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9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1篇
  6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研究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及疗效。方法 6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奥氮平(n=30)和氟哌啶醇(n=30)治疗。分别在基线期、第8周、第16周和第24周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生活质量与满意度量表评分及认知功能测查,并分析结果。结果奥氮平组持续性操作实验的反应时间在第24周(t=3.17,P0.05),数字广度评分在第8周、第16周和第24周时均与基线有显著性差异(t=2.45,6.03,7.20;P0.05);而氟哌啶醇组没有此差异。奥氮平组在数字广度评分上的表现优于氟哌啶醇组(F=5.10,P0.05)。奥氮平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评分的改善与基线相比有显著性差异(F=3.32,P0.05),而氟哌啶醇组的这种差异不显著。奥氮平组与氟哌啶醇组各时点PANSS量表分与基线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F=17.96,P0.001),但两组间差异不具显著性。结论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注意、工作记忆和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对工作记忆的改善作用优于氟哌啶醇。两者在改善精神症状的临床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62.
靳玉宏  仪玉伟  陈博  闫芳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1,48(6):1014-1017,1035
目的 分析北京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相关因素.方法 数据来自在北京市5个区登记在册的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评估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 7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发生危险行为195例,与无危险组比较,有危险组的年龄、文化水平、家庭经济状况、家族史、应激生活事件、幻觉妄想、情绪高涨、怪异行为、服药情况、就医态度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6个危险因素:年龄(0R=0.116,P<0.01)、文化水平(0R=0.395,P<0.01)、家族史(0R=2.519,P<0.01)、幻觉妄想(0R=3.032,P<0.01)、情绪高涨(OR=1.991,P<0.01)服药情况(OR=2.097,P<0.05).结论 社区应加强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相关因素,并进行综合防范管理.  相似文献   
63.
目的:调查强迫障碍患者的成人依恋类型和觉知生活压力水平,探索二者的关系.方法:对75名强迫障碍患者及75名健康对照组采用关系测量问卷(RSQ)和知觉生活压力量表(CPSS)进行调查.结果:强迫障碍组的不安全依恋类型比例为84.0%,高于健康对照组(45.3%),其中迷恋型依恋比例为38.7%,淡漠型33.3%,恐惧型12.0%.强迫障碍组CPSS总分(47.24±8.828)高于健康对照组(37.99±7.885),两组在压力紧张感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1).强迫障碍组的安全型依恋类型与压力的失控感呈负相关,不安全依恋类型与压力的紧张感及失控感呈正相关(淡漠型除外),不安全依恋类型中自我维度与压力的紧张感及失控感呈负相关.结论:强迫障碍组不安全依恋类型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强迫障碍组成人依恋类型对其觉知生活压力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4.
日常生活中抑郁情绪很常见,抑郁情绪持续时间过长会严重困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主要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为主。很多数据表明,饮食与我们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将对近几年关于饮食营养对抑郁的作用研究进行系统性回顾,希望对今后的相关研究、临床应用及日常生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对促进患者抑郁症状缓解和社会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和北京市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应用抑郁症康复技能和健康教育干预4周,随访12个月,每3个月评定1次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和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结果随访结束时,共有14例患者脱落,干预组和对照组各脱落7例,脱落率为17.5%,脱落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各随访时点HAMD17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SP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程式能促进患者抑郁症状的缓解和社会功能的康复,有利于其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托吡酯减轻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SGA)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的疗效.方法 检索PubMed、EBSCO、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纳入关于托吡酯减轻SGA所致体质量增加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从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14年1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检、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Cochrane协作网Rev-Man 5.1软件按体质、生化指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7篇随机对照研究(RCT),共444例患者(托吡酯组223例,对照组22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托吡酯组干预体质量、体重指数、臀围、腰围和腰臀比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数差(MD):-3.67~-0.12,95%置信区间(CI):-4.78 ~-0.03,P<0.05];托吡酯组干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D:-13.58 ~-4.58,95%CI:-22.44 ~-1.32,P>0.05);托吡酯组干预三酰甘油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57,95%CI:-1.12~-0.01,P<0.05).托吡酯组的临床疗效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D:-2.12,95% CI:-3.16~-1.17,P<0.05).托吡酯组常见不良反应有嗜睡36例(30.8%)、运动减少22例(18.8%)和做梦增多18例(15.4%)等.托吡酯组出现的体质量增加、食欲增加和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对危险度(RR):0.17~0.41;95% CI:0.08~0.91,P<0.05];对照组出现的注意力集中困难和运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托吡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2.04 ~8.97;95% CI:1.17 ~68.62,P <0.05);其他不良反应及脱落情况比较,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吡酯不仅能有效地减轻SGA所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高,而且能明显地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7.
