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17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目的:探讨盐酸舍曲林抗抑郁治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糖脂代谢及心肺运动试验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抑郁症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舍曲林片治疗8周,对比两组抑郁症治疗有效率,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对比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肺运动试验(CPET)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并记录服药依从性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抑郁症治疗有效率(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64.44%)(U=6.091,χ2=4.731,P0.05);观察组治疗后FBG、2hPG、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t=-15.254,-26.579,-20.747;P0.05),两组治疗后TC、TG均较同组治疗前增加(P0.05),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t=-10.701,P0.05),两组治疗后LVEF、HR、MAP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服药依从性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U=6.500,χ2=4.05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6.6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舍曲林抗抑郁治疗可明显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抑郁患者糖代谢水平,不会明显影响其脂代谢与心肺功能,有利于提高服药依从性,不良反应不会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2.
阮俊  别超  谢潘潘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0):1217-1218
目的:对比观察在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中丙泊酚与依托咪酯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接受MECT治疗的住院患者100例,按MECT常规,每例患者行MECT治疗6次,共600例次。每例患者第一次治疗时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A组)及丙泊酚组(B组),下一次治疗时转为下一组,确保每例患者都完成一个疗程,且在每一组下均进行过MECT治疗3次。麻醉诱导根据组别分别给予依托咪酯或丙泊酚,及琥珀酰胆碱1.0mg/kg。所有患者麻醉后,面罩给氧手控呼吸,待全身肌肉松弛且腱反射消失使用美国醒脉通Ⅳ型电休克治疗仪通电治疗。观察记录患者躁动、肌肉震颤、呼吸暂停时间延长、静推麻醉药注射痛、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依托咪酯组患者躁动、术后恶心呕吐和静脉注射麻醉药时注射痛的发生率均远高于丙泊酚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丙泊酚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依托咪酯组,在MECT治疗时用丙泊酚行麻醉诱导较依托咪酯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首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疗效和预后方面的差异.方法 以11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早发组(≤25岁,39例)、中青年组(>25岁,≤50岁,42例)、晚发组(>50岁,29例),将这些对象进行分组,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比分析各组患者入院时的病情严重程度,对所有患者均...  相似文献   
25.
蔡枫  姚雪阳 《医学信息》2018,(3):137-138,141
目的 探讨利培酮和奥氮平对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本院收集94例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奥氮平组,各47例,分别给予利培酮和奥氮平治疗8周。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疗效,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完成8周的治疗,有效率、临床治愈率对比无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锥体外系反应(EPS)利培酮组高于奥氮平组,过度镇静奥氮平组高于利培酮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 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疗效相似,但奥氮平过度镇静的不良反应更明显,利培酮锥体外系反应的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森田疗法联合三线放松法对疑病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疑病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森田疗法联合三线放松法,对照组采用森田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疗效(抑郁及焦虑自评量表)及生活质量(NHP量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抑郁及焦虑量表评分比较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SDS、SAS量表评分在各时间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森田疗法联合三线放松法有助于疑病症患者提高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影响严重精神障碍发病的气象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和2020年全年在宜昌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或住院的968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比较其发病日的气象元素与宜昌市累日气象元素的差异。结果: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发病日的昼夜气温差、相邻两日气温差、相邻两日气压差、平均风速、相邻两日平均风速差均显著高于宜昌市累日值(P<0.05),而平均气压显著低于宜昌市累日值(P<0.05)。结论:严重精神障碍的发病与气温、气压、降水量、风速等气象元素有关,剧烈的天气变化是严重精神障碍的发病的重要因素,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防范,减少该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8.
117例脑外伤患者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类型,脑外伤受损程度及距离鉴定时间间隔长短与智能受损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17例脑外伤患者的司法鉴定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17例中,脑挫裂伤后智能损害86例(73.5%),脑挫裂伤后精神病性症状19例(16.24%),脑挫裂伤后人格改变5例(4.27%),脑挫裂伤后癫痫发作ll例(9.40%),脑挫裂伤后遗忘综合征6例(5.13%)。117例脑外伤患者在受伤后1—2个月内有78例(66.67%)出现精神症状。结论脑外伤所致智能损害占第一位;脑外伤对智能的损害与伤后鉴定时间间隔长短无明显影响,脑外伤受损程度对智能损害程度有一定影响,但无统计学意义。建议对脑挫裂伤后精神病性症状的诊断标准做出病程规定。  相似文献   
29.
30.
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不平衡发展战略是指:在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经济规则的调节下,根据自身学科发展的特点,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在医院特定的发展时期、特定的环节,相对不平衡地配置入力、资金、设施设备等资源,在履行公共卫生职能的同时,形成特色专科优势,推动医院的全面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服务于社会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