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67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146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89篇
  1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生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34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合并ALI分为ALI组(氧合指数≤ 200 mmHg,115例)和NALI组(氧合指数>200 mmHg,232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Th17细胞、凝血及纤溶系统指标的差异,分析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生ALI的危险因素。结果 ALI组患者的年龄、胸腔积液比例、肠系膜上动脉受累比例、肾动脉双侧受累比例、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NALI组(P <0.05)。ALI组患者的Th17细胞、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均高于NALI组(P <0.05),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均低于NALI组(P <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LI组患者的TF(r =-0.808)、D-二聚体(r =-0.695)、PAI-1(r =-0.729)、Th17细胞(r =-0.805)与氧合指数均呈负相关(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R=1.849(95% CI:1.132,9.147)]、肠系膜上动脉受累[R=3.429(95% CI:1.264,11.138)]、胸腔积液[R=2.679(95% CI:1.627,10.149)]、Th17细胞比例升高[R=2.647(95% CI:1.167,8.267)]、TF升高[R=1.723(95% CI:1.117,8.445)]、D-二聚体升高[R=1.746(95% CI:1.366,10.546)]均是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并发ALI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ALI患者的Th17细胞、凝血及纤溶系统指标异常升高;Th17细胞比例增加、TF和D-二聚体升高、高龄、肠系膜上动脉受累及胸腔积液是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并发AL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检测免疫抑制剂治疗中系统性硬化症 (systemic sclerosis, SSc) 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 (natural killer,NK) 细胞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SSc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使用免疫抑制剂的32例SSc患者(SSc组)和 30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外周血T、CD4+T、CD8+T、B、NK细胞数量及比例,比较SSc组与HC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SSc其他实验室及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HC组相比,SSc组中T、CD4+T、CD8+T、B、NK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 (P<0.05), 同时,NK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也明显降低(P=0.004); 此外,使用免疫抑制剂的SSc患者中65%以上外周血存在各淋巴细胞亚群细胞数量减少。CD4+T淋巴细胞数量降低组与正常组相比,其出现雷诺现象的比例明显升高(P=0.024), 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也明显升高(P<0.001,P=0.018); CD8+T淋巴细胞数量降低组与正常组相比,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升高(P=0.022);B淋巴细胞数量降低组与正常组相比,发生指尖溃疡的风险明显增高(P=0.019); NK细胞数量降低组与正常组相比,发生指尖溃疡的风险明显增高(P=0.033),而体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M水平明显降低(P=0.049)。相关性分析可见,红细胞沉降率与总T淋巴细胞(r=-0.455,P=0.009)、CD4+T淋巴细胞(r=-0.416,P=0.018)、CD8+T淋巴细胞(r=-0.430,P=0.014)、B细胞(r=-0.366,P=0.039)数量呈负相关。结论: +T、CD8+T、B及NK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某些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可能与雷诺现象、指尖溃疡的发生有关,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呈明显负相关,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SSc中应定期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究微等离子束与点阵铒激光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64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点阵铒激光治疗,实验组采用微等离子束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痤疮瘢痕权重评分(ECCA)、治疗效果、并发症及持续...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脑梗死继发癫痫的易患因素,分析总结脑电图动态监测活动。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11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90例,根据癫痫首发时间分为早发性癫痫组和迟发性癫痫组,对癫痫发作的类型、癫痫发作的时间、脑梗死的部位面积、脑电图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癫痫发生时间与脑梗死类型的关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发于早发性癫痫患者,而脑血栓形成患者数明显少于迟发性癫痫患者;癫痫发作与脑梗死部位和面积的关系:脑梗死面积占一侧半球的1/4-1/2和〉1/2患者明显多于〈一侧半球的1/4患者;脑出血20~40ml和〉40ml的患者明显多于〈20ml的患者。