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78篇
  免费   1382篇
  国内免费   3816篇
耳鼻咽喉   148篇
儿科学   78篇
妇产科学   120篇
基础医学   1039篇
口腔科学   830篇
临床医学   1625篇
内科学   1717篇
皮肤病学   262篇
神经病学   819篇
特种医学   3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256篇
综合类   5507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1108篇
眼科学   333篇
药学   2092篇
  7篇
中国医学   2576篇
肿瘤学   799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509篇
  2021年   628篇
  2020年   571篇
  2019年   391篇
  2018年   260篇
  2017年   334篇
  2016年   406篇
  2015年   434篇
  2014年   1436篇
  2013年   1464篇
  2012年   2082篇
  2011年   2194篇
  2010年   1569篇
  2009年   1236篇
  2008年   972篇
  2007年   1341篇
  2006年   1082篇
  2005年   647篇
  2004年   484篇
  2003年   434篇
  2002年   403篇
  2001年   313篇
  2000年   335篇
  1999年   278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73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银杏叶提取物活血通络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的活血通络功效。方法:小鼠耳廓微循环实验、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体内血栓形成实验、大鼠血液流变学实验及离体兔耳灌流实验。结果:银杏叶提取物经口给药.能显著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抑制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体内血栓形成,降低大鼠血液粘度,并能显著扩张离体兔耳血管。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有显著的活血化瘀功效。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大鼠肝移植后自发免疫耐受的形成与移植肝内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r细胞)的关系。方法按供、受者不同将实验分为3组。急性排斥组:DA大鼠为供者,LEW大鼠为受者;自发耐受组:LEW大鼠为供者,DA大鼠为受者;同基因组:供、受者均为DA大鼠。各组均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分别在肝移植术后4、7、14、30和90 d时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移植肝内淋巴细胞,免疫磁珠分离(MACS)法分选出CD4~ CD25~ Tr细胞;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纯度,同时分析CD4~ CD25~ Tr细胞比例的变化;体外细胞增殖试验研究CD4~ CD25~ Tr细胞对CD4~ CD25~-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结果肝移植早期,急性排斥组和自发耐受组移植肝内CD4~ CD25~ Tr细胞比例均明显增加,其中急性排斥组增加更为明显;移植后4 d左右,两组CD4~ CD25~ Tr细胞比例开始下降,急性排斥组的下降幅度较大;移植后30 d,自发耐受组受者的移植肝内CD4~ CD25~ Tr细胞比例达到第2次高峰,约在移植后90 d时下降至正常生理水平。移植后7 d左右,急性排斥组受者均因发生排斥反应而死亡,而自发耐受组受者均存活。此外,CD4~ CD25~ Tr细胞能有效抑制CD4~ CD25~-T细胞的增殖。结论CD4~ CD25~ Tr细胞是一种具有特异免疫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其主动的免疫抑制功能可能是诱导大鼠肝移植自发免疫耐受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交叉韧带重建术中可吸收挤压螺钉的使用方法和疗效。方法总结53例交叉韧带重建病例使用可吸收挤压螺钉的情况,在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康复、膝关节功能状况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三例出现韧带切割现象。两例股骨侧螺钉拧入后导引针无法拔出。一例挤压螺钉断裂。术后Lysholm评分平均92.4±4.1。结论交叉韧带重建术中使用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的方法固定牢固,术后恢复快,利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04.
采用双肾完全缺血45分钟大鼠模型,观察粉防已碱在急性缺血性肾损伤中的保护性作用及其与磷脂酶A2的关系。结果表明:肾损伤治疗组血清磷脂酶A2(PLA2)、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均明显低于缺血肾损伤组,肾小球滤过率(GFR)及肾血浆流量(RPF)则明显高于缺血肾损伤组;且PLA2与BUN、Cr呈正相关,而与GFR、RPF呈负相关。提示:粉防已碱可通过抑制PLA2活性的机制对急性缺血性肾损伤产生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5.
