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24篇
内科学   101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57篇
综合类   142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94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目的:观察单侧腰麻用于超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循环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90~99岁、ASA分级Ⅱ~Ⅲ级的髋关节置换患者60例,随机分成分单侧腰麻组( A组)和常规腰麻组(B组),分别注入轻比重腰麻药溶液和等比重腰麻药溶液。以针刺法评定麻醉效果,记录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平面及维持时间、术始与术毕的双下肢Bromage评分,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24 h测定血浆皮质醇( CORT)和血糖( BG)浓度,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中麻醉效果均满意,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平面及维持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 A组各时点健肢Bromage 评分均明显低于患肢(P均<0.05),术毕、术后24 h静脉血CORT及BG浓度均明显低于B组(P均<0.05),A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均<0.05)。结论单侧腰麻用于超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麻醉效果好,对患者循环功能影响小,应激反应轻,不良反应少,是一种效果好而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联合白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宫颈癌组患者6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患者48例,对照组36例,分别采用ELISA检测血清IL-6、TGF-β和ECLIA检测SCC-Ag.比较三组患者SCC-Ag、IL-6、TGF-β变化,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宫颈癌组SCC-Ag升高;CIN组和宫颈癌组IL-6降低,TGF-β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IN组比较,宫颈癌组SCC-Ag和TGF-β升高,IL-6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MN分期I期比较,Ⅱ期和Ⅲ期SCC-Ag和TGF-β升高,IL-6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期比较,Ⅲ期SCC-Ag和TGF-β升高,IL-6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CC-Ag与IL-6呈明显负相关(r=-0.478,P<0.05),SCC-Ag与TGF-β呈明显正相关(r=0.592,P<0.05),IL-6与TGF-β呈明显负相关(r=-0.526,P<0.05).结论 血清SCC-Ag联合IL-6、TGF-β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对宫颈癌辅助诊断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乳腺癌患者术中麻醉药物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择期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入手术室后(T0)、诱导前(T1)、插管后1分钟(T2)、手术30min(T3)、手术结束(T4)、拔管后5min(T5)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术中芬太尼用量按标准换算成瑞芬太尼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的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9%[2.0(1.3~3.4)vs3.1(2.2~4.7)mg/(kg?h),P=0.005)],瑞芬太尼的用量也明显减少[0.16(0.09~0.21)vs0.10(0.07~0.15)μg/(kg?h),P=0.03]。术中两组患者MAP、HR及BIS值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全麻可明显减少乳腺癌患者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未见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跖趾关节内侧副韧带重建加跖趾关节成形术治疗外翻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跖趾关节成形术治疗外翻23例(38足),并对趾畸形的矫正程度、疼痛症状的改善及行走功能的恢复等进行充分评估.结果 本组患者外翻角(HAV)及第一、二跖骨间夹角(IMA)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3.6±2.3)个月,疗效优28足,良8足,可1足,差1足,总优良率达94.7%.结论 跖趾关节内侧副韧带重建加跖趾关节成形术能够治疗多种中、重度外翻及合并趾跖关节炎患者,能有效改善足部外形及症状,恢复行走功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肩关节前脱位复位方法,评价俯位改良Hippocrates法治疗效果。方法:1998年2月至2011年4月,应用俯位改良Hippocrates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1028例,男689例,女339例;年龄11~86岁,平均38.3岁;其中32例曾因Hippocrates法复位失败;86例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复位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立于患侧,双手握患侧腕部,足蹬于患侧腋下(左侧脱位用右足,右侧脱位用左足),另一足立地支撑;复位时,双手持缓用力牵引腕部约半分钟,足蹬腋下加以对抗,并且逐渐由畸形位置变为外展、外旋及后伸位;牵引同时发挥足跟的杠杆支点作用进行收展时轻轻摇晃患肢并内旋外旋进行复位。结果:1027例患者1次复位成功,平均复位时间50s;1例因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后行手术治愈。