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51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目的:比较单针射频和红蓝光治疗面部中度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单针射频治疗的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面部中度寻常型痤疮患者,分为射频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单针射频治疗和红蓝光联合针清治疗,共治疗8周,比较两种不同治疗组的疗效,记录患者对单针射频治疗的主观评价和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我院2019年8~12月40例患者,其中射频组20例,对照组20例。射频组痊愈+显效患者12例高于对照组(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组总有效率90%与对照组(8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组14例患者自觉改善。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单针射频治疗面部中度寻常型痤疮疗效优于传统红蓝光联和针清治疗。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建立CT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观察其评估肺腺癌脏层胸膜侵犯(VPI)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3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肺腺癌患者,以7 ∶ 3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n=128)及验证集(n=55);根据有无VPI进一步分为浸润组和非浸润组。基于肺CT图像提取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训练集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像学表现,构建常规模型,并结合Rad-score绘制列线图,对比观察其判断肺腺癌伴VPI的效能,以及列线图模型判断腺癌伴VPI结果与实际结果的一致性及其差异。结果 最终以8个影像组学特征构建Rad-score。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存在分叶征、瘤内坏死、胸膜牵拉及Rad-score是判断肺腺癌伴VPI的独立因素(P均<0.05)。以同时存在分叶征、瘤内坏死及胸膜牵拉为常规模型,结合Rad-score所绘制的列线图模型判断训练集与验证集肺腺癌伴VPI的AUC分别为0.875、0.865,优于常规模型在训练集的0.779、验证集的0.805,以及Rad-score模型在训练集的0.810和验证组的0.8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校准曲线及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均显示,列线图模型判断训练集及验证集肺腺癌患者伴VPI与实际结果的一致性良好(P均>0.05)。结论 CT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判断肺腺癌伴VPI应用价值良好。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选取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7)和试验组(n=27)。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面部肌群康复训练。试验组加患侧初级运动皮质5 Hz rTMS治疗,对照组在同一治疗部位予以相同参数的假刺激治疗。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修订版House-Brackmann分级系统(HBGS-2)、Sunnybrook面部分级量表、静息时双侧嘴角至人中下中心点的水平距离差、最大努力示齿时双侧嘴角至下颌中切牙交点的水平距离差和伸舌时舌中线偏离面部正中线的角度对患者进行面神经功能评价。结果两组各脱落1例。治疗前,两组HBGS-2评分、Sunnybrook面部分级量表评分、静息时双侧嘴角至人中下中心点的水平距离差、最大努力示齿时双侧嘴角至下颌中切牙交点的水平距离差和伸舌时舌中线偏离面部正中线的角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评价指标均显著改善(|t|>8.987, P<0.001),且试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2.939, P<0.01)。结论患侧初级运动皮质5 Hz rTMS对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4.
【摘要】目的:探讨MS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与胰腺乏血供神经内分泌肿瘤(hypo-PNE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6例SPN与14例hypo-PNE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灶大小、部位、形态、边界、密度、各期增强扫描 CT 值、特征性征象(如“浮云征”、钙化、胰胆管扩张等)的显示率、邻近组织受侵或远处转移情况等。结果:SPN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6.2岁,hypo-PNET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2岁,两组患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N组患者出现“浮云征”(42.3%)及钙化(42.3%)的概率均高于hypo-PNET组患者(7.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ypo-PNET组患者发生转移或局部侵犯的概率(28.6%)高于SPN组患者(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胰胆管扩张、病灶各期CT值在两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年龄、“浮云征”、钙化、转移等多因素进行ROC曲线分析,其ROC图的曲线下面积为0.854,对于鉴别两种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9%、65.4%。结论:SPN组患者较hypo-PNET组患者更年轻;两组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影像征象重叠,容易误诊;“浮云征”、钙化、转移等征象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妥洛特罗贴剂(阿米迪)佐治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就诊的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共103例,按照就诊日期的单双日分为治疗组52例(单日就诊)和对照组51例(双日就诊)。2组患儿均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及热毒宁注射液抗病毒治疗,若合并有细菌感染者加用敏感抗菌药物,必要时给予吸氧、镇静、止咳、化痰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妥洛特罗贴剂,而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儿临床表现改善情况、住院时间,同时通过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观察是否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咳嗽好转时间、喘憋缓解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患儿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少,程度亦相对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妥洛特罗贴剂佐治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使用方便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6.
微小RNA(miRNA)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内源性小分子RNA。miRNA主要通过选择性结合mRNA调控基因表达。目前研究结果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大量miRNA,并参与神经细胞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组织损伤修复、肿瘤发生、神经退行性变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笔者拟就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 miRNA谱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探讨其miRNA特异性表达,对新生儿HIE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意义,旨在为该病的相关诊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王黎彬  戚维波 《浙江医学》2019,41(5):485-486,491
目前基于医学影像学的三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发展迅速,在解剖结构复杂且具有个体化差异的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提供患者直观、准确的肺部肿瘤的形态特点、毗邻结构的空间关系,透视肺段支气管及血管的汇合方式、走行及变异情况等信息,为术前评估患者病情、模拟肺段切除及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术中影像导航等提供帮助;同时,有助于增强胸外科医师对肺段解剖和三维影像的理解与认知,从而提高手术准确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病人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的VC病人30例,测量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血清8-OHdG水平,比较手术前后的差异,并分析其水平与单、双侧发病、精索静脉宽度的相关。结果术前,VC单侧组与双侧组血清8-OHd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精索静脉宽度病人血清8-OHd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病人术后血清8-OHdG水平为(261.64±82.55)pg/mL,较术前的(327.20±101.86)pg/mL明显降低(P < 0.01)。结论作为一项氧化应激的指标,血液中8-OHdG水平的升高与VC导致的不育相关,且其水平的降低对于行手术治疗的VC病人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鼻内镜及微型吸切器结合支撑喉镜治疗声带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声带息肉病人62例,分别采用传统的支撑喉镜下手术(对照组,30例)和鼻内镜及微型吸切器结合支撑喉镜下手术(观察组,32例)切除,手术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术后3~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2组病人的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复发情况.结果:所有病人手术均一次性成功,观察组住院时间(6.94±0.76)d明显短于对照组(7.83±1.26)d(P<0.01),治愈率为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P<0.01).结论:鼻内镜及微型吸切器在治疗声带息肉中为病人缩短了住院时间,治愈率明显提高,是此类声带息肉病人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细胞质胸苷激酶(TK1)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增强化学发光法(ECL),测定99例恶性肿瘤(恶性组)及18例良性肿瘤(良性组)病人血清TK1和组织TK1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组织TK1阳性率83.76%,高于血清TK1阳性率72.64%(P<0.05).恶性组血清TK1阳性率77.78%,组织细胞液TK1阳性率94.95%.结论 :组织细胞液TK1在恶性肿瘤诊断中明显优于血清细胞质TK1,对于避免假阳性及假阴性的发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