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51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冠心病高危人群血脂和胆固醇代谢标志物(胆固醇合成、吸收标志物)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159例冠心病高危人群在口服20 mg阿托伐他汀4周前后血脂及胆固醇合成标志物[角鲨烯/总胆固醇(TC)、链甾醇/TC、7-烯胆烷醇/TC]、吸收标志物(谷固醇/TC、豆固醇/TC、菜油固醇/TC)。根据阿托伐他汀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将入选者分为反应好者和反应差者两组。分析两组血脂和胆固醇代谢标志物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性。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后两组的血脂,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反应好者9.4%,反应差者7.4%)外,其它几项均降低,反应好者TC、LDLC下降幅度较反应差者更大(均P0.01)。反应好者中,TC降低幅度与角鲨烯/TC、谷固醇/TC降低幅度呈正相关(r=0.247,r=0.205,均P0.05),LDLC降低幅度与菜油固醇/TC降低幅度呈正相关(r=0.193,P0.05);反应差者中,TC降低幅度与豆固醇/TC降低幅度呈负相关(r=-0.388,P0.01),LDLC降低幅度与角鲨烯/TC、豆固醇/TC、谷固醇/TC降低幅度呈负相关(r=-0.280,P0.05;r=-0.517,P0.01;r=-0.320,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后,TC、LDLC的变化在反应好者中较反应差者中明显,胆固醇代谢标志物变化差异不大。反应好者中,TC、LDLC的下降幅度与胆固醇代谢标志物均呈正相关;而反应差者中则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2.
梁素娇 《光明中医》2013,28(8):1737-1739
目的探索一些中药和一些天然物质是否含有甲壳质(CT)以及它们存在相关性,同时为CT寻找新的资料。方法进行科学实验结合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了一些中药含有不同量CT,扩大了对中药新的有效成份的了解。结论一些中药含有一定量CT,CT与药物的药理学、药效学存在一定相关性,同时为CT发现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93.
现有研究认为宫颈癌前病变进展到宫颈癌需要数十年时间,因此宫颈癌是一种可防控的妇科恶性肿瘤,其预防的关键在于尽早筛查出宫颈病变。基于我国国情,大部分宫颈病变筛查仍选用单一的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或用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分流TCT结果异常的方式,造成了临床工作中宫颈病变的漏诊或过度诊断。选择最优的筛查方式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率是目前宫颈癌防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DNA甲基化调控的基因表观遗传学累积改变可能介导或预测恶性肿瘤的进展,其致癌的关键机制在于通过启动子沉默抑制基因表达导致整体低甲基化和基因特异性高甲基化,在宫颈病变中已被证实存在特定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升高。由于DNA甲基化具有高特异性,现阶段其正被开发作为宫颈病变筛查的标志物。现对相关基因甲基化预测宫颈病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4.
声带白斑组织病理学差异较大,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常见的交界性疾病。由于近年来气候环境恶化,且人们生活习惯不良,声带白斑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随着国内外研究的进展,针对声带白斑的治疗有了明显的进步,目前声带白斑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传统冷器械切除、CO2激光治疗、光血管溶解性激光治疗)及其他治疗等。最新研究表明,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提高术后发音质量、防止疾病进展将有效提高声带白斑的治疗效果。本文旨在分析比较各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于声带白斑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生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宫颈癌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2018年全球女性恶性肿瘤数据统计中,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处于第4位,有关宫颈癌的研究一直是妇产科学者关注的热点。近年随着微生物组学的展开,阴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变动与人乳头瘤病毒(HPV)的侵袭、持续感染及宫颈癌的相关性探讨逐步增多。乳酸杆菌在正常宫颈阴道菌群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可以维持阴道微生态的平衡、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以及增强阴道的局部抗感染和抗肿瘤能力,有望成为未来治疗宫颈癌的新策略。目前研究表明,阴道微生物群的异常变化与宫颈癌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联,有些阴道细菌通过不同的机制直接或间接发挥作用。就阴道微生物群的抗癌作用机制及其应用于宫颈癌的潜力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6.
《Cancer radiothérapie》2022,26(3):474-480
PurposeWe present the results of the PHRC Tridicol, a prospective French phase II study whose objective was to increase the dose delivered to the target volume during brachytherapy for 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s.Material and methodsEight centers included 48 patients, treated with concomitant radiochemotherapy, then uterovaginal brachytherapy.ResultsThe median follow-up was 63 months. The dose of brachytherapy delivered in biological equivalent dose (EQD2) to 90% of the High Risk CTV (D90 CTV HR) was 80 Gy in median dose. The 5-year local control rate (LC) was 84%, close to the hypothesis of 86.7%. The rate of severe complications (grade 3–4) was 23% at 5 years. The rectal dose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risk of severe complications.ConclusionHR CTV dose was below the target (85 Gy) due to low use of parametrial interstitial needles, as the centers did not always have an adequate applicator, or were at the tim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ir learning curve. The 5-year LC rate was improved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comparable STIC PDR group (78%) but lower than the retroEMBRACE cohort of GEC ESTRO (89%).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higher than in the comparable group of STIC PDR but close to that of retroEMBRACE. Training brachytherapy teams in interstitial implantation or referring patients to referral centers should help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index of cervical cancer.  相似文献   
97.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护士科研能力与组织创新氛围现状,并分析护士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护士科研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士科研能力评定量表和护士组织创新氛围量表对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513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科研能力与组织创新氛围总分分别为(68.76±14.11)分、(60.14±11.66)分...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时采用"手风琴"技术对延长骨段骨质矿化的影响.方法:自2017 年5 月至2019 年10 月,采用Ilizarov 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患者22 例,在骨搬移结束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20~60(42.6±13.3)岁;骨缺损...  相似文献   
99.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肾脏总体积(TKV)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病情进展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运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检索ADPKD患者TKV 和病情进展及预后判断相关的文献,检索期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分析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在小儿肝脏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山西省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8例原发性肝脏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治疗结果及患者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8例患儿均通过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成功行相应的肝段或肝叶切除,均未发生围术期死亡,手术时间为(204.52±46.84)min,术中出血量为(245.73±56.86)ml,术中输血量为(200.84±50.57)ml。与术前相比,患儿术后1周血小板(PLT)和总胆汁酸(TB)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甲胎蛋白(AFP)、白蛋白(ALB)、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在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例肝母细胞瘤患儿术后血清AFP较术前显著升高[234.00(44.00,550.00) vs 140.00(23.00,495.00);Z=4.846,P=0.018]。截至2023年6月,10例良性肝肿瘤患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