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6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63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88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根据手术方案,准备和提供合适无菌的手术器械是手术室护理工作主要职责之一。对于大多数的物品和器械而言,高温高压是消毒灭菌的主要方法。但为了提高手术室的利用率、提高手术器械的使用率、减少设备资金的投入量、减少手术医师的接台等候时间等,对高科技、尖端、精密手术器械的消毒已渐转为低温、低湿、高效、无毒的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方式。现将本院手术室4年来的实际应用情况做一回顾和统计分析,并对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消毒灭菌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分析。现将实际使用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的理解、体会和经验做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服用米非司酮后的非孕妇女宫颈扩张度的改变及MMP-9、MMP-2、TIMP-1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米非司酮是否具有促非孕妇女宫颈成熟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①把90例要求行诊断性刮宫的非孕妇女随机分为A1、B1、C1三组各30例,分别为对照组、服用米非司酮组及服用米索组;所有患者均用扩宫棒先进行非用力宫颈最大扩张度的测定,48 h后行诊断性刮宫术,并于手术前再次测定宫颈非用力最大扩张度,观察三组不用力宫颈最大扩张度的变化。②A1、B1、C1组诊刮术前取部分宫颈组织作为标本(共56例),分别作为B2、C2、D2组,同时取17例非诊刮行全子宫切除患者A2组的部分宫颈组织作阴性对照,显微镜下观察四组宫颈的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Elivison二步法检测宫颈组织的MMP-9、MMP-2及TIMP-I的表达。结果:①C2组用药前后宫颈扩张的差异与A2,B2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与D2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②C2组和D2组镜下显示组织水肿疏松,间隙增宽,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中及周围可见较多的中性粒细胞及浆细胞浸润,A2组未观察到此改变,B2组可见轻度组织水肿改变,炎性细胞浸润不明显;C2组宫颈组织中的MMP-9的表达明显高于A2组及B2组,而与D2组无明显差异;MMP-2、TIMP-1在四组中的表达差异均不明显。结论:米非司酮有促进非孕妇女宫颈成熟的作用,MMP-9参与了此过程,而此药对MMP-2及TIMP-1的表达没有影响,米非司酮能促宫颈成熟可能与它的抗孕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73.
目的:了解一年内昆山市中医医院妇科就诊的患者宫颈各级病变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情况及昆山地区妇女未来接种HPV疫苗的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昆山市中医医院妇科门诊接受宫颈癌三阶梯筛查中具有宫颈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且HR-HPV阳性的1 081例患者。结果:宫颈炎症的患者共927例,以HPV52亚型最普遍;低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共66例,HPV51、HPV52两种亚型常见。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共88例,以HPV16亚型最常见。据宫颈组织病理学,单一HPV感染与多重HPV感染在宫颈各级病变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PV52亚型是昆山地区生育期女性宫颈HPV感染最常见的类型。宫颈病变级别与HPV感染类型数目无关,即多重HPV同时感染不加重宫颈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74.
郑峰  姜燕  江蕾  洪海娟  臧秀娟 《安徽医药》2017,38(4):411-414
目的 探讨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对长期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 以2013年3月至2016年1月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诊治的7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血液透析(HD)33例(HD组),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P+HD)治疗40例(HP+HD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40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肱动脉FMD、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NMD)及微炎症相关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D组、HP+HD组透析前肱动脉FMD均低,血清hs-CRP、TNF-α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透析前比较,HD组透析后肱动脉FMD下降[(7.10±1.52)% vs (4.75±1.65)%](P<0.05),而HP+HD组则上升[(7.08±1.60)% vs (8.40±1.53)%];HP+HD组透析后肱动脉FMD大于HD组,血清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肱动脉N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多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单纯血液透析加重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害,而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能有效改善机体微炎症状态及减轻血管内皮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7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数量接近1亿,成为继高血压、糖尿病之后另一疾病负担重大的慢性疾病,但与高血压、糖尿病管理规模和管理水平相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规范化诊治水平较低,且尚未得到患者、医生及政府足够重视。全科医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控、管理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筛查、稳定期患者管理及肺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医院-社区-家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控模式、开展专科-全科医生之间的分级诊疗及基层医疗机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规范防控迫在眉睫。本文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例,就全科医生在慢性病早期诊断和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6.
