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肝病人群中隐匿性HBV感染(occult hepatitisB virus infection,OBI)患者HBVS基因主要亲水区(major hydrophilic region,MHR)的突变特点及突变病毒株的致瘤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6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血清库中收集的10359例样本及其患者临床资料,分析OBI检出率及其HBVS基因MHR突变特点。通过细胞增殖、平板克隆、细胞划痕、细胞小室迁移和细胞周期等实验方法,分析1株典型的新型突变病毒株的致瘤性。结果 筛查出血清HBsAg阴性及HBVDNA阳性的OBI患者14例,OBI检出率为0.191%(14/7323)。14例患者中检出9种MHR突变类型,其中新发现126-127“RPCMNCTI”插入和F161S2种突变。细胞肿瘤表型实验结果显示,与空载体对照组和野生组细胞相比,突变组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和迁移能力均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 本研究显示肝病人群中有较高的OBI检出率,且多数患者可检出文献报道的OBI相关突变。HBVS基因126-127“RPCMNCTI”插入新型突变具有促进肿瘤生长的细胞生物学特点,可能会增加慢性HBV感染患者向肝癌进展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2.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以导致肝硬化及肝癌,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近些年来,丙肝抗病毒药物发展迅猛,治疗方法简单、效果显著,一般患者病毒持久应答率将近100%,并彻底解决了病情进一步进展的后顾之忧。一些特殊患者如HCV导致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既往DAA治疗失败、合并严重肾功能不良等患者是目前治疗的难点;另一个更重要且急迫的问题是我国慢性HCV感染患者约980万,诊断率不足20%,治疗率更低,如何唤醒这些患者,是全社会的大问题。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实现患者早诊早治,对疑难复杂患者进行正规治疗等是未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探索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接受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s)治疗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SVR)后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发生的高危因素,为HCC的精准诊疗提供依据。方法以2015年10月起来我中心就诊的、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的CH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口服DAAs治疗12~24周,以获得SVR(定义为停药12周后HCV RNA低于最低检测下限)为进入队列的起始时间,之后每12周进行1次随访,通过腹部彩超及AFP对HCC进行监测,终点为明确HCC诊断(增强核磁共振或肝活检)。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HCC相关高危因素。结果最终纳入506例患者,46.2%(234例)为男性,平均年龄(49.1±11.8)岁、身体质量指数(23.7±3.3)kg/m2、HCV RNA定量为(6.1±1.2)log10 IU/ml,肝硬化患者占16.2%(82例),基因1b型占73.3%(371例),中位随访时间36.6个月,HCC的累积1、2、3年新发率分别为1.2%、3.5%、5.9%。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提示合并糖尿病、年龄≥55岁、血小板低于正常值下限以及合并肝硬化(LSM>17.5 kPa)为HCC新发的高危因素。结论DAAs治疗不能完全避免HCC的发生,获得SVR后仍须对具有高危因素的个体进行严密的HCC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探索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 CHC)患者接受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 DAAs)治疗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 SVR)后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发生的高危因素,为HCC的精准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5年10月起来我中心就诊的、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的CH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口服DAAs治疗12~24周,以获得SVR(定义为停药12周后HCV RNA低于最低检测下限)为进入队列的起始时间,之后每12周进行1次随访,通过腹部彩超及AFP对HCC进行监测,终点为明确HCC诊断(增强核磁共振或肝活检)。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HCC相关高危因素。结果 最终纳入506例患者,46.2%(234例)为男性,平均年龄(49.1±11.8)岁、身体质量指数(23.7±3.3)kg/m2、HCV RNA定量为(6.1±1.2)log10 IU/ml,肝硬化患者占16.2%(82例),基因1b型占73.3%(371例),中位随访时间36.6个月,HCC的累积1、2、3年新发率分别为1.2%、 3.5%、5.9%。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提示合并糖尿病、年龄≥55岁、血小板低于正常值下限以及合并肝硬化(LSM>17.5 kPa)为HCC新发的高危因素。结论 DAAs治疗不能完全避免HCC的发生,获得SVR后仍须对具有高危因素的个体进行严密的HCC监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