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8篇
  免费   865篇
  国内免费   122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0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55篇
内科学   193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90篇
外科学   178篇
综合类   1389篇
预防医学   15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491篇
  12篇
中国医学   3303篇
肿瘤学   134篇
  2024年   239篇
  2023年   755篇
  2022年   609篇
  2021年   811篇
  2020年   762篇
  2019年   1198篇
  2018年   987篇
  2017年   536篇
  2016年   608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
不懂天文历法,就无法研读古代经典,就无法学习《黄帝内经》。这是缘于古人应用五种天文历法知识构建的生命科学知识体系,随处运用这些历法知识,度量生命活动过程中的生理、病理以及治疗、康复过程,解释相关理论。因此说,研读其中的历法知识,有助于明白相关原文的真正意涵及其发生背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拟利胆排石汤配合针刺联合ERCP、EST术治疗胆管结石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8年3月经ERCP、EST术治疗胆管结石的患者15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术后予以抗感染、抑酸抑酶、对症支持处理;治疗组8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自拟利胆排石汤结合穴位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当天、第1天、第3天、第5天血清总胆红素、胰腺酶、白细胞计数水平及腹痛、腹胀评分。结果术后1d、术后3d复查总胆红素、血淀粉酶、白细胞计数等数值及腹痛、腹胀评分较术后当天明显下降,其治疗组数值较对照组数值下降具有明显差异(P 0. 05)。术后5d,其血淀粉酶和白细胞计数数值,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术后5d,治疗组总胆红素水平、腹痛及腹胀症状评分较对照组仍具有显著差异(P 0. 05)。结论自拟利胆排石汤配合针刺联合ERCP、EST术治疗胆管结石可以明显减轻临床症状;加快各项生化指标的恢复,特别是总胆红素水平及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是指由乙肝病毒引起的肾脏损害,膜性肾病是其最主要的病理类型。本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目前尚未明确,根据近年来的报道,本病的主要发病人群是青少年,且男性居多。本文旨在结合多篇文献讨论目前HBV-GN的中西医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溶血磷脂酸(LPA)和内皮素的作用分析。方法:回顾性抽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丹参组(n=66)和肝素组(n=61),丹参组患者接受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素组患者由单纯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经过14 d的临床治疗,组间比较各项指标优势。结果:1)血清SOD、MDA、LPA和内皮素检测:丹参组患者治疗后SOD(6. 93±1. 25) nmol/m L、MDA(3. 79±0. 81) n U/m L、LPA(4. 10±0. 23)μmol/L和ET(85. 31±6. 35) ng/L;肝素组患者治疗后SOD(5. 14±0. 89) nmol/m L、MDA(6. 08±1. 13) n U/m L、LPA(7. 82±1. 73)μmol/L和ET(122. 86±10. 54) ng/L。2)血流变化指标检测:治疗14 d后,检测丹参组全血高切黏度(5. 26±0. 74) m Pa·s、全血低切黏度(18. 24±1. 09) m Pa·s、血浆比黏度(1. 45±0. 26) m Pa·s、以及纤维蛋白含量(3. 35±0. 32) m Pa·s;相同时间检测肝素组全血高切黏度(5. 85±0. 91) m Pa·s、全血低切黏度(21. 66±1. 27) m Pa·s、血浆比黏度(1. 82±0. 28) m Pa·s、以及纤维蛋白含量(6. 05±0. 92) m Pa·s。3)统计组间中医证候变化:治疗前丹参组总积分(12. 10±0. 46)分与肝素组总积分(12. 40±0. 39)分,治疗后参组总积分(3. 93±0. 27)分与肝素组总积分(6. 74±0. 33)分。4)神经功能缺损治疗效果检测:66例丹参组患者中有22例评分改善 90%,17例90%≥评分改善 45%,和19例45%≥评分改善 17%,共计58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总有效率为87. 88%。61例肝素组患者中有10例评分改善 90%,12例90%≥评分改善 45%,和20例45%≥评分改善 17%,共计42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总有效率为68. 8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与常规西药联合服用,促进SOD含量增长的同时对MDA、LPA和ET含量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复杂网络技术分析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核心穴位及配伍穴相关性,并对电针波型进行探讨。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网数据库(VIP)中从1954年1月1日到2018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的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中文文献,利用Excel表格工具建立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数据库,利用Matlab2014a软件进行节点中心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利用Gephi0.9.1软件制作复杂网络示意图对分析结果进行描述和展示,利用Excel表格工具制作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不同波形比例饼状图并分析其规律。结果选定43条电针处方: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主穴核心度前三位依次为膻中穴、足三里、肩井穴;配伍穴位核心度前三位依次为太冲穴、太溪穴、脾俞穴;经络核心度前三位依次为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少阳胆经。