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218篇
基础医学   40篇
临床医学   127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98篇
综合类   200篇
预防医学   12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2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31.
目的 考察1,2,3,4,6-O-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1,2,3,4,6-penta-O-galloyl-β-D-glucose,β-PGG)对MPP+诱导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中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 PC12细胞孵育于高糖DMEM培养基中,在药物处理前1周,将神经生长因子(NGF)加入培养基中,使培养基中NGF的终质量浓度为50 ng/mL。将细胞分为对照组、MPP+组以及50 μmol/L β-PGG预处理7、12、20、30 h组,观察预处理不同时间对MPP+中PC12细胞存活影响。采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死亡情况,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免疫印迹法检测Bcl-2、Bax、Fas、FasL、procaspase-3、procaspase-8、procaspase-9蛋白表达情况,并检测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活力。结果 对照组PC12细胞死亡率最低,MPP+组PC12细胞死亡率最高,从β-PGG预处理12 h起PC12细胞死亡率较MPP+组均明显降低(P< 0.01)。MPP+组PC12细胞活力最低,50 μmol/L β-PGG预处理12 h时PC12细胞活力进一步增高,预处理20 h时细胞活力最高。β-PGG预处理5 h后即可见Bcl-2、procaspase-3、procaspase-8、procaspase-9蛋白含量增加,至15 h时增加达到高峰;与之相反的是,β-PGG预处理5 h后即可见Bax、Fas、FasL蛋白含量减少,至30 h时达最少。50 μmol/L β-PGG预处理PC12细胞15 h后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活力分别为MPP+组的36.5%、40.2%、42.2%。结论 β-PGG对MPP+诱导PC12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是通过增强Bcl-2的表达、抑制Bax、Fas、FasL的表达以及降低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活力实现了抑制MPP+引起的PC12细胞凋亡,促进PC12细胞的存活。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卵巢癌耐药细胞株A2780CP增殖、凋亡及其对顺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取顺铂和依达拉奉的血药峰值浓度作为联合用药的基础,将实验分为顺铂处理A2780细胞组、顺铂处理A2780CP细胞组、依达拉奉处理A2780CP细胞组、顺铂及依达拉奉联合处理A2780CP细胞组,对照组。培养一定时间后用MTT法检测细胞相对活性,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凋亡状况。结果顺铂及依达拉奉联合处理的A2780cP细胞生长明显慢于单独2780CP细胞,顺铂及依达拉奉联合处理的A2780C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增加(P=0.016〈0.05);AnnexinV—FITC/P1分析显示,药物作用24小时后,顺铂及依达拉奉联合处理A2780CP细胞能提高细胞凋亡率(P=0.037〈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显著提高A2780C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对顺铂耐药性有一定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了解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患者出血的原因,旨在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促进疾病转归。方法对6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出血患者,根据病情给予纱布压迫止血、抗感染、抗休克、留置导尿行膀胱冲洗,开腹手术治疗、心理护理等。结果经对症处理后,出血停止。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住院2~10d。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后需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出血原因加强护理,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34.
调查湖北省部分地区围绝经妇女尿失禁(UI)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4月-2014年12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抽取湖北省武汉市3个中心城区社区服务中心和湖北省鹤峰、房县2个贫困山区40~65岁的围绝经期妇女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并对妇女的基本特征、UI症状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了1 577份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 519份,女性UI的发病率为38.5%,其中压力性、急迫性及混合性UI的发病率分别为31.9%,24.1%及17.4%。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文化程度、绝经、生产次数、分娩方式、会阴裂伤史、运动状况、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关节炎、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痛、萎缩性阴道炎、盆腔器官脱垂、便秘、粪失禁、性意愿减退及居住地区是UI的潜在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itic分析显示:老龄化、超重、月经不规律、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痛、盆腔器官脱垂、便秘及粪失禁是U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湖北省部分地区围绝经妇女UI的发生与年龄、体重指数增加、萎缩性阴道炎、便秘及盆腔器官脱垂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5.
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手术范围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在国内被称作广泛全子宫切除术。自最早报道的宫颈癌手术至今,许多不同程度的根治性手术在被描述和施行。手术范围是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主要问题。适应肿瘤扩散范围的根治手术范围是宫颈癌治疗的关键问题。宫颈癌可以向各个方向扩散,一方面为了适应扩散范围会导致手术范围过大,一方面考虑手术切缘和宫颈周围转移的可能风险会限制手术范围(如改良的根治术)。因此,根治性或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包括了不同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盐酸依匹斯汀片的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口服盐酸依匹斯汀试验或参比制剂各 40 mg;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血药浓度.结果人体药动学研究表明,口服盐酸依匹斯汀片的药-时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2.2±0.5)和(2.0±0.4)h;Cmax分别为(66±16)和(68±13)μg/L;t1/2分别为(10.1±1.3)和(10.4±2.4)h;AUC0-36分别为(592±88)和(601±94)μg·h·L-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13)%.结论盐酸依匹斯汀片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37.
