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发生早期肾功能损伤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为单纯高血压组116例和高血压肾损组71例,比较2组病人一般临床资料及24 h、日间、夜间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发生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单纯高血压组与高血压肾损组病人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和吸烟、饮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高血压组病人的病程明显短于高血压肾损组(P<0.01),在血压与血压变异方面,2组dSBP、dDBP、24 h SBP变异(24hSSD)、24 h DBP变异(24hDSD)、日间SBP变异(dSSD)、日间DBP变异(dDS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以UACR为因变量,以病程、dSBP、dDBP、24hSSD、24hDSD、dSSD、dDSD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dSBP、24hSSD、24hDSD、dSSD、dDSD均为UACR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病程、dSBP、24hSSD、24hDSD、dSSD、dDSD均为肾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进展期乙状结肠癌或直肠上段癌行根治性切除术后顽固性便秘的致病因素,并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对江汉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共21例顽固性便秘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既往均为进展期乙状结肠癌或直肠上段癌于外院行根治性手术,原手术均明确记录为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术后2~4年(平均3.4年)逐渐出现顽固性便秘,以腹痛、腹胀、大便次数减少及排便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所有病例术前行X线钡剂灌肠造影均显示一共同特征,即结肠脾曲未游离,降结肠未切除,降结肠结肠袋消失,犹如小肠;结肠传输试验均提示为慢传输型,排粪造影均未见出口梗阻。12例再次接受手术,余9例因个人因素放弃手术,仍选择保守治疗(灌肠或口服泻药通便)。所有病人均随访至今,随访时间24~168个月,平均87.8个月,手术组术后效果显著,1年内均恢复正常排便(1~2次/d);而保守治疗组便秘症状无改善。结论乙状结肠癌或直肠上段癌根治术中行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而未游离结肠脾曲行包括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腹膜返折以上部分肠切除。其后果是部分病人降结肠慢性缺血,结肠形态及生理功能退化,导致顽固性便秘发生(慢传输型便秘)。其有效治疗为再手术行降结肠切除,横结肠-直肠吻合。  相似文献   
23.
摘 要 目的:比较左西孟旦单次与多次注射给药对晚期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左心功能、生物标记物及神经激素活性的影响。方法: 39例晚期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随机分为单次给予左西孟旦和多次给予左西孟旦治疗2组,所有患者基线时均先静脉给予左西孟旦6 μg·kg-1的负荷剂量,继而以0.1 μg·kg-1·min-1持续24h静脉泵入,多次给药组在治疗1个月及6个月时分别再以上述方法给药1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d及治疗6个月时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环收缩速度(Sm)、心肌做功指数(MOI)、血脑钠肽(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结果: 治疗3d时两组患者的LVESF、LVEF、Sm、MPI、NT-proBNP、IL-6及TNF-α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6个月时多次给药组的LVESF、LVEDF、LVEF、Sm、MPI、NT-proBNP、IL-6及TNF α等指标分别较本组治疗前和单次给药组同期显著改善(P<0.05)。结论:多次静脉给予左西孟旦在改善血流动力学及炎性因子方面等方面优于单次注射给药。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血管内乳头状内皮细胞增生(IPEH)的超声表现及误诊原因,以提高超声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9年11月经手术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的26例IPEH超声误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率为100%,8例既往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4例肾衰竭透析患者及2例糖尿病患者,随诊既往疾病时发现肢体皮下病变;11例无症状者,自行发现病灶部位皮下结节,来院就诊检查;1例外伤患者触及外伤处皮下包块来院就诊。26例分别误诊为血栓14例、血管肉瘤5例、纤维瘤4例、皮下结节2例、静脉壁间血肿1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术病理证实为IPEH。结论超声对单纯型IPEH的诊断有特异性,特别是静脉管腔内出现边界清楚、血供丰富的实质性结节时,应想到本病的可能,进一步确诊需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索青蒿琥酯对糖尿病大鼠丝裂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青蒿琥酯低剂量(25 mg/kg)组、青蒿琥酯中剂量(50 mg/kg)组、青蒿琥酯高剂量(100 mg/kg)组、二甲双胍(70 mg/kg)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SD大鼠设为对照组。分组处理后,测定大鼠血糖、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水平;Masson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纤维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MEK/ER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呈现明显纤维化变性,大鼠血糖、TC、TG、CK-MB、cTnI、TNF-α、IL-6水平及心肌组织MEK/ERK通路蛋白p-MEK/MEK、p-ERK/ERK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青蒿琥酯低剂量组、青蒿琥酯中剂量组、青蒿琥酯高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大鼠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SDHVD)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武汉市第六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60例SDHV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1∶1进行匹配,选取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无心瓣膜病史、心脏彩超检查基本正常者为对照组,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影响因素,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法做重要指标的定量解析。