家兔肝的神经支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共用家兔17只,将20%的HRP溶液100μl,经肝门多点注入,其中10只家兔出现标记细胞.两侧T_(2-12)背根节内共270个,左侧占51.11±3.04%,右侧为48.89±3.04%,左、右侧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T_(5-8)背根节内的标记细胞较多,占总数的59.26±2.99%,中、小型细胞共占94.53±1.60%.两侧结状神经节内的标记细胞共143个.左侧占53.15±4.17%,右侧占46.85±4.17%.两侧差异无显著性.中、小型细胞共占93.01±2.13%.两侧腹腔神经节内的标记细胞较多,计数其中2例,共582个,左侧占59.79±2.03%,右侧为40.21±2.03%.在迷走神经背核内仅发现2个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建立测定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的方法,以探讨该抗体对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的预测、早期诊断及其发病机制研究的意义。方法用专用酶反应试管建立放射性同位素底物测定GAD活性的分析方法。结果底物浓度为4mmol/ml(37kBq)时,酶活性测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剂量效应呈直线关系(r=0989)。结合免疫沉淀与酶活性分析,建立了免疫沉淀酶活性分析测定GAD抗体的方法,2份IDDM患者GAD抗体阳性血清与酶活性免疫沉淀指数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用免疫沉淀酶法测定15例正常人及20例病程1年以内的IDDM患者血清,两组酶活性免疫沉淀指数分别为0193±0087和0381±0121,差异有显著性(P<001)。按照超过正常人组免疫沉淀指数x+2s为阳性区分,20例IDDM患者血清中GAD抗体阳性9例,占45%。结论该方法简单,能直接反映酶活性的改变,无需高纯度的GAD,特别适用于刚开始从事GAD抗体研究的实验室及阳性血清筛查。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根据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内脏自主神经功能与便秘症状特征、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评估102例FC患者和42例健康对照者的一般资料、精神心理状态和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检测结果,再根据HRV检测结果将FC患者分为自主神经张力偏向正常组、严重偏向交感神经张力组和严重偏向副交感神经张力组;比较各组间Zung’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便秘评分系统(constipation scoring system,CSS)和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symptoms, PAC-SYM)、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问卷(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quality of life,PAC-QOL)分值差异,同时比较不同 HRV分组间肛直肠测压参数、肠电图参数差异,分析便秘患者生活质量与自主神经功能、精神心理状态、便秘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FC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显著升高,HRV检测结果显示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率高。不同HRV分组的 FC患者间肛直肠测压参数、肠电图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交感-副交感神经张力偏向正常组相比,严重偏向交感神经张力组患者明显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PAC-SYM较高、生活质量降低(主要是躯体不适和担心焦虑两个维度)。严重偏向副交感神经张力组患者CSS评分最高,可能与抑郁情绪为主导有关。多重线性回归显示,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自主神经功能显著影响便秘患者生活质量。结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便秘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与便秘严重程度相比,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焦虑抑郁情绪对便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更明显的负面影响。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心理干预或中枢神经药物等治疗可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8.
在人体中,存在着一种围绕着除脑血管外的所有心血管的脂肪组织,称为血管周围脂肪(perivascular adipose tissue,PVAT)。近年来,由于其位置及功能的特殊性,PVAT被视为一种不同于传统内脏脂肪的新型脂肪组织,可通过旁分泌、内分泌具有促进血管舒缩功能的脂肪因子,介导免疫炎症反应及脂肪细胞表型转换等途径,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双面性的影响,包括在生理状态下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及病理状态下促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发生的不良作用。而通过对PVAT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与干预,有助于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能力、增加具有可行性的治疗手段。本文将叙述PVAT与经典脂肪类型的区别,其生理、病理情况下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双酚F(bisphenol F,BPF)对肝脏中色氨酸(tryptophan,TRP)及酪氨酸(tyrosine,TYR)代谢的影响,阐明其代谢稳态扰乱后神经递质的代谢特点。方法:SPF级C57BL/6J小鼠经灌胃给予不同浓度的BPF[40、400、4 000 μg/(kg·d)],连续灌胃30 d,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HPLC-MS/ MS)法观察BPF暴露后小鼠肝脏TRP、TYR来源神经递质代谢特点及水平的改变。结果:BPF暴露后引起小鼠肝脏TRP、TYR 水平下降,其中 TRP 代谢途径的神经递质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明显下降,相反,犬尿氨酸(kynurenine, KYN)水平显著上升;TYR代谢途径中,TYR及其代谢产物多巴胺(dopamine,DA)水平显著下降;其他兴奋性神经递质如谷氨酸(glutamate,GLU)、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ASP)、甘氨酸(glycine,GLY)水平亦明显降低。结论:BPF暴露可抑制TRP、TYR及多个兴奋性神经递质的代谢,促进TRP通路中5-HT向KYN代谢转化,对肝脏神经递质代谢的探讨可为BPF持续暴露导致的肝脏及神经精神性病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0.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个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变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该病的早期诊断、发病机制的研究等仍存在不少挑战。近年来,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磁共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PET/MR)逐渐发展,它能够将不同生理和代谢信息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精确配准,真正实现多模态成像,从而为PD从分子水平到临床的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