配伍穴位相关性分析中,相关性频度前三位组合依次为太冲穴-太溪穴、太冲穴-肾俞穴、太冲穴-三阴交。电针波形中以连续波与疏密波常见,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处方以足阳明胃经为最多,其次为任脉;电针波型以连续波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麻汤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结直肠癌奥沙利铂化疗相关外周神经毒性(OIPN)的临床观察,以期为临床治疗OIPN提供有效治法。方法:将113例OIPN患者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与甲钴胺分散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麻汤联合穴位注射,治疗28 d,观察两组周围神经毒性分级、奥沙利铂levitll专用感觉神经毒性分级、中医症候量表评分、FACE-C生命质量、血清神经生长因子水平(NGF)等。结果:两组治疗后外周神经毒性反应分级治疗组0级13例,1级21例;对照组0级5例,1级16例;两组治疗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沙利铂levitll专用感觉神经毒性分级,两组治疗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GF、FACE-C生命质量、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麻汤联合穴位注射治疗OIPN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补益脾胃元气类方药人参、大补元煎、洗心汤对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诱导的海马神经元JNK(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及p38MAPK(p38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补益脾胃元气方对Aβ诱导的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寡聚肽Aβ_(1~42)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模拟AD细胞模型;分别以蒸馏水、人参、洗心汤、大补元煎颗粒剂溶液对新西兰家兔灌胃给药,14天后抽取各组脑脊液,与终浓度为25μmol/L的寡聚肽Aβ_(1~42)单独或共同作用于原代海马神经元48小时,分别检测模型组、正常脑脊液对照组、安理申组、人参组、大补元煎组、洗心汤组海马神经元JNK和磷酸化JNK(phosphorylated JNK,p-JNK)及p-38MAPK和磷酸化p38MAPK(phosphorylated p38,p-p38MAPK)的表达水平。结果:对培养至7~8天的成熟原代海马神经元,进行神经元树突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MAP2标记,结果显示原代海马神经元在所培养的总细胞中所占比例达到95%以上。免疫荧光实验显示,人参、大补元煎及洗心汤三组补益脾胃元气方药中p-JNK、p-p38MAPK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蛋白印迹实验中三组补益脾胃元气方药中p-JNK、p-p38MAPK的表达同样降低(P0.05)。结论:补益脾胃元气方药可通过抑制JNK和p38MAPK信号通路中关键信号分子p-JNK、p-p38MAPK蛋白的表达,有效拮抗Aβ_(1~42)神经毒性,抑制由Aβ_(1~42)诱导的JNK和p38MAPK信号通路激活所引发的炎症信号通路活性增强及细胞损伤凋亡发生,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山茱萸果核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进行评价。方法:通过测定山茱萸果核石油醚、乙酸乙酯、无水乙醇和水提取物清除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山茱萸果核石油醚、乙酸乙酯、无水乙醇、水提取物和VC体外清除羟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3.860、4.578、2.900、2.222、0.46 mg;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4.345、4.329、4.278、4.258、0.36 mg;果核乙酸乙酯、无水乙醇、水提取物和VC清除DPPH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0.130、0.137、0.026、0.029 mg。结论:山茱萸果核的水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中医"通肾络、益脾肾"治法,探讨通络益肾方对体外高糖培养的小鼠肾小球足细胞自噬和凋亡蛋白SIRT1、BNIP3、P62、Bax表达的调控影响。[方法]成熟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按照人与大鼠体表面积折算方法计算出大鼠所需中药灌胃浓度:高剂量浓度4.76 g/mL、中剂量浓度2.38 g/mL、低剂量浓度1.19 g/m L,灌胃10 d取含药血清备用。足细胞分6组,正常组5.6 mmol/L葡萄糖+10%正常大鼠血清、高糖组30mmol/L葡萄糖+10%正常大鼠血清、通络益肾方含药血清高、中、低干预组30 mmol/L葡萄糖+10%高、中、低剂量大鼠血清、高渗组甘露醇24.5 mmol/L+10%正常大鼠血清。细胞培养48 h后收集,Hoechst33342荧光染色,观察各组足细胞凋亡状况及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足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自噬标志蛋白SIRT1、P62及促凋亡蛋白BNIP3、Bax表达水平。[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通络益肾方中、低剂量组可降低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凋亡率(P0.01或P0.05),高剂量组不能改善凋亡情况(P0.05);Hoechst33342荧光染色观察结果也证实通络益肾方中、低剂量组可降低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迹结果显示,与高糖组相比,通络益肾方中、低剂量组自噬标志蛋白SIRT1表达升高,自噬标志蛋白P62及促凋亡蛋白BNIP3、Bax蛋白表达下降(P0.05或P0.01),高剂量组SIRT1、BNIP3、P62、Bax蛋白表达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中剂量、低剂量通络益肾方能够启动细胞自噬减少高糖刺激下体外培养足细胞凋亡,降低细胞凋亡率及凋亡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