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本人通过对2008年本院收治的6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的观察,总结出相关护理经验:疾病初期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和各项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早期干预,可改善疾病的预后;及时正确采集各类标本,以便早期确诊;做好重症患儿高热、脑炎、脑干脑炎、肺水肿、肺出血和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护理;重视患儿的心理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院内感染的发生,痊愈出院59例,死亡3例,治愈率95.2%.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在颅外段颈动脉重度狭窄所致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对重度颈动脉狭窄导致脑梗死患者83例,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35例及健康查体者50例(作为对照组)均测定纤维蛋白原含量,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纤维蛋白原含量与狭窄后脑梗死类型、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梗死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无症状狭窄组及健康对照组,区域性脑梗死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型(P<0.05),纤维蛋白原水平越高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越重,且其水平越高,预后越差。结论纤维蛋白原增高与重度颈动脉狭窄及其所致脑梗死密切相关,支持特定的梗死类型,可能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气滞型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气滞型呃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采用针刺(取穴:中脘、内关、足三里、膈俞、期门、太冲)结合丁赭五磨汤(丁香、代赭石、乌药、木香、沉香、枳壳、槟榔、郁金、川楝子)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胃复安治疗。结果: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是80.88%、91.18%;对照组分别是7.14%、25.00%,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气滞型呃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总结重度胸部创伤合并肺部基础病的诊断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胸外科2008年2月-2009年3月救治的15例胸部重度外伤合并肺部基础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死亡4例,治愈11例,其中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4例(2 例急性肾衰竭,1例DIC,1例心跳骤停).结论 严重胸部创伤伤情重,表现复杂,合并肺部基础病进一步加重了病情的复杂程度,早期、及时、合理的处理是减少死亡,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研究小剂量的亚砷酸治疗复发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的格床疗效及毒副作用,初步探讨小剂量亚砷酸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1997—2001年收治的复发AP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组:患者20例,其中18例为成年患者,治疗方法为亚砷酸5mg/d(0.08mg/kg)静脉滴注,连续28d为l疗程,2例患儿根据各自的体重相应接受2mg/d、3mg/d亚砷酸治疗;对照组:患者2l例,亚砷酸10mg/d(0.16mg/kg)静滴治疗。结果 治疗组:16例获得缓解(CR),占80%(16/20);2例未获缓解;2例治疗早期死亡。对照组:17例患者获CR,占81.9%(17/21);4例在治疗早期死亡。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02l,P=0.886)。小剂量亚砷酸的毒副作用较传统剂量组有明显的减轻。外周血和骨髓细胞形态学研究显示小剂量的亚砷酸在体内的作用机制,主要是诱导分化。结论 小剂量亚砷酸治疗复发性APL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6.
107.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是发生于妊娠20周后,以水肿、蛋白尿、高血压为特征的临床征候群,严重时易引起头痛、眼花、胸闷甚至抽搐,是产科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疾病.近两年,我们院在加强孕期卫生保健、积极预防该病发生的同时,还对住院病人采取了有效、科学的治疗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AD)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于我院神经科就诊的82例AD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各41例;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和老年性痴呆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精神状态功能以及认知功能情况;根据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痴呆症状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达水平、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8.05%、65.85%,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MMSE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ADAS-Cog、ADL和CDR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的MDA表达水平高于观察组(P0.05),SOD表达水平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39%和14.63%,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AD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痴呆症状和精神状态,提高其认知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血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09.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手术切除方法的不断改进,肝癌切除率明显提高[1]。术后肿瘤复发率仍然很高,一年内复发率高达76%[2]。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悬吊式腰腹肌训练在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并行手术治疗患者12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悬吊式腰腹肌训练。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腰腹肌肌力、骨密度以及术后康复效果。结果 干预组术后24h、48h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缓解(t=8.971,P<0.001; t=12.611,P<0.001);出院时、出院1个月后干预组的腰腹肌肌力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t=12.358,P<0.001;t=4.140,P<0.001);治疗2个月后干预组骨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8.631,P<0.001);干预组术后康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Z=-2.943,P=0.003)。结论 悬吊式腰腹肌训练可以促进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术后患者腰腹肌肌力恢复,改善术后疼痛,提升骨密度和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