结果 160例SDHVD患者中,单纯主动脉瓣钙化116例,主动脉瓣合并二尖瓣钙化36例,单纯二尖瓣钙化8例;单纯瓣膜关闭不全66例,狭窄合并瓣膜关闭不全42例,单纯狭窄12例,瓣膜功能正常40例,单纯左心房扩大56例,单纯左心室扩大40例,左心房及左心室均扩大42例,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A)<1者105例,射血分数(EF)比值<0.5者50例。心律失常145例,其中房颤35例,房室(束支)传导阻滞26例,房性/室性期前收缩81例。多因素分析发现,SDHVD相关危险因素有吸烟(P=0.040,OR=2.024)、高血压(P=0.038,OR=2.832)、胆固醇(P=0.000,OR=3.180)。进一步的定量解析提示:胆固醇5.0 mmol/L以上,发生SDHVD的风险会大大增加。结论 SDHVD好发于主动脉瓣,主要表现为瓣膜关闭不全,常合并心房心室的扩大及心脏舒张功能不全。SDHVD常合并有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房颤与房室传导阻滞。SDHVD相关危险因素有吸烟、高血压、血清高胆固醇。  相似文献   
27.
目的通过检测比较乙肝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人血小板参数,了解乙肝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对81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进行检测。并进一步检测肝硬化出血组与非出血组以及肝硬化Child分级A级、B级、C级组的PLT、MPV、PWD。结果发现乙肝肝硬化患者PLT、MPV显著降低,PDW显著升高(P〈0.01和P〈0.05)。肝硬化出血组与非出血组其PLT、MPV、PWD亦有明显差异(P〈0.01),随着肝功能的下降,PLT、MPV随之下降。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可以间接反映血小板的功能变化,判断有无出血倾向,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比较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及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171例(186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A组采用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B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C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比较各组间术后复发率、泪膜功能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A组的治愈率明显低于B、C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修复时间及复发率均明显高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于B组,修复时间和治愈率优于B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C组术后早期的泪膜稳定性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比较,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并发症少、复发率低,而且能够改善泪膜功能,是治疗翼状胬肉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对老年冠心病(CHD)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3月因CHD伴高脂血症入院接受治疗的270例老年患者,随机均衡分为三组各90例,均采用降血糖、降血压、硝酸酯类药物及抗凝等常规治疗方式,对照组口服瑞舒伐他汀钙,5 mg/次,1次/d,观察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瑞舒伐他汀钙剂量增为10 mg/次,观察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瑞舒伐他汀钙剂量增为20 mg/次,疗程均为8 w。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观察三组治疗前后IMT变化情况,对比组间以及治疗前后血脂、hs-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hs-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别(P0.05),治疗后hs-CRP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2组hs-CRP水平降低程度最大(P0.05);治疗前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2组降低程度最大(P0.05);治疗前组间IMT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IMT值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观察2组IMT值降低程度最大(P0.05)。三组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CHD伴高脂血症的老年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钙后,IMT增厚现象、血脂升高情况显著改善,且疗效与药物剂量存在量效关系,同时发现hs-CRP与瑞舒伐他汀钙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分析IMT的改善与患者机体内hs-CRP间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自拟清瘤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9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25 mg米非司酮进行治疗,1天1次;观察组患者加用自拟清瘤方进行治疗,每日1剂,分早晚口服。连续服用3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疗效和体内激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疗效评价总有效33例,总有效率为70.2%,观察组患者疗效评价总有效42例,总有效率为89.4%,2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及肌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体内E2(雌二醇)、P(孕激素)、FSH(卵泡刺激素)、LH(黄体生成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自拟清瘤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不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缩小子宫和子宫肌瘤体积,提高疗效,而且可以明显降低患者体内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