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6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自尊的发展趋势,并考察性别和教育水平对老年自尊的影响。方法使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对202名60岁老年人和381名40~59岁的中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1)老年早期(60~69岁)、老年晚期(≥70岁)与40~49岁组、50~59岁组中年人的自尊水平没有显著差异;(2)老年人的自尊水平受到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老年早期组男性的自尊水平比女性更高,老年晚期组女性自尊水平高于男性、老年早期组女性;受教育程度对老年早期组自尊水平影响不显著,但老年晚期组高学历(专科及以上)老年人自尊水平显著高于较低文化程度的老年人。结论从整体上看,老年人自尊水平与中年人相当,但老年人的自尊水平存在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且这种差异会随着年龄而改变。老年早期、男性自尊水平较高、老年晚期、女性和受教育程度高的老年人自尊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川东北地区各组织机构开展社会心理服务的现状以及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该地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编调查表对巴中市通江县、广元市利州区、达州市大竹县共计148家组织机构进行调查,包括各组织机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现状及心理健康服务开展情况;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自编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调查表,对三地试点地区21 505名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心理服务的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在试点地区148家组织机构中,81家(54.7%)机构有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场所,58家(39.2%)机构配备了专兼职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人员。在2019年,有95家(64.2%)机构开展了职工心理健康服务活动,104家(70.3%)机构开展了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活动。在75家教育机构中,67家(89.3%)机构对学生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47家(62.7%)机构实现了心理健康课程在学生中全覆盖。居民的抑郁、焦虑检出率分别为36.8%和30.8%,有83.7%的居民有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个人成长、婚姻家庭、子女教育和压力管理方面。结论 川东北三市试点地区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有序进行,场地、经费及人才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居民的抑郁和焦虑问题较突出,且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较高。  相似文献   
3.
安慰剂效应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缓解患者的疼痛及促进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等。由于临床环境的复杂性,安慰剂效应的产生涉及到患者、医护人员和医疗环境等复杂的心理社会因素。为综合调节这些因素使得安慰剂效应最大化,有效提高整体治疗效果,本研究系统总结了安慰剂效应产生的心理机制,包括预期、条件化、社会观察学习和个体因素的作用;讨论了安慰剂在临床镇痛中的有效性;从患者、医护人员和治疗环境等方面探讨了影响临床中安慰剂效应的因素及相应的调节策略;最后,针对当前安慰剂相关的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儿童社会适应的情绪-认知整合模型(Integrated Model of Emotion Processes and Cognition in Children’s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为理论依据,探讨情绪调节、社会信息加工与儿童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社会行为量表、儿童情绪调节核查表、社会认知评估量表,以福州市三所小学的381名小学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个人访谈与问卷调查。结果:1社会认知评估量表在本研究样本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社会信息加工在情绪调节与攻击行为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儿童的情绪调节一方面直接影响其攻击行为,另一方面通过社会信息加工影响其攻击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情绪-认知整合模型。  相似文献   
5.
王健  吴海艳  李茜茜  张大均 《重庆医学》2015,(25):3577-3579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干预技术干预重度抑郁症大学生个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运用积极心理干预技术结合积极心理学幸福五元素内涵,详细报道个案中积极心理治疗法的9次干预过程。结果干预前后 Beck 抑郁问卷测量(BDI)问卷测试得分为45分和0分,干预结束4个月之后的 BDI 测试得分为0分;主观幸福感等级测试得分分别为1.75、6.25和5.75分。结论积极心理干预技术干预抑郁症具有极其显著的效果,可为抑郁症大学生的临床干预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大学生情绪标签与性别标签的加工差异,探讨情绪标签的时程.方法:选取1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情绪标签任务和性别标签任务,分别记录选择正确的情绪标签词和性别标签词的正确率与反应时.同时收集脑电数据进行事件相关电位参数分析,包括P1、早期负后波(EPN)和晚正波(LPP)三个脑电成分.其中,LPP由于时间窗口跨度宽,以50ms为间隔,分为7段(450~500 ms、500~550ms、550~600 ms、600~650ms、650 ~ 700 ms、700~750ms、750~ 800 ms).结果:情绪标签反应时长于性别标签[(1095.6±218.1)msvs.