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Golgi protein,GP)73单独及联合甲胎蛋白(AFP)检测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HCC、肝炎、非HCC的其他肿瘤患者和健康人群,分别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GP73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水平。结果 HCC组GP73水平为(231.2±92.3)ng/ml,明显高于肝炎组、其他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GP73在81.08 ng/ml处获得最大约登指数,此时诊断HC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2%和87.8%,高于AFP诊断的价值。GP73联合AFP诊断HCC,可使诊断灵敏度进一步提高至92.3%。结论 GP73作为一种新型HCC血清标记物在HCC诊断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优于AFP。GP73联合AFP检测可进一步提高HCC诊断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神经胶质瘤及瘤旁组织中的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基因的表达差异。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30例Sirt1基因在神经胶质瘤及瘤旁组织的表达差异,随后应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实验验证并分析Sirt1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基因芯片筛选出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Sirt1基因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较瘤旁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下降,RT-PCR实验证实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与基因芯片、RT-PCR结果一致。结论Sirt1在神经胶质瘤及瘤旁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Sirt1基因的表达可能与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对体外培养小鼠胚胎前体成骨样细胞MC3T3-E1增殖、凋亡及矿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MC3T3-E1细胞,分为正常细胞对照组、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对照组、TDF处理组(50 nM、500 nM、5000 nM、50000 nM、250000 nM、500000 nM),干预24 h、48 h。cell counting kit-8(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ANNEXIN V/7AAD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率,茜红素染色检测钙结节形成。结果TDF对MC3T3-E1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受TDF浓度和干扰时间的影响,即低浓度对增殖和凋亡无影响,高浓度抑制增殖并促进凋亡,并随干扰时间增加,增殖抑制率和促凋亡率增大,并抑制MC3T3-E1成骨细胞钙结节形成;结论在血药浓度(约500 nM)时,TDF对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和凋亡无影响,但抑制钙结节形成,进而影响成骨,可能是导致TDF相关性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利用不同动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Ⅱ, ACE2)受体侵入细胞的能力,评价Omicron变异株潜在的跨宿主传播风险。方法 将不同动物来源的ACE2表达质粒转染至293T细胞,建立新型冠状病毒D614G株系、Delta株系及Omicron株系的假病毒感染系统,并进行假病毒感染实验;利用假病毒感染系统及荧光酶素报告基因检测Omicron刺突蛋白对不同动物来源的ACE2受体利用能力。结果 与D614G株相比,Omicron株利用小鼠ACE2受体侵入细胞的能力明显增高(t=16.09、 P<0.05),但其利用中华菊头蝠、墨西哥无尾蝠、雪貂獾、猪獾、猫、兔、穿山甲的ACE2受体侵入细胞的能力降低(t=17.80、P<0.05,t=8.43、P<0.05,t=18.10、P<0.05,t=10.46、P<0.05,t=22.00、P<0.05,t=10.08、P<0.05,t=4.83、P<0.05);与Delta株相比,Omicron株利用中华菊头蝠、雪貂獾、猪獾、猫的ACE2受体侵入细胞的能力降低(t=8.15、 P<0.05,t=7.91、P<0.05,t=8.59、P<0.05,t=8.43、P<0.0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株的刺突蛋白可以利用多种动物的ACE2作为受体感染细胞,提示Omicron株可能存在多种跨宿主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观察桂枝汤对高脂饮食导致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肠道菌群和主动脉血管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 40只12周龄雌性ApoE-/-小鼠采用配对比较法随机分为普食组(ApoE-/-+CD),高脂组(ApoE-/-+WD),桂枝汤组(ApoE-/-+WD+GZT,7.83 g·kg-1)和阿托伐他汀组(ApoE-/-+WD+Atr,3.33 mg·kg-1),10只匹配的C57BL/6小鼠为野生普食组(C57BL/6+CD)。除普食组外,其余给予高脂饮食诱导AS模型。治疗组于高脂饮食同时分别给予口服灌胃桂枝汤和阿托伐他汀,正常组和模型组采用同时间、同体积双蒸水灌胃对照。干预4周,每组取5只小鼠,取眼球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血脂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其亚型比例、表面受体Toll样受体4(TLR4)和CD36表达水平;取回肠内容物采用16S rRNA相对应的DNA序列(16S rDNA)测序检测小鼠肠道菌群。每组余下的5只小鼠干预12周后,取胸腹主动脉采用油红O染色检测主动脉血管斑块形成情况。结果 干预4周,与C57BL/6+CD组比较,ApoE-/-+CD组血浆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升高(P<0.01),ApoE-/-+WD组血浆TC和LDL水平进一步升高(P<0.01);ApoE-/-+WD组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其炎症亚型Ly6C??比例升高,TLR4表达上升(P<0.05);ApoE-/-+WD组回肠菌群的厚壁菌门增加,疣微球菌门减少。与ApoE-/-+WD组比较,ApoE-/-+WD+GZT组血脂水平没有明显改变,但炎症亚型单核细胞Ly6C++比例降低,单核细胞表面受体TLR4和CD36表达降低(P<0.05);回肠菌群的厚壁菌门比例减少,拟杆菌门和疣微球菌门增加。干预12周,ApoE-/-+WD组主动脉血管AS斑块形成,ApoE-/-+WD+GZT组AS斑块病变程度减轻。结论 桂枝汤可以改善高脂饮食饲喂ApoE-/-小鼠的单核细胞免疫异常以及肠道菌群失衡,抑制AS斑块形成。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掌握2012年度北京大学北京地坛医院教学医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病原体分布情况与变化趋势,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北京大学北京地坛医院教学医院儿科2012年度211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咽拭子标本,提取病毒RNA,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进行肠道病毒(EV)通用型、肠道病毒71(EV71)型和柯萨奇A16(CoxA16)型肠道病毒核酸检测。