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0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尽管众多心理学家都承认同一性的形成是一个受社会因素影响的过程,但有关同一性的研究却常常只局限于个体内部的心理发展。实际上,外界因素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探索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和制约着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农村教师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和效能情况,为开展艾滋病防治的信息、教育、沟通(IEC)技能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200名农村教师进行《艾滋病防治问卷》调查。结果农村教师艾滋病防治知识比较欠缺,相关态度和行为有待改善,艾滋病防治上的自我效能感亟待提高。结论对农村教师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关于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大量研究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自杀的概念、青少年自杀的特点、原因以及干预策略。资料来源:通过计算机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以“自杀”为关键词搜索1979-01/2005-01期间与青少年自杀行为相关的文献,在PsycAr-ticles心理学全文期刊数据库中以“suicide”为主题词搜索1976-01/1995-01期间的相关英文文献,同时通过手工以“自杀”、“suicide”为主题词在图书馆查找1979-01/2005-01的相关书籍内容,在互联网上以“自杀调查结果”为主题词进行搜索相关文献。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自杀理论、自杀行为、青少年自杀方面的研究文献,筛除研究对象样本量太小、在权威性较低的期刊上发表的文献。排除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56篇关于自杀或青少年自杀的研究文献,其中关于自杀的综述性文献11篇,关于自杀理论的文献17篇,关于自杀行为的文献63篇,关于青少年自杀的文献54篇,关于自杀调查结果的文献11篇。选择18篇进行综述。资料综合:自杀者对自杀的后果具有一定认识和思考。自杀未遂率高于自杀死亡率,自杀成为前5位的死亡因素,自杀率存在性别差异,自杀的发生与发育成熟与否有关,青少年自杀的原因包括生理、心理、精神障碍、家庭和社会因素等方面,青少年的自杀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测和干预的。结论:自杀是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存在生理、心理、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一定程度上青少年的自杀行为可以预测,并可以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近年来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但关于其成瘾机制的研究还很少。文章在参阅大量网络成瘾和其它成瘾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网络游戏特征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分析,认为导致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发生,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求青少年归因方式与人际信任的关系。方法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I—E量表、信任量表对413名青少年进行测查。结果①青少年的归因方式在性别、是否留守上均存在显著差异;②青少年的人际信任在性别、是否留守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③青少年的归因方式对人际信任有极其显著的影响。结论青少年的归因方式极其显著地影响其人际信任。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心理咨询临床实践的视角,介绍了影响状态逆反产生的因素、心理逆反的表现与测量、特质逆反的人格描绘,以及心理咨询与临床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文章最后提出,深入的相关研究应注重心理逆反的测量与本土化研究等。  相似文献   
7.
社会支持被认为是大学生入学适应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环境因素.本研究考察师范大学新生在入学前后社会支持的变化及其与性别、专业、城乡来源因素的关系,目的是为了丰富以往的研究;为制定有关措施提供心理学依据,帮助大学生更好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咨询师有关自我表露的认识、态度,以及自我表露的决策过程.方法:对18位咨询师进行半结构化的访谈,然后以协商一致的定性研究(CQR)方法对访谈文本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咨询师自我表露涉及认识、态度、内容、情境、动机、考虑因素和变化7个主题.咨询师普遍认为自我表露有积极作用,对自我表露持接受、认可的态度.咨询师在4种典型情境中较容易自我表露:当事人有不合理的观念或想法;咨询不顺利,难以进行下去时;咨询师有类似的经历;当事人主动要求.在进行决策时,咨询师会考虑是否要表露、何时表露及如何表露三方面的问题.结论:咨询师的自我表露具有积极作用,咨询师自我表露会经历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自豪感与内群体偏好的关系。方法选取596名青少年,应用中华民族认同量表、国家自豪感问卷、国民刻板印象问卷分别施测。结果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自豪感和内群体偏好有显著的正相关(r=0.34~0.51,P<0.01),中华民族认同和国家自豪感对内群体偏好有显著预测效果(P<0.01)。结论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和国家自豪感可以预测国民印象中的内群体偏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交网站体像比较、身体羞耻、自尊与女大学生抑郁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社交网站体像比较问卷、身体羞耻量表、自尊量表及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596名女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1)社交网站体像比较、身体羞耻、抑郁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三者与自尊均呈显著负相关;(2)社交网站体像比较既可以直接影响女大学生抑郁,也可以通过身体羞耻的中介作用对抑郁产生间接影响;(3)社交网站体像比较与身体羞耻的关系受到自尊的调节,即社交网站体像比较对身体羞耻的预测作用在自尊水平较低的被试中更大。结论:身体羞耻在社交网站体像比较对女大学生抑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该中介效应受到自尊调节作用的影响,即身体羞耻的中介作用对自尊水平较低的被试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