澳大利亚Griffith大学医学院较早地开展了仿真医疗环境中的扩展沉浸式临床教学(clinical learning through extended immersion in medical simulation, CLEIMS)项目,即在校园建立模拟真实医疗环境的临床技能中心,让学生集中一周沉浸在高度仿真的工作环境进行医疗实践,为他们提供独立思考、决策及操作的机会。CLEIMS融合了PBL教学法、跨专业学习法与工作坊等形式强化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经过10年的实践、完善,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已成为该校的特色课程。通过全面介绍CLEIMS项目的设置、实施流程和应用优势,希望能为我国医学仿真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非理性信念和应对方式与社会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8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心理治疗前和结束后60周进行测评,测评工具包括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非理性信念量表(IBS)、应对方式问卷(CSQ)及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结果 ①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结束后60周IBS中的低挫折耐受、概括化评论和绝对化要求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SQ中的问题解决评分升高,自责、幻想、退避与合理化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SP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概括化评论、绝对化要求和幻想评分与社会功能评分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226,-0.211,-0.218;P <0.05),问题解决评分与社会功能评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247,P=0.020);③路径分析表明,问题解决、幻想、概括化评论对社会功能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68,-0.214,-0.226(P<0.05),概括化评论对问题解决的路径系数为-0.371(P <0.01),绝对化要求对幻想的路径系数为0.411(P<0.01).结论 非理性信念、应对方式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相关;问题解决、幻想和概括化评论对社会功能产生直接作用;概括化评论与绝对化要求分别通过问题解决和幻想对社会功能产生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初步验证操作程式指导下的短程认知行为治疗(brie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v,BCBT)联合常规治疗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社区患者64例,利用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分为常规治疗组(n=32)和BCBT联合常规治疗组(n=32)。采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和自知力评定量表(schedule for Assessing Insight,SAI)于基线和第12、38、64周末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计算有效率和复发率,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率的差异。结果(1)与基线比较,BCBT联合常规治疗组第12、38、64周末PANSS总分(均P=0.000)、阳性症状分(均P=0.000)、阴性症状分(P=0.049、0.045、0.024)、精神病理分(均P=0.000)持续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规治疗组第38、64周末的PANSS总分(P=0.001、0.004)和精神病理分(P=0.003、0.001)以及第38周末的阳性症状分(P=0.002)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BT联合常规治疗组第12、38、64周末的PANSS总分[(53.9±10.9)、(51.0±11.1)、(48.1±11.9)分】和阴性症状分[(12.1±4.3)、(12.1±4.3)、(11.2±4.4)分]低于常规治疗组[(59.4±13.2)、(57.3±11.9)、(57.6±12.9)分,(14.3±5.2)、(14.4±5.1)、(14.3±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75、4.747、9.943,P=0.042、0.033、0.002;F=7.989、8.814、14.355,P=0.006、0.004、0.000)。BCBT联合常规治疗组第64周末阳性症状分和精神病理分低于常规治疗组[(10.8±3.8)分与(12.8±4.3)分,(25.6±5.3)分与(28.7±6.8)分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23,P=0.040;F=4.229,P=0.044)。(2)治疗后BCBT联合常规治疗组的SAI总分持续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1、0.000);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1.000),BCBT联合常规治疗组第12、64周末SAI总分f9.4:E3.0、10.4±3.6)高于常规治疗组(7.0±3.7、7.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39、8.936,P=0.006、0.004)。(3)治疗后BCBT联合常规治疗组的PSP总分持续升高(均P〈0.01),常规治疗组第38、64周末的PSP总分高于基线(P=0.000、0.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BT联合常规治疗组第38、64周末PSP总分[(69.1±13.0)、(75.6±12.6)分】高于常规治疗组[(63.4±11.6)、(61.9±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48、21.419,P=0.042、0.000)。(4)随访结束时,BCBT联合常规治疗组有效率59.4%(19/32),常规治疗组有效率28.1%(9/321,2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9,P〈0.05);2组的复发率均为9.4%(3/32);BCBT联合常规治疗组无再住院患者,常规治疗组再住院2例,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6,P〉0.05)。结论常规治疗或BCBT联合常规治疗均可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总体病情、阳性症状和精神病理症状,增强社会功能,但后者可能起效更早,长期疗效可能更优于前者,并且还可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和自知力。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索首发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简称TS)儿童经阿立哌唑治疗前后患儿的脑功能变化。方法对20例首发未经治疗患儿使用阿立哌唑进行规范治疗,4周后对患者再次行fMRI检查。静息态fMRI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AAL90模板进行脑区划分,使用皮尔森相关构建脑功能连接矩阵,接下来使用Bonferroni矫正(P0.05)构建二值网络。基于图论的方法计算了网络拓扑属性。结果首发TS使用阿立哌唑治疗前后全局属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局部属性方面:左侧嗅皮质、左侧颞上回颞极、左侧颞中回颞极处Degree和gE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50,0.0275,0.0112),且数值趋向接近正常组,使用阿立哌唑治疗后TS组右侧额上回、前扣带回和旁扣带回左右侧、左侧梭状回、左侧角回、左右侧中央旁小叶处Degree和gE显著高于治疗前组;左侧颞上回处Betweenness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46,0.0300,0.0170,0.0174,0.0040,0.0117,0.0455);与治疗前相比,左侧额中回、左侧枕下回、左侧中央旁小叶、左右侧尾状核处LocE显著高于治疗前组(P=0.0096,0.0291,0.0100,0.0314,0.0181)。结论 TS患者存在脑功能异常,并且这些异常可通过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