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00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19篇
预防医学   6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1篇
  1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 检测免疫抑制剂治疗中系统性硬化症 (systemic sclerosis, SSc) 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 (natural killer,NK) 细胞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SSc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使用免疫抑制剂的32例SSc患者(SSc组)和 30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外周血T、CD4+T、CD8+T、B、NK细胞数量及比例,比较SSc组与HC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SSc其他实验室及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HC组相比,SSc组中T、CD4+T、CD8+T、B、NK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 (P<0.05), 同时,NK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也明显降低(P=0.004); 此外,使用免疫抑制剂的SSc患者中65%以上外周血存在各淋巴细胞亚群细胞数量减少。CD4+T淋巴细胞数量降低组与正常组相比,其出现雷诺现象的比例明显升高(P=0.024), 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也明显升高(P<0.001,P=0.018); CD8+T淋巴细胞数量降低组与正常组相比,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升高(P=0.022);B淋巴细胞数量降低组与正常组相比,发生指尖溃疡的风险明显增高(P=0.019); NK细胞数量降低组与正常组相比,发生指尖溃疡的风险明显增高(P=0.033),而体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M水平明显降低(P=0.049)。相关性分析可见,红细胞沉降率与总T淋巴细胞(r=-0.455,P=0.009)、CD4+T淋巴细胞(r=-0.416,P=0.018)、CD8+T淋巴细胞(r=-0.430,P=0.014)、B细胞(r=-0.366,P=0.039)数量呈负相关。结论: +T、CD8+T、B及NK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某些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可能与雷诺现象、指尖溃疡的发生有关,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呈明显负相关,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SSc中应定期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102.
目的:采用Trizol一步法提取人肝癌细胞总RNA电转染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观察其对混合T淋巴细胞的体外激活效应。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用细胞因子体外培养诱导其成为DC。Trizol一步法提取人肝癌细胞总RNA。通过电转染法将人肝癌细胞总RNA导入DC内;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实验,获取DC激活的特异性效应T细胞。用MTT法测定效应T细胞的增殖率。结果:电转染方法可将人肝癌细胞总RNA导入DC;电转染前后DC分子表达无显著差异。转染了人肝癌细胞总RNA的DC可特异的激活T细胞且增殖率明显增强(P〈0.05)。结论:电转染为人肝癌细胞总RNA导入DC提供技术上的可行性;转染了人肝癌细胞总RNA的DC可特异激活T细胞。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观察保胎灵胶囊联合醋酸阿托西班注射液治疗晚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邯郸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3月—2021年12月100例晚期先兆流产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醋酸阿托西班注射液,首次静脉注射6.75 mg(时间>1 min,0.9 mL/6.75 mg),继以5 mL/37.5 mg(共20 mL)溶于180 mL葡萄糖中静滴(24 mL/h,持续3 h),3 h后以8 mL/h静滴,直至达到宫缩抑制效果。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保胎灵胶囊,3粒/次,3次/d,持续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血清性激素水平和母婴结局。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腰酸改善时间、腹痛改善时间和阴道出血停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雌二醇(E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性激素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足月分娩例数高于对照组,自然流产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壳聚糖修饰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的生物黏附性,阐明其促吸收机制,并考察纳米粒的细胞毒性以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以胰岛素为模型药物,采用FITC标记胰岛素,复乳法制备普通PLGA纳米粒,壳聚糖包裹制备生物黏附性PLGA纳米粒。粒度及表面电位分析仪测量纳米粒的粒径及Zeta 电位,超速离心法测定载药纳米粒的包封率,通过测定胃肠道中胰岛素的总量评价纳米粒的生物黏附性,并采用MTT法评价PLGA纳米粒的细胞毒作用。结果 纳米粒粒径均一,PLGA普通纳米粒及生物黏附性纳米粒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24.7±11)和(136.6±13)nm,粒径差别不大,但壳聚糖包衣显著地增强了纳米粒的正电性,使得Zeta电位由负值(-1.67±0.05) mV逆转为正值(42.6±0.3)mV,并且提高了药物的包封率,由(46.67±1.82)%增至(52.73±2.96)%。生物黏附性纳米粒口服后胃肠道中胰岛素的总量显著高于普通纳米粒,3 h达到1.31倍。MTT法显示生物黏附性PLGA纳米粒及普通PLGA纳米粒在所考察的剂量范围内(≤25 mg·mL-1),均对细胞无特殊毒性。