 目的 建立并完善上海市松江区复旦儿科医联体双向转诊体系,提高儿科转诊效率和质量。方法 以复旦儿科医联体为平台,采用横断面调查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松江区中心医院儿科转诊至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患儿基本特征、转诊类型以及转诊至儿科各亚专科的病种情况。分析比较2020年与2019年转诊病例的病种分布特点、实际就诊数量、失访数量及有效转诊率。结果 2019—2020年松江区中心医院儿科通过复旦儿科医联体平台共转诊306例患儿,年龄最小为出生后1小时,最大为14岁2个月,以1~6岁幼儿和大于6岁学龄期儿童为主,分别占36.9%和41.8%。依据患儿病情特点建立新生儿、危重症患儿、专科疾病三分类转诊流程,其中专科疾病转诊234例(76.5%)、危重症转诊44例(14.4%)、新生儿转诊28例(9.2%)。2020年与2019年转诊病例在性别、年龄分布、转诊类型方面无显著差异(P > 0.05)。2019年转诊病例实际就诊101例,有效转诊率65.6%。改进转诊登记-随访-反馈一体化管理体系后,2020年转诊病例实际就诊122例,有效转诊率80.3%,较2019年有显著提升(P=0.004)。儿科转诊需求最多的亚专科前3位是:急诊内科、神经内科、感染科及儿外科(并列第三)。结论 依据病情分类转诊可以为患儿提供最及时、最高效的优质医疗服务。通过“转诊登记-随访-反馈”一体化双向转诊体系显著提高了松江区中心医院儿科转诊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77.
鹦鹉热衣原体为不典型致病菌的一种,为胞内寄生的革兰阴性菌,鸟类为最主要宿主,为人畜共患病。本文报道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收治的2例鹦鹉热衣原体感染肺炎,其中1例合并呼吸衰竭、肝功能不全,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行二代基因测序后明确病原菌感染,后经抗感染后肺部炎症吸收好转。通过病例分享,为临床医师在诊治肺炎的临床过程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高悦  王申雅  杨林  吴婷婷 《中国药事》2021,35(4):479-486
目的:结合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前置审方系统运行实践,探讨前置审方系统在医院处方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为完善医院自定义处方审核规则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进一步规范医师处方行为,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HIS系统及前置审方系统分别调取2019年3月-8 月(前置审方前)、2020年3月-8月(前置审方后)所有门诊处方,比较系统运行前后处方合格率、不合理类型及处方占比、药师干预成功率,评价前置审方系统在规范医师处方行为、提高处方质量中的作用,并对系统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前置审方系统运行后,处方合格率由83.28% 上升至95.33%,药师干预成功率为60%左右,不合理处方占比以适应症不适宜比例最高(约63.01%), 用法用量占比10.87%、相互作用占比5.11%、禁忌症占比0.44%。结论:前置审方系统可明显提高处方合格率、提升药师干预成功率,减少审方时间,对规范医师处方行为、提高处方质量有积极作用。但在系统运行期间也显现了人工智能的一些缺陷,有待于后续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79.
急性脑出血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血液中C反应蛋白(CRP)含量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散射比浊法测定89例脑出血患者发病24h内血浆中CRP的含量,与3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并分析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结果对照组CRP浓度均<8mg/L[(4.21±1.78)mg/L];脑出血组中51例CRP增高[(30.33±2.53)mg/L],异常率为57.30%;依病情轻、中、重程度不等,CRP的异常率及含量依次增高(均P<0.01);脑出血预后好转组CRP的异常率41.18%,明显低于无好转组的78.95%(χ2=12.70,P<0.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液中CRP浓度的增高显示病情重、预后差。早期测定CRP有助于判断脑出血的预后。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