86例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中84例达到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2例较大骨片者复位后不稳定,行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痊愈。按Neer评分:优1012例,良15例。结论:俯位改良Hippocrates法整复肩关节脱位成功率高,复位时不需麻醉,患者痛苦少,费用低,复位时间短,易掌握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Bioflex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18例使用Bioflex系统(A组)和20例使用融合固定(B组)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获随访9~24个月,末次随访A、B两组VAS评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ODI示A组优良率89.3%,B组69%,A组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 Bioflex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在提供稳定的力学结构的同时,还能保存手术节段一定程度的活动度,减缓邻近椎间盘的退变。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20%的硫酸镁治疗成人重症破伤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2005年4月- 2010年10月收治的27例成人重症破伤风住院病例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镁超过4 mmol/L者2例(2/27,7.4%);气管切开者25例(25/27,92.6%),机械通气22例(22/25,88.0%),机械通气时间为4~16d,平均(7.5±3.7)d;肺部感染25例(25/27,92.6%);死亡4例(4/27,14.8%);治愈23例(23/27,85.2%),住院时间25~48 d,平均(32.2±18.8)d.结论 20%的硫酸镁治疗成人重症破伤风安全,可有效控制肌肉强直、抽搐和自律性不稳定,以减少安定和氯丙嗪等镇静药的用量,操作简单,价格便宜,易于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二联和三联抗凝治疗对出血事件、实验室指标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房颤并冠心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所有对象均行冠脉支架植入手术,术后予以抗凝治疗,二联治疗组(50例)予以二联抗凝方案,三联治疗组(50例)予以三联抗凝方案; 12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水平变化,治疗期间出血事件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与二联治疗组比较,三联治疗组血CRP[(16.81±4.49) mg/L比(7.86±1.64) mg/L]、PLT[(298.47±54.33)×10~9/L比(148.89±23.11)×10~9/L]、Fg[(5.59±1.41) g/L比(2.14±0.56) g/L]和D-D[(0.37±0.08) mg/L比(0.21±0.06) mg/L]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01);三联治疗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二联治疗组(6.00%比22.00%,P=0.021);两组出血事件无显著差异(P=0.182)。结论: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实行三联抗凝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牙周干预治疗对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中、重度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进行牙周干预治疗83例(干预组)和冠心病不伴牙周炎患者50例(对照组),干预组患者采取口腔卫生指导、超声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等干预措施,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对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牙周状况进行评估,检测患者血清和龈沟液中炎症因子。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治疗后临床附着水平、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和出血指数均较低于干预治疗前(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治疗后血清和龈沟液中IL-1β、IL-6、TNF-α水平均低于干预治疗前(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治疗后血清TC、TG和LDL-C水平均较干预治疗前降低,而HDL-C和脂联素则较干预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牙周干预治疗可有效改善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牙周状况,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血脂代谢,从而可对冠心病病程进展产生正作用。  相似文献   
80.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病理诊断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获得病理组织学诊断慢性胰腺炎,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外分泌功能检查临床疑为慢性胰腺炎的47例患者,采用超声内镜引导下对胰腺行细针穿刺取得组织而进行病理学诊断。方法47例患者,男28例、女19例,年龄47~69岁,平均52.3岁,病程在3~21年之间,平均6.3年,临床疑为慢性胰腺炎、胰腺占位病变,并进行了相应的N-苯甲酰-L酪氨酰对氨苯甲酸(BT—PABA)试验、大便苏丹Ⅲ染色及胰腺CT检查的患者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EUS-FNA),取得组织,进行病理学诊断。结果47例患者中,EUS-FNA的病理组织学诊断慢性胰腺炎为31例(31/47、69%)。结论通过EUS-FNA进行病理学诊断,解决了以往慢性胰腺炎只有临床诊断没有病理诊断难题,从而为临床提供了诊断慢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