(1007.6±219.3) ms,P<0.01],但两者的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1±5.8)%vs.(91.5±4.6)%,P>0.05].情绪标签仅在550~600 ms的时间窗口内,LPP波幅大于性别标签[(5.9±3.2)μv vs.(4.8±2.8) μ.v,P<0.05].其他脑电成分及其他时间窗口内的LPP,情绪标签与性别标签的波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与性别标签相比,情绪标签可能在某一时间段内存在情绪的符号加工过程,从而导致LPP波幅先上升,而标签情绪之后,又使LPP波幅下降,形成内在的情绪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军嫂婚姻质量与自我和谐、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以网络问卷调查和纸质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获得军嫂的有效问卷334份.采用Locke-Wallace婚姻调适测定(MAT)、自我和谐量表(SCC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结果:已生育子女的军嫂MAT得分低于未生育子女的军嫂[(104.7±30.3) vs.(117.1±20.4),P<0.01],而SCCS和SSRS得分高于未生育子女军嫂[(91.7±13.5) vs.(83.4±15.9),(40.4±7.3) vs.(38.5±6.7); P<0.01或0.05];两地分居的军嫂MAT和SSRS得分均低于夫妻共同生活的军嫂[(104.5±30.0) vs.(119.4±18.7),(38.3±6.6)Vs.(41.2±7.4);Ps<0.01];受教育程度为本科及以上军嫂的SCCS得分低于专科及以下军嫂[(83.3±15.4) vs.(91.7±14.4),P<0.01].军嫂的MAT得分与SSRS得分呈正相关(r=0.34,P<0.01),SCCS得分与SSRS、MAT得分均呈负相关(r=-0.23、-0.46,P<0.01).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自我和谐、社会支持可以预测婚姻质量(β=0.25、-0.40,P<0.01),解释总变异的27%.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社会支持在军嫂的自我和谐和婚姻质量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大小12.5%.结论:军嫂的自我和谐水平越高其婚姻质量也越高,且社会支持在两者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完美主义是一种重要人格特质,与多种心理现象和行为关系密切并参与其发生机制。完美主义领域内目前仍存在概念界定不一、性质与核心特征存有争议等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性研究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就完美主义的定性描述、测量工具、理论模型、完美主义积极成分与消极成分的区分、完美主义的人群聚类研究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综述,提出了未来应借助多种研究方法探索完美主义的核心特征和拓展研究视域,建立中国人的完美主义心理结构理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不同性度(男性化、女性化)女性的愤怒表达方式和抑郁的差异,探讨女性抑郁易感性。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50(CSRI-50)测评性度,选取男性化女性和女性化女性各200名,用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修订版(STAXI-Ⅱ)评估愤怒表达方式(分为内部表达、外部表达、控制内部表达及控制外部表达),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及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BDI-Ⅱ)评估焦虑、抑郁水平,并用相关及回归分析探讨愤怒表达方式与抑郁的关系。结果:女性化女性愤怒内部表达得分高于男性化女性[(19.2±3.9)vs.(18.4±4.3),P<0.05],而控制愤怒内部表达得分低于男性化女性[(21.5±4.2)vs.(23.7±4.4),P<0.001]。女性化女性STAI、BDI-Ⅱ总分均高于男性化女性[(107.3±18.7)vs.(92.4±16.2),(18.9±11.3)vs.(11.4±8.6),均P<0.001]。愤怒内部表达得分与BDI-Ⅱ总分呈正相关(r=0.29,P<0.001),控制愤怒内部表达得分与BDI-Ⅱ总分呈负相关(r=-0.27,P<0.001)。结论:本研究提示,与男性化女性相比,女性化女性更倾向于抑制愤怒,并可能与抑郁的发生有相关。这一发现为今后女性抑郁易感性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中文版内隐积极-消极情感测验(IPANAT)在中学生群体中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通过5次抽样,初测调查20人对IPANAT进行条目可理解性检验;再测调查474人对IPANAT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正式调查测验;正式调查共两组,426人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同时完成儿童版积极-消极情感量表、相同形容词检核表进行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检验;418人同时完成中文简版儿童焦虑和抑郁量表检验效标关联效度。另抽取49人进行2周重测信度检验。结果:中文版IPANAT的内隐积极情感测验和内隐消极情感测验的α系数分别在0.88-0.94和0.78-0.83之间,两周重测组内相关系数为0.84和0.86,两因子模型各主要拟合指标为χ~2/df=2.36,CFI=0.98,TLI=0.97,SRMR=0.04,RMSEA=0.06。内隐积极情感测验与儿童版积极-消极情感量表测得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相同形容词检核表测得的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相关分别为0.51、-0.14、0.28和-0.22,与中文简版儿童焦虑和抑郁量表测得的焦虑和抑郁的相关为-0.16和-0.21;内隐消极情感测验与儿童版积极-消极情感量表测得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相同形容词检核表测得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相关分别为0.01、0.33、-0.10和0.32,与中文简版儿童焦虑和抑郁量表测得的焦虑和抑郁的相关为0.29和0.30(若r≥0.14均P0.01)。结论:中文版IPANAT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是测量中学生内隐积极-消极情感的适宜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