凋亡抑制蛋白Livin sh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构建Livin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进一步研究该表达载体对目的基因Livin的沉默效果,为宫颈癌基因治疗探索新方法。方法以Livin为靶基因,以Pgenesil-1质粒为载体,构建重组体,根据Livin基因cDNA序列,设计shRNA寡核苷酸序列,退火后克隆到空载体Pgenesil-1中,转化DH5α菌株,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将构建好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结果经酶切鉴定出的重组体测序结果与目的序列相同,重组载体构建成功,并被成功转入宫颈癌HeLa细胞,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48 h转染效率最高。结论利用RNA干扰技术可成功构建小干扰RNA重组体,为进一步研究宫颈癌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RECK基因过表达对人早孕绒毛外滋养细胞系TEV-1的MMP-2活化比例及细胞侵袭力的影响。方法以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介导的方法将含RECK全长基因的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cDNA3-RECK转染入TEV-1细胞,以获得稳定转染目的基因的TEV-1细胞株。RT-PCR、流式细胞术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明胶酶谱法、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分别检测TEV-1细胞MMP-2活化比例及细胞侵袭力变化;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和细胞生长曲线法观察质粒DNA转染的细胞毒性情况。结果目的基因RECK在TEV-1细胞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有独立表达;明胶酶谱显示重组质粒pcDNA3-RECK转染组活化的MMP-2比例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空载质粒转染组(均P〈0.05),Transwell侵袭实验显示重组质粒pcDNA3-RECK转染组穿透Matrigel的细胞数目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空载质粒转染组(均P〈0.01);MTT法测重组质粒pcDNA3-RECK转染组细胞生长曲线与正常对照组、空载质粒转染组无明显差异。结论RECK过表达可显著减少绒毛外滋养细胞的MMP-2活化及其侵袭能力,可能参与了早孕绒毛外滋养细胞侵蚀机制。  相似文献   
39.
目的 研究维甲酸受体-β(RAR-β)基因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变化,分析其差异表达与甲基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四种子宫颈癌细胞株、38例子宫颈浸润癌、3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1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RAR-β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对RAR-β蛋白进行定量检测,分析蛋白水平上的RAR-β表达的变化,并与正常子宫颈组织的RAR-β表达情况进行对照.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对细胞系和组织的RAR-βDNA进行甲基化分析,同时分析RAR-β基因的表达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子宫颈癌细胞系、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子宫颈癌组织中RAR-β基因的表达缺失或下降,并与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RAR-β表达情况进行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的表达检测也得到相同的结果.MSP检测发现3种子宫颈癌细胞株、11例癌组织、1例CIN Ⅰ级、5例CIN Ⅱ~Ⅲ级RAR-β第1外显子甲基化表现,甲基化者RAR-β表达均下降.RAR-β基因甲基化状态在不同的病理分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在不同的I临床分期(P≈1.000)及有无淋巴转移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RAR-β基因的表达缺陷在子宫颈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而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是导致基因表达缺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tumor immune efficiency of mouse dendritic cells (mDCs) by using adenovirus-mediated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AdV-TNF-α) gene transfer.Methods MDCs infected with AdV-TNF-α and AdV-pLpA (no gene insert) at 100 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MOI) were analyzed by RNase protection assay for their cytokine secretion. 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s were also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ir capacity for alloantigen-presentation. C57BL/6 mice were challenged with R3LL tumor cells (Lewis lung carcinoma line) 10 days after vaccination with different engineered DCs and regular DCs as well.Results Compared to AdV-pLpA and mock-infected DCs, AdV-TNF-α-infected DCs displayed up-regulated expression of alpha tumor necrosis factor, interleukin-12 (IL-12), interleukin-18 (IL-18) and 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on factor (GM-CSF), and indicated stronger allogeneic T cell proliferative responses. Furthermore, vaccination of mice with dendritic cell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DCTNF-α) pulsed with Mut1 peptide induced more efficient tumor-specific cytotoxic T lymphocyte (CTL) cytotoxicity against R3LL tumor cells in vitro and with efficient antitumor immunity in vivo. Conclusion This type of engineered DCs could be applied in clinical settings of DC-based cancer vacci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