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研究探讨乙酰半胱氨酸片抗氧化联合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S)重叠综合征(COPD-OSA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平行开放的方法选取某院2008-2010年COPD-OSAS重叠综合征160例,随机分为乙酰半胱氨酸片联合BiPAP呼吸机组(A组)40例、单用乙酰半胱氨酸片组(B组)40例、单用BiPAP呼吸机组(C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D组)40例;观察记录入院时及治疗2周结束时患者的临床症状、氧化/抗氧化指标(SOD)、内皮素(ET-1)、多导睡眠检测PSG(SEF、TDB、SLT90%)和肺功能(FEV1%、FEV1/FVC)等方面有无差异。结果:(1)4组治疗前、后SOD、ET-1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各组治疗后SOD、ET-1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A组SOD、ET-1下降幅度明显高于B组和C组。(2)4组治疗前、后多导睡眠监测、肺功能资料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且各组治疗后多导睡眠监测、肺功能资料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A组SEF、FEV1%和FEV1/FVC上升幅度明显高于B组和C组,而A组TDB、...  相似文献   
82.
张帆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173-3173
目的 观察依立替康、顺钠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45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放疗组(A组)22例,依立替康、顺铂联合放疗组(B组)23例.2组放疗方法相同,B组在放疗开始,放疗中、放疗结束分别给予依立替康、顺铂方案化疗,同时给予适当水化及止吐药物.比较2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A组总有效率为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依立替康、顺铂联合放疔治疗方法可明显提高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治疗方法,观察微创小针刀疗效。方法:从2008年8月-2011年3月间,共治疗68例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患者,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为17~81岁,慢性疼痛时间为1年~35年,平均16.3±9.7年;用自制针刀松解切开骨筋膜间隔室的方法,先局部浸润麻醉后采用五个进针点切开腰骶部竖脊肌筋膜减压,筋膜切开长度约12~14cm。结果:所有病人经4周~24周随访,(平均8.3±4.8周)61例病人疼痛消失,7例缓解,无大血肿及感染等并发症;治疗前后骨筋膜间隔室内压力(静息、运动中、运动后6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针刀治疗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有较好疗效,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病人易于接受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究姜黄素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SO-Rb50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SO-Rb50细胞株经传代培养后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姜黄素低浓度组(10 mg/L)、中浓度组(20 mg/L)、高浓度组(40mg/L)。采用MTT法分析各组SO-Rb50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分析各组细胞中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姜黄素不同浓度组SO-Rb50细胞增殖抑制率、Caspase8 mRNA表达水平、Bax、cleaved caspase-9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0. 05),中浓度组与高浓度组显著高于低浓度组(P 0. 05),而中浓度组与高浓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中浓度组SO-Rb50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与对照组相比,姜黄素不同浓度组SO-Rb50细胞中COX2 mRNA表达水平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 0. 05),中浓度组与高浓度组显著低于低浓度组(P 0. 05),中浓度组与高浓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Hoechst染色显示姜黄素中浓度组SO-Rb50细胞核蓝色荧光明显增强并出现凋亡小体。结论不同剂量的姜黄素通过激活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发挥促进SO-Rb50细胞凋亡的过程,但中浓度与高浓度姜黄素作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肺泡微石症(pulmonary alveolar microlithiasis, PAM)的影像、病理特征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对曾误诊的肺泡微石症1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临床症状均以咳嗽和咳痰为主,其中3例伴发热、流涕,1例伴咯血。15例首诊均误诊,误诊时间5~10 d,误诊为粟粒性肺结核10例,尘肺4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胸部X线检查双肺野呈毛玻璃状或面纱征改变,胸部CT检查双肺野出现磨砂玻璃样、虚线征或白线征改变。本组9例行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6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PAM,其中2例行肺泡灌洗术,但效果不佳。15例临床治疗均以控制症状、对症支持治疗及稳定病情为主,恢复良好;随访9个月~5年,预后均较好。结论 PAM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对本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SP)70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房颤动(房颤)及心肌纤维化的关联。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30 min组、再灌注60 min和再灌注120 min组,每组12只。采用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均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房颤持续时间,直至实验结束。测定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活性。分别用免疫印迹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心肌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HSP70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血30 min组房颤持续时间显著增加(P0.05);与缺血30 min组相比,再灌注各组房颤持续时间显著增加,至再灌注120 min达到高峰(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心肌组织中SOD活性于缺血30 min开始降低至再灌注120 min达到最低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心肌组织中MDA活性于缺血30 min开始升高至再灌注120 min达到最大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血30 min组心肌和血清中TNF-α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与缺血30 min组相比,再灌注各组心肌和血清中TNF-α表达量显著增加,至再灌注120 min达到高峰(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血30 min组心肌组织中HSP70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再灌注各组与缺血30 min组相比HSP70蛋白表达也明显增加(P0.05)。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会导致大鼠房颤,并通过加重炎症反应导致房颤和心肌纤维化。同时,心肌细胞内HSP70的表达水平变化与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房颤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展和恶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产妇分娩前检测凝血四项、D-二聚体及血小板水平及临床意义,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建立围产期保健手册的1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将所有产妇分为研究组(产后出血)与对照组(正常分娩),其中研究组产妇共420例,对照组产妇共780例。对1200例孕妇的就诊资料中的凝血四项[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计数水平的检测结果进行收集。比较分析产妇孕早期、中期、晚期以及临产前不同时期凝血四项与D-二聚体的检测结果。结果:孕期产妇D-二聚体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孕中期与孕晚期P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时期的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产妇的APTT明显长于中期、晚期与临产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中期、晚期以及临产前产妇FIB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PT与APTT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TT与对照组产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血小板计数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分娩前进行凝血四项、D-二聚体及血小板水平的检测,能够对凝血功能异常情况进行及时纠正,对产后出血与血栓的预治有较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8.
目的评价运动训练联合营养支持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营养不良患者的效果。方法对228例COPD患者进行调查,对其中合并营养不良的COPD患者80例进行观察治疗。按就诊时间随机排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40)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雾化、氧疗或机械通气等。治疗组(n=40)进行为期6月的综合治疗,包括常规治疗联合运动训练和营养支持。观察2组治疗前后第1秒呼气容积(FEV1)与FEV1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6min步行距离(6MWD)、幸福满意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入组时2组患者间的年龄、性别、肺功能指标、6MWD和幸福满意度评分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FEV1%和6MWD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MWD较治疗前增加了68m,较对照组治疗后增加了41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幸福满意度评分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训练联合营养支持综合治疗可以改善COPD合并营养不良患者FEV1%及运动耐力,提高患者幸福满意度。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固本咳喘胶囊联合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武汉市第六医院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1揿/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固本咳喘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肺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44%、9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用力呼气肺活量(FVC)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均明显提高,CD8+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本咳喘胶囊联合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