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谢晓娟  兰天  高晶 《广东医学》2023,(10):1254-1257
目的 分析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全院医院感染患者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药敏情况并对相关耐药基因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全院临床分离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株共267株,通过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与E-test法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应用基因扩增技术测定耐药基因,并测序分析株种耐药相关基因。结果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共267株,其中占比最大的菌种为表皮葡萄球菌共140株,占比52.43%;其次为人葡萄球菌共39例,占比14.6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共267株,其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204株,占比76.40%,未发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共267株,其中94.75%的菌株携带mecA耐药基因,74.15%携带ermA耐药基因,69.66%携带tetM耐药基因。分析患者年龄、性别、耐药基因对良好临床结局的影响,发现年龄、mecA基因耐药基因、qacA/B/C耐药基因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良好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患者可首选万古霉素、利奈唑胺...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通过对我院ICU 9例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RAB)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探讨CRAB感染暴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3月17日—4月12日我院ICU收治的9例CRAB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及流行病学史,应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ERIC-PCR)分析其同源性,监测ICU环境卫生学情况。结果?我院ICU A4、A6、B3及C2床患者临床样本检出的CRAB为同一疑似克隆株;B5、C1床患者样本检出的CRAB为同一疑似克隆株;B2、B2加床患者临床样本检出的CRAB为同一疑似克隆株。通过环境卫生学监测,分别从病房的空气滤网、床栏、呼吸机按钮和护士手等部位分离出50株CRAB,其中23份样本检出与患者有相同耐药谱的CRAB。ERIC-PCR结果显示,9例临床分离菌株与25例环境菌株为克隆株。手术、气管插管和前期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是CRAB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ICU患者、工作人员感控管理不到位以及空气、环境和ICU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清洁消毒措施不严格可能是此次CRAB感染传播的原因,为了减少此类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建议加强对ICU患者与工作人员管理、加强环境及物体表面的彻底消毒、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4.
刘金禄  王蕾  何晓峰  李采青  卢成  赵海春 《临床荟萃》2011,26(23):2068-2069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二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目前认为其发病与遗传、免疫及环境因素有关。在环境因素中,病毒感染可能是RA发病的一种触发因素。EB病毒与RA的发病关系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应用酶联免疫捕获法检测RA患者血清中EB病毒衣壳抗原IgA抗体(VCA—IgA),以期了解EB病毒感染与RA的关系,为RA的诊断及进一步的病因研究提供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5.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危重患者接受治疗的地方,患者常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免疫力及其低下,再加上各种侵入性操作插管、切开等,极其容易引起感染,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既可以为人体所携带,也可广泛存在于环境和物体表面,环境中此菌的存在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康复,为此我科对ICU两次进行本底调查,了解细菌的存在状况,为合理的进行环境消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ECO)的临床分布特点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2008年8月-2010年2月临床分离的287株ECO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标准化操作规程采用美国BD公司Phoenix100全自动分析系统进行鉴定,药敏分析,产酶检测。结果 103株产EBSLs菌临床科室分离自ICU 37株,占35.9%,呼吸科16株,占15.5%,老年病科12株,占11.7%,儿科15株,占14.6%,血液科13株,占12.6%,其他科室10株,占9.7%;标本尿液中分离出52株,占50.5%,痰液25株,占24.3%,分泌物10株,占9.7%,血液12株,占11.6%,其他4株,占3.9%;产与非产EBSLs ECO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率均为100.0%,产EBSLs ECO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呋喃妥因敏感率>50.0%,非产EBSLs ECO的敏感率>50.0%的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呋喃妥因、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氯霉素、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氨苄西林/舒巴坦。结论产EBSLs ECO临床分布以ICU、呼吸科、老年病科、儿科、血液科较多;感染部位以泌尿道、呼吸道、血液为主;产与非产EBSLs ECO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医师应重视药敏结果,严格用药指征,延缓病原菌耐药。  相似文献   
7.
王蕾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3):3202-3203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对呼吸道感染患儿EB病毒DNA(EBV—DNA)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检测12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EBV—DNA。结果EBV—DNA阳性68例(53.5%),其中-1岁12例,-3岁23例,-5岁18例,-7岁10例,-9岁3例(,~13岁2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0X10。/L21例,自细胞计数〈10.0X10。/L8例,单核细胞计数〉10%9例,异淋巴细胞〉10%10例,血小板减少症4例,肝功能异常5例,心肌酶异常8例。结论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EB-DNA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晓峰  李采青  刘金禄 《河北医药》2011,33(18):2850-2851
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患者多数有严重的基础疾病,自身免疫力低下,同时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和各种有创操作,使患者增加各种感染机会,感染的病原菌常是多药耐药菌和产生不同的耐药机制,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为了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我院ICU患者感染病原菌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合并细菌/真菌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 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2月1日—2023年1月11日间在我院确诊为危重型COVID-19的1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在2022年12月1—28日间收治的127例患者作为建模组,2022年12月29日—2023年1月11日收治的59例作为验证组。根据是否合并细菌/真菌感染,将研究对象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记录研究对象获得标本培养阳性结果前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并验证模型准确性。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基础疾病种数、意识障碍情况、是否使用呼吸机是危重型COVID-19患者发生细菌/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建立列线图模型,Hosmer-Lemeshouw检验结果显示建模组P=0.459,验证组P=0.982,拟合度较好。ROC曲线显示此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建模组和验证组列线图模型预测危重型COVID-19患者发生细菌/真菌感染的AUC分别为0.941(95%CI:0.899~0.983)、0.843(95%CI:0.728~0.959),决策曲线结果显示此列线图预测模型价值较高。结论?基于危重型COVID-19患者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合并细菌/真菌感染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能为医护人员早期识别管理危重型COVID-19发生细菌/真菌感染高风险患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