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3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103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790篇
内科学   533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83篇
特种医学   1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63篇
综合类   775篇
预防医学   225篇
眼科学   63篇
药学   721篇
  3篇
中国医学   118篇
肿瘤学   90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目的:探讨诱发肌电图监测技术在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手术中应用的可靠性。方法选取50例给予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中均应通过实时神经电生理监测,观察此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共监测172根椎弓根螺钉,分析讨论监测阳性结果以及阴性结果进行有效性评价。结果161个螺丝(34.8%)在打开的锥在监测肌肉的过程中,相应的提取肌电活动,至少1个有意义的。最初的刺激电流为15 mA,相应的监测肌的肌电活动较明显,刺激电流1 mA /次。刺激电流小于10 mA共3枚奖牌的肌电活动。将攻丝后重新调整评分,大于15 mA 2例未诱发肌电图反应,肌电图诱发12 mA 1例。无其他异常肌电图反应,在没有新的神经系统症状。术后CT显示这3个椎弓根内侧皮质骨骨折1侧皮质骨。灵敏度75%,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9.41%,正确率99.42%。结论诱发肌电图监测技术应用到脊椎手术中,能帮助手术医生及时发现位置不良的椎弓根螺钉,提醒术者进行必要的校正,是手术中是一种监测神经根功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2.
63.
64.
目的 探讨应用E-max瓷块修复根管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口腔科收治的98例患者已完善根管治疗的后牙100颗,随机分为高嵌体组、全冠组,应用E-max瓷块进行修复(N=50),分别于术后即刻、12个月、24个月对患者满意度、牙齿修复效果、牙周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高嵌体组的患者满意度和牙齿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全冠组;两组的牙周探诊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冠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和高嵌体组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嵌体组PLI和全冠组SBI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ax全冠及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牙均可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并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5.
鼻骨骨折、上颌骨额突骨折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最常见的鼻外伤性疾病之一,通常在鼻黏膜表面麻醉下行鼻内镜下闭合式鼻骨骨折、上颌骨额突骨折复位术,但仍然在操作上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因而导致鼻骨骨折及上颌骨骨折复位不理想、鼻腔黏膜粘连等并发症[1].针对上述情况,本研究采用了鼻内镜下开放式上颌骨额突骨折复位术,有效地避免了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6.
笔者近年来将磷酸肌酸钠(CP)应用于心内直视手术中,作为改善心功能和减少心律失常的重要辅助治疗。现总结资料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07-03-2010-10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性别、年龄和疾病种类、手术时  相似文献   
67.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液单个核细胞中FANCF/BRCA1蛋白表达及基因甲基化发生率,推测其与AML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6年9月—2015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大庆油田总医院血液科自愿签署试验知情同意书的AML患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AML组),其中初发亚组65例,缓解亚组36例;以同期就诊的贫血患者20例为对照组。提取患者骨髓液中的单个核细胞,采用Western印迹法半定量分析FANCF/BRCA1蛋白表达,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FANCF/BRCA1基因的甲基化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FANCE/BRCA1蛋白表达减低、FANCE/BRCA1基因甲基化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FANCF与BRCA1检测结果一致:蛋白的表达均与其基因甲基化状态呈负相关性(r=-0.834,P=0.006;r=-0.763,P=0.008)。而FANCF与BRCA1两基因的蛋白表达及甲基化无相关性(r=-0.051,P=0.821;r=-0.155,P=0.490)。结论 FANCF/BRCA1蛋白在AML患者中低表达,导致FA/BRCA1通路中断,与AML发病可能存在相关性。FANCE/BRCA1基因存在高度甲基化,提示两者基因高甲基化可能导致编码蛋白表达缺失,在AML的发病及进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总结小脑扁桃体下疝导致脊髓空洞症微创手术治疗后的护理体会.方法 随访总结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37例小脑扁桃体下疝导致脊髓空洞症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后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所有患者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被纠正,脊髓空洞消失21例,明显缩小15例,轻微缩小1例,有效率100%.结论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导致脊髓空洞的微创手术方式及术前术后全方位的护理,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9.
<正>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经股静脉或股动脉置入导管,采取型号合适的封堵器进行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创伤小,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一次性治愈等优点,深受患者及医生的肯定。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为117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用封堵器治疗,手术成功率100%。其中机械性溶血3例,局部血肿2例,经对症处理后均取得满意效果。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共为11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封堵术。男性52例,女性例,患儿年龄岁,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70.
张继红  朱爱红 《河北医药》2013,35(5):792-793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疾病,病死率极高,其中50%以上死亡发生于发病后1 h,其主要的原因是可救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断并给予积极治疗是降低急性期病死率、改善长期预后的关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近几年来开展的新业务,挽救了许多频危患者的生命.因此,在抢救过程中,需有有别于其他急诊抢救的程序,来减少其在诊断、转运、治疗、护理过程中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我科自2007年以来开通了AMI绿色通道,制定了急诊PCI的抢救及护理工作流程.该通道24 h开放,实施4年以来共抢救急性ST段抬高性AMI患者526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