EV(+)标本判为EV阳性,EV(+)EV71(+)标本判为EV71阳性,EV (+)CoxA16(+)标本判为CoxA16阳性,EV(+)且EV71(-)CoxA16(-)标本判为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阳性。结果2012年度211例本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中EV阳性标本共118例,占55.92%。病毒分型结果显示,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阳性标本共46例,占22.81%;EV71阳性标本共45例,占21.32%;CoxA16阳性标本共27例,占12.80%。病原学分布分析结果显示,5~7月份为发病高峰期;不同年龄、性别组患儿之间病原体构成无显著差异;患儿入院前3d肠道病毒检出率较3 d后高;不同型别肠道病毒感染患儿之间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012年度本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不同型别EV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EV71、CoxA16,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感染率较往年具有升高趋势,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核心蛋白(core)对肝细胞甘油三酯(TG)合成的影响。方法将HCV 1b基因型core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core1b和HCV 3a基因型core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core3a分别转染至HepG2细胞,利用定量测定法检测细胞内TG含量,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 time q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观察脂质合成相关基因肝X受体α(LXRα)、甾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和脂肪酸合酶(FASN)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epG2细胞转染两个基因型HCV core表达载体之后均能显著增加细胞内的TG含量(P<0.05),尤以基因型core3a组为差异更显著(P<0.00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两个基因型core均上调LXRα的mRNA水平(P<0.05),基因型core3a组差异更为显著(P<0.01);FASN的mRNA水平只在仅在基因型core3a组上调(P<0.05),而基因型core1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CV core表达可以明显上调表达可以显著上调SREBP1c的蛋白水平,尤其基因型core3a组更为显著。对FASN蛋白水平,基因型core3a上调其表达,但基因型core1b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HCV可能通过LXRα介导肝细胞内的脂质合成诱导肝脂肪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体内调控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亚型分化,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体外调控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亚型分化的作用。方法将15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ApoE^-/-普食组、ApoE^-/-高脂组及ApoE^-/-高脂加中药治疗组,每组5只,分别给予普食及高脂饮食4周。5只C57BL/6野生型小鼠作为野生普食对照组,ApoE^-/-高脂加中药组给予黄连解毒汤5 g/(kg·d)灌胃,其他组给予等量纯净水灌胃。4周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亚型。另选30只SD大鼠给予黄连解毒汤5 g/(kg·d)灌胃,每12 h 1次,共5次,制备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采用5%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对体外原代骨髓衍生的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BMDM)和泡沫细胞分化进行干预,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表面受体CD206表达(CD206^+M2型)比例;实时定量PCR检测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M1型因子Nos2和M2型因子Arg1的表达。结果 ApoE^-/-小鼠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外周血炎症型单核细胞(Ly6C^high)比例增高;黄连解毒汤干预可显著降低炎症型单核细胞比例(P〈0.05)。与对照血清比较,5%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可显著增加CD206+M2型BMDM的比例(P=0.034)。实时定量PCR结果 显示,含药血清可上调巨噬细胞M2亚型基因Arg1的表达水平(P〈0.05),抑制巨噬细胞M1亚型基因Nos2的表达水平(P=0.017)。在ox-LDL促进M2型泡沫细胞分化的基础上,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可进一步提高CD206+M2型泡沫细胞比例及Arg1的表达(P〈0.01)。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抑制Th1因子作用下的M2型泡沫细胞向M1型逆转,显著提高Arg1表达水平,降低Nos2表达水平(P〈0.01)。结论黄连解毒汤能降低高脂导致的ApoE^-/-小鼠外周血炎症性单核细胞亚群比例;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体外促进M2型巨噬、泡沫细胞分化。黄连解毒汤可能通过调节?  相似文献   
49.
目的体外克隆表达并纯化C70rf69重组蛋白,对C70rf69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PCR扩增C70rf69目的基因片段,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转化BL21,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Ni-NTA纯化目的蛋白。结果扩增获得序列完全正确的C70rf69基因片段(自然变异体),重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高效表达,在非变性条件下获得较高纯度的重组蛋白。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C70rf69蛋白(含信号肽)含有PKC、CK2磷酸化位点和N-十四烷基化位点。结论成功的对分泌蛋白C70rf69进行了基因克隆、表达与初步纯化,为其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0.
目的应用寡聚核苷酸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差异。方法应用包含44,000条人类全长基因的寡聚核苷酸芯片检测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并比较存在两者之间存在明显上、下调的表达差异基因,随后用RT—PCR方法进行验证分析。结果基因芯片筛选出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Siftl基因的表达水平在胃癌组织均存在明显下调,下降至对应癌旁组织的(0.318±0.032)~(0.169±0.013)倍不等(t=-3.374,P〈0.05)。经RT—PCR对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Sift1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发现胃癌组织中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比值为0.258(X2=5.20,P〈0.05),与基因芯片的结果一致。结论Sirt1在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Sirt1基因的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