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5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128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91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19篇
内科学   13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637篇
预防医学   139篇
眼科学   46篇
药学   165篇
  2篇
中国医学   203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52.
目的 探讨抑制Notch信号通路促进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后神经再生的机制。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方法构建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体外培养NSCs,移植入纹状体缺血区。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移植组(移植神经干细胞)、氮-[氮-(3,5-二氟苯乙酰)-L-丙氨酰]-S-苯基甘氨酸丁酯](DAPT)+移植组。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元损伤程度,利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Notch1、Hes1及Hes5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神经元损伤严重,出现核固缩和核溶解,Notch1、Hes1及Hes5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增多,Notch1、Hes1及Hes5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移植组和DAPT+移植组神经元损伤均不同程度缓解,Notch1、Hes1及Hes5阳性细胞均有部分表达,各项蛋白表达均有所降低(P<0.05);DAPT+移植组神经元损伤明显恢复,较移植组各项蛋白阳性细胞和蛋白表达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 抑制Notch信号通路可促进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后的神经再生,其机制主要与下调Notch1、Hes1及Hes5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鬼臼苦素(PPP)对人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5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PPP处理HCT-15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HCT-15细胞的增殖活性;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CT-15细胞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HCT-15细胞周期的改变;Western blotting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CK-8法结果显示,PPP能显著抑制HCT-15细胞的增殖活性,并呈剂量-时间依懒性;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失去原有形态回缩为圆形,折光性降低,活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升高,G0/G1期和S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PCNA、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PPP可显著抑制人结直肠癌HCT-15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PCNA、cyclinD1的表达水平,进而将细胞阻滞于G2/M期发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中国老年宫颈癌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万方全文数据库(wanfangdata)、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和Pub Med,根据入选标准筛选文献。从文献提取数据,采用Rev Man 5.2.9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0篇,均为临床对照研究(CCT),无随机对照研究(RCT)。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患者年龄、体重、肿瘤分期等基本特征无明显差异。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长(MD=32.60,95%CI:5.65~59.55,P=0.020),术中失血量少(MD=-94.01,95%CI:-130.65~-57.37,P=0.000),清除淋巴结数量少(MD=1.69,95%CI:0.67~2.72,P=0.001),术后排气时间早(MD=-17.09,95%CI:-21.19~-12.98,P=0.000),住院时间短(MD=-4.30,95%CI:-5.57~-3.02,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留置尿管时间(MD=-0.67,95%CI:-1.92~0.58,P=0.290)、手术并发症发生率(OR^=0.62,95%CI:0.27~1.42,P=0.2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是治疗中国老年宫颈癌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对汗疱疹治疗的影响.方法:对2004年9月~2006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汗疱疹患者,根据创面所接受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治疗,实验组(n=47)采用MEBO联合微波治疗,对照组(n=43)采用单纯微波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寻找良好的临床治疗方法.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MEBO可减少汗疱疹的不适症状,可促进汗疱疹早期愈合,疗效优于单纯微波疗法.  相似文献   
56.
中药天年饮对衰老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药天年饮对衰老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衰老模型组、天年饮用药组及阴性对照组,每组均为10只。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的大鼠模型。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2及IL-6的含量,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同时观察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结果天年饮可显著提高衰老大鼠血清IL-2含量、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以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用药组大鼠与衰老模型组大鼠比较,P<0.01,P<0.05);天年饮可明显降低衰老大鼠血清IL-6的含量(用药组大鼠与衰老模型组大鼠比较P<0.01)。结论中药天年饮可增强衰老大鼠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枳术丸煎剂与枳术汤对大鼠P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枳术丸与枳术汤对正常大鼠血浆P物质(SP)及肠组织SP的影响。方法正常大鼠分5组,灌胃给药7 d后采集标本,放免检测血浆及肠组织SP含量。结果枳术丸与枳术汤均能升高大鼠血浆SP及肠组织SP含量,呈一定的量-效关系,但枳术丸与枳术汤二者无显著差异。结论升高血及胃肠组织SP含量是枳术丸与枳术汤促进胃肠运动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8.
黄芩茎叶活性部位抗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研究黄芩茎叶活性部位(SLSBGAF)的抗菌作用。方法体外试验观察黄芩茎叶活性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绿脓假单胞菌、变形杆菌、伤寒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福氏志贺菌、卡它布郎汉姆菌等13种38株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体内试验观察黄芩茎叶活性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结果黄芩茎叶活性部位对所试13种38株细菌中的36株表现了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对31个菌株表现了不同程度的杀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较强,抑菌浓度范围0.24~1.88g.L-1,MIC50为0.94g·L-1,MBC可达0.94g·L-1;54.3、108.5、217mg·kg-1黄芩茎叶活性部位体内给药,24、48h2个时间点的小鼠死亡率均低于感染对照组,其中217mg·kg-1组与感染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108.5mg·kg-1组24h与感染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芩茎叶活性部位有明显的抗菌作用,提示可用于有关细菌感染疾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00例脑梗死患者以病程分层随机,恢复期2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6例,对照组118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均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4星期。随访6个月。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可比性好,(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剌是安全的,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能够改善症状,减少致残,防止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0.
目的确定经冷冻干燥处理带部分鞘管同种异体肌腱移植的可行性。方法成年双A鸡随机分为3组.A组为带全鞘肌腱移植组;B组为带部分鞘(保留A2-A4滑车)肌腱移植组;C组为不带鞘(裸腱)肌腱移植组。从术后2周到术后8周,经大体、生物力学测试等方法观测移植肌腱的愈合能力,粘连情况,滑动功能及应力学指标。结果带部分鞘移植肌腱愈合较快,肌腱强度高,粘连较轻;带全鞘的移植肌腱肌腱愈合强度较小;不带鞘的异体移植肌腱和周围组织粘连较重。结论带部分鞘移植肌腱可作为手部Ⅱ区屈指肌腱及鞘管缺损良好的生物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