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罗冰  瞿小凤  刘芳 《健康天地》2010,4(8):110-110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和缺陷种类,寻找影响出生缺陷因素,探讨降低本区出生缺陷发生率的有效干预措施,现将我区7家产科执业医院2005—2009年间出生的24932例出生缺陷儿的分类及发生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拉贝洛尔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影响.方法:114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拉贝洛尔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24 h尿量(24 hUV)高于对照组,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活酶时间(APTT)都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和早产儿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贝洛尔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压和蛋白尿等症状和体征,改善血液流变性,增强纤溶活性,有利于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53.
目的 对比布地奈德和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轻度持续性哮喘的临床疗效,优化儿童轻度持续性哮喘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2010-2012年符合入组标准的70例轻度持续性哮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35例和Ⅱ组35例,Ⅰ组吸入布地奈德治疗,200μg/次,2次/d,早晚吸入.Ⅱ组口服孟鲁司特,<5岁4mg每晚,5~12岁5mg每晚.两组均治疗12周.治疗前后进行患儿日间、夜间症状评分,进行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检测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复发情况.结果 Ⅰ组和Ⅱ组治疗后日间、夜间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治疗后日间、夜间症状评分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治疗后FEV1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OS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治疗前后FEV1、E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治疗期间复发次数少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在改善轻度持续性哮喘肺功能及减轻气道炎症的效果明显优于孟鲁司特,能更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佐治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1-2013年收治的100例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包括抗炎、止泻、微生态制剂(复方嗜酸乳杆菌)、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匹多莫德口服液每次400 mg,每天2次,两组疗程均为14 d;治疗前后空腹抽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变化情况,采用单向琼脂扩散法检测治疗前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G、IgA、IgM),评价两组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停药1周后观察疾病复发情况。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腹泻、呕吐缓解及治愈时间分别为(2.1±1.5)d vs(5.4±2.2)d、(1.7±0.6)d vs(3.3±1.4)d、(9.1±1.6)d vs(11.7±1.6)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54、3.827、3.923,P均〈0.05);(2)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χ2=9.836,P〈0.01),观察组复发率(6.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χ2=4.332,P〈0.05);(3)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治疗,能够有助于重建肠道微生态系统平衡,抑制致病菌生长,增强患儿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及芬太尼静脉麻醉对于无痛人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在2012年6—8月于本院行无痛人流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实验组45例给予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缩宫痛分级、不良反应、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缩宫痛明显轻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麻醉围术期的生命体征指标水平明显比对照组稳定(P均<0.05)。结论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2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母乳喂养组、早产儿配方奶喂养组、普通配方奶喂养组,各40例。分析比较住院期间不同喂养时间和出院后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住院期7d内开始喂养的早产儿在出院后3个月时的身长、体质量、头围均高于7d后开始喂养的早产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和1岁时,不同的喂养方式早产儿的身长、体质量、头围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早产儿配方奶喂养组优于母乳喂养组和普通配方奶喂养组(P0.05),母乳喂养组优于普通配方奶喂养组(P0.05)。结论在早产儿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住院期间尽早开始肠道喂养,出院后首选早产儿配方奶进行喂养,可满足早产儿追赶性生长的需要,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特发性性早熟女童鉴别诊断及真性性早熟女童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86例特发性性早熟女童纳入研究,根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实验结果将所有患儿分成真性组(中枢性性早熟)52例及与假性组(外周性性早熟)34例,另取同期30例健康女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子宫以及卵巢超声检查结果。此外,真性组女童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比较治疗前与治疗8个月后子宫以及卵巢超声检查结果。结果:真性组卵巢长径、卵巢横径、卵巢前后径以及最大卵泡直径均大于假性组与对照组(均P<0.05);而假性组与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水平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真性组子宫长径、子宫横径、子宫前后径均大于假性组与对照组,且假性组上述指标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真性组治疗后卵巢长径、卵巢横径、卵巢前后径以及最大卵泡直径小于治疗前(均P<0.05)。真性组治疗后子宫长径、子宫横径、子宫前后径均小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超声检查下特发性性早熟女童的子宫和卵巢均存在明显增大,且在真性性早熟女童中此特征更加明显,其可辅助评估真性性早熟女童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8.
芬太尼、依托咪酯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 3月至 2 0 0 2年 1月 ,我们在人工流产术中选择自愿采用无痛人工流产术 ,即在芬太尼、依托咪酯静脉麻醉下施术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早孕 (38~ 90d ,平均 4 9d) ,年龄18~ 4 0岁 ,平均 2 6 6岁。无心肺、肝肾疾患 ,无药物过敏史 ,愿意采用无痛人工流产术者 146例。备妥气管插管用品、氧气等物 ,术前禁食、禁饮 4h以上。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 ,术中常规监测呼吸、脉搏、SpO2 。首先经静脉缓慢注入阿托品 0 5mg ;做好手术准备后 ,缓注入经稀释的芬太尼 0 1mg/ 10ml(用 5 0 …  相似文献   
59.
60.
曾沁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7):171-172
随着我省妇幼保健院标准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妇幼保健院按照标准要求设置了独立的新生儿科,改变了新生儿科附属于儿科仅5张床左右,不成规模的状况。在新生儿科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系统问题,因为建设初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