结论 壳聚糖修饰的PLGA生物黏附性纳米粒是蛋白多肽类药物口服给药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研究术后个体化饮食指导对下肢手术患者康复质量及QOL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本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行术后个体化饮食指导。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指导前后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心理状态、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QOL评分情况。结果 术后个体化饮食指导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及Harris评分分别为(84.7±8.0)分、(81.5±10.3)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4±8.2)分、(72.6±8.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饮食指导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为(29.8±3.1) 分、(22.1±1.8)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2±4.5) 分、(31.5±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52%(4/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95%(1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QOL评分分别为(50.3±5.4)分、(30.7±5.0)分,均显著高于个体化饮食指导前,而观察组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术后个体化饮食指导可有效提高下肢手术患者的康复质量,缓解心理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究微等离子束与点阵铒激光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64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点阵铒激光治疗,实验组采用微等离子束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痤疮瘢痕权重评分(ECCA)、治疗效果、并发症及持续...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对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和慢性肾脏病组。采用ECT法测定的rGFR作为评价GFR的金标准,正常组测定Cystatin C参考值范围,比较慢性肾脏病组Cystatin C、SCr、Ccr与rGFR的相关性,测定CKD各期的Cystatin C、SCr、Ccr和rGFR数值与正常组比较。结果 Cystatin C与rGFR显著相关。在CKD1,2,3期中血清Cystatin C升高均优于Scr。结论 Cys-tatin C是一项良好的评价肾功能指标,尤其是肾功能损害早期更为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影响健康人群上臂-踝间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常规体检的正常人群,测量各项指标,根据baPWV的结果进行分组,baPWV<1400cm/s为正常对照组,baPWV≥1400cm/s为无症状动脉硬化组,并对各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症状动脉硬化组年龄(Age)、血糖(Glu)、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低密度脂蛋白(LDH)、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体重指数(BMI)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将Age、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LDL、SBP、DBP、PP、IMT及BMI作为自变量,baPWV作为应变量,进行单变量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Age、Glu、SBP、DBP、PP、LDL、IMT和BMI是baPWV的影响因子。而多变量Logistic回归显示,Age、GLU、SBP及PP是baPWV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随着Age、GLU、SBP、DBP、PP、LDL、IMT及BMI的增高,baPWV数值逐渐增大,Age、GLU、SBP及PP是baPWV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9.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于中医的"口疮"范畴。目前临床西医对该病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中医认为该病可辨为心脾两经积热,脾虚清阳不升,阴虚火旺等证。中药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方面有独特优势,有人偏重于清热解毒、滋阴降火,有人偏重于强调活血化瘀、益气养阴、补肾健脾等,只要辨证精准都可以取得肯定疗效。针灸、针药结合、穴位贴附、埋线疗法等中医特色治疗也是可行的选择。本文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病机、中医药的内服外治法等方面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10.
Reg Iα在食管癌组织及患者血液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再生基因Iα(Reg Iα)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患者血液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ELISA的方法检测Reg Iα的表达情况.结果 Reg Iα mRNA在食管癌和食管正常黏膜组织中均表达,但癌组织中表达强度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0.001).在正常食管组织中Reg Iα蛋白未见阳性表达;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52.5%,其表达强度与食管癌的大小、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P>0.05;)但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05.)Reg Iα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1);且其表达水平在食管癌切除后明显下降,P=0.03.结论 食管癌组织中Reg Iα表达增高与食管癌的病理特征相关,患者血清中Reg Iα表达水平与食管癌是否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