变化,获得各组裸鼠的肿瘤生长曲线。通过计算增敏系数,检测45 mg·kg-1 β-榄香烯是否发挥增敏作用,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移植瘤中GLUT-1的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建立A549细胞株裸鼠移植瘤模型,依据各组移植瘤体积变化绘制生长曲线。测得增敏系数(EF)为2.44,提示β-榄香烯的剂量已达到增敏效果。与NS组相比,实验组移植瘤GLU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ELE组与RAD组GLU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与ELE组、RAD组相比,ELE+RAD组GLU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NS组比较,实验组GLUT-1的表达均被显著抑制(P<0.05);其中ELE组和RAD组GLUT-1的表达抑制作用相对较弱,RAD组的抑制作用略强于ELE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LE+RAD组GLUT-1的表达抑制作用较强(P<0.05)。结论 增敏剂量的β-榄香烯与放疗联合应用可显著抑制裸鼠移植瘤中GLUT-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强放疗对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效果,提示β-榄香烯可能通过抑制GLUT-1表达发挥放疗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