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4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50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6 毫秒
51.
目的探讨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我院接收的患急性脑血管病的病例10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其静脉血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同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脑梗死和脑出血病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短暂脑缺血发作病例与对照组病例血清CRP水平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论有无并发症,急性脑血管病例的血清CR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显示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作为病情监测以及预后评价的重要指标,对于预测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分析探索高龄患者的临床麻醉表现,探索相关的用药策略。方法选择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高龄患者作为病例研究对象,年龄在65~97岁之间,共60例,进行了分组的观察和用药对比。结果患者的麻醉效果都较为理想,麻醉后的生命体征,有些血压上升和下降的情况均在20%以上。结论老龄患者的身体情况复杂,麻醉中必须进行严密的临床观察,麻醉药的选择应该以浓度低、小剂量的用药,酌情增加为主。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康复模式干预对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康复治疗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确诊为慢性精神疾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治疗基础上,采取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实施医院社区一体化康复干预,而对照组织采用常规护理治疗。对研究对象随访2a,对其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康复状态量表(MRSS)进行评估,比较2组患者复发率及SDSS、MRSS评分。结果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32%,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研究组治疗后均有一定疗效,治疗后SDSS评分均下降,治疗前后SD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SD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2a末2组间比较,研究组SDS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分别为2.89±1.1、4.59±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MR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MR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2a末2组间比较,研究组MRS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分别为28.69±12.9、31.79±15.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慢性精神疾病患者疗效,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能更好回归到社会,大大降低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降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选取7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各项数据及缺血情况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两组相比,观察组在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等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应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能够更好地降低血脂和减轻炎性反应,同时明显抑制缺血事件的发生率,在安全性和治疗效果上都更加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职业治疗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社区康复,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社区康复基础上开展相关职业治疗,并以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服药态度量表(DAI)、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作为评价工具,分别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CGI疾病严重程度减分率和总体进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治疗后DAI得分高于治疗前,而ADL得分低于治疗前,两者均具备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DAI及ADL得分具备统计学差异。结论:职业治疗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服药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56.
黄丽娟 《现代保健》2014,(23):88-90
目的:总结分析优质护理在急诊科危重症患者住院护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210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送,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比较两组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科室间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为0.9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科室间满意度为99.05%、患者满意度99.0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护送时间为(22.5±5.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2.1±6.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急诊科危重症患者住院护送中具有积极意义,能显著降低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科室间满意度以及患者满意度,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7.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依据西医分类及中医辨证分型,兼用局部与整体,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方法,对86例88眼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进行单纯西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44例单纯疤疹病毒性角膜炎应用中西医结舍方法治疗后,上皮型总有效率92.86%,基质型总有效率75%,单纯西医治疗上皮型总有效率82.14%,基质型总有效率68.75%,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培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在西医基础上,通过调整脏腑功能。提高了机体免疫力,增强了机体抗病毒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痊愈,为临床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8.
大多数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后神经细胞轴突受到损伤,由于受损的神经细胞促进轴突再生的能力有限,同时胶质疤痕的生成以及抑制性营养因子的释放,导致受损神经细胞轴突难以再生。为研究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Ⅱ)[cerebroprotein hydrolysate for injection (II),CBL]对神经细胞轴突再生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脑神经瘤细胞(Neuro-2a)和小鼠原代皮层神经细胞的轴突长度;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Neuro-2a细胞和小鼠原代皮层神经细胞内磷酸化Trk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CBL可以促进Neuro-2a细胞和小鼠原代皮层神经细胞的轴突再生,上调神经细胞内TrkB的磷酸化水平;5 μg/mL的CBL作用于神经细胞1 h,可以显著升高神经细胞内TrkB磷酸化水平。研究结果表明:CBL可以促进神经细胞轴突再生以及升高TrkB磷酸化水平,提示CBL促进神经细胞轴突再生的作用可能与激活Trk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对利培酮和9-羟利培酮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20例精神分裂症伴胃溃疡患者,在利培酮治疗基础上合用奥美拉唑(20 mg·d-1)治疗1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奥美拉唑合用前后利培酮及9-羟利培酮稳态血药浓度进行对比.结果:合用奥美拉唑前与合用1周末后利培酮和9-羟利培酮的血药浓度分别为(29.26±7.84)μg·L-1和(37.17±11.7)μ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合用利培酮治疗,可使利培酮和9-羟利培酮的血药浓度升高.临床上合用奥美拉唑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伴胃溃疡患者时,应监控利培酮和9-羟利培酮的血药浓度,调整用药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