结论早发性癫痫以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栓塞为主,迟发性癫痫以脑血栓形成为主;脑梗死面积超过一侧半球面积的1/4,脑出血〉40ml者发生癫痫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感应神经性耳聋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16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206耳)随机纳入针刺组58例(102耳),对照组58例(104耳)。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患者纯音听阈测试的听力变化情况并评价其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针刺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针刺对于各级耳聋患者的听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以轻度及中度听力损失的患者疗效显著(P<0.05),而重度听力损失的患者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且治疗2周与治疗4周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疗效优于药物治疗,且以轻度及中度听力损失的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对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和慢性肾脏病组。采用ECT法测定的rGFR作为评价GFR的金标准,正常组测定Cystatin C参考值范围,比较慢性肾脏病组Cystatin C、SCr、Ccr与rGFR的相关性,测定CKD各期的Cystatin C、SCr、Ccr和rGFR数值与正常组比较。结果 Cystatin C与rGFR显著相关。在CKD1,2,3期中血清Cystatin C升高均优于Scr。结论 Cys-tatin C是一项良好的评价肾功能指标,尤其是肾功能损害早期更为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影响健康人群上臂-踝间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常规体检的正常人群,测量各项指标,根据baPWV的结果进行分组,baPWV<1400cm/s为正常对照组,baPWV≥1400cm/s为无症状动脉硬化组,并对各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症状动脉硬化组年龄(Age)、血糖(Glu)、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低密度脂蛋白(LDH)、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体重指数(BMI)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将Age、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LDL、SBP、DBP、PP、IMT及BMI作为自变量,baPWV作为应变量,进行单变量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Age、Glu、SBP、DBP、PP、LDL、IMT和BMI是baPWV的影响因子。而多变量Logistic回归显示,Age、GLU、SBP及PP是baPWV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随着Age、GLU、SBP、DBP、PP、LDL、IMT及BMI的增高,baPWV数值逐渐增大,Age、GLU、SBP及PP是baPWV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测量小梁切除术术中房水滤出量,并分析其与术中眼压和术后早期眼压之间的关系。设计 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研究对象 2009年12月-2010年8月初次接受小梁切除术的82例(82眼)青光眼患者。方法 (1)将不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加到泪液检测滤纸条上的指定位置,然后观察滤纸吸水长度与液体量之间的关系。(2)前瞻性纳入初次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术者遵统一程序行标准小梁切除术,关闭巩膜瓣前房注水稳定后采用Tonopen测量术中眼压。术中在关闭巩膜瓣,前房注水后60 s将泪液检测滤纸条置于巩膜瓣口处测量房水滤出量,持续80 s。分析术中滤过量与术中眼压及术后第1日及第7日眼压之间的关系,并观察术后滤过泡隆起度、范围及并发症情况。主要指标 滤纸湿线长度,术中及术后早期眼压,滤过泡情况。结果 滤纸吸水长度与液体量具有显著相关性,液体的体积可根据滤纸上湿线的长度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吸液体积(μl)=1.0434×吸液长度(mm)+2.4086(R2= 0.97)。82例患者(82眼)术前眼压(32.3±9.0)mmHg。根据术中滤纸吸水长度,将患者分为3组:第一组患者的吸水长度≤5 mm(n=46),第二组6~10 mm(n=18),第三组≥11 mm(n=18)。三组患者术中眼压分别为(13.9±8.3)mmHg、(12.1±5.4)mmHg、(12.1±6.5)mmHg(P=0.543)。术后第1天三组的眼压分别为(13.3±7.9)mmHg、(12.7±7.3)mmHg、(15.9±9.0)mmHg;术后1周,三组眼压分别为(12.2±6.9)mmHg、(10.7±5.6)mmHg、(13.1±8.1)mmHg,三组间术后早期眼压及滤过泡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未观察到浅前房等其他并发症。结论 滤纸吸水长度与滤出液体量具有显著相关性。小梁切除术术中的滤出量可通过泪液检测滤纸条定量测量。但不能通过术中滤过量这个因素直接判定术后早期的眼压。(眼科, 2014, 23: 94-98)  相似文献   
109.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老年急性重度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有效方法,但是有关其疗效的文献所涉及的病例数较少。 目的:进一步验证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老年急性重度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局麻下对62例老年急性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共87个椎体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2.5~7.1 mL。随访均超过3个月,进行各项指标观察。 结果与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后随访时伤椎前中柱椎体高度、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较成形前显著改善(P < 0.01)。患者均无椎体后凸成形中、成形后死亡和脊髓神经脏器损伤情况发生。椎体前纵韧带后方渗漏2例,椎弓根内渗漏1例,于椎间隙渗漏1例;无感染、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椎体的高度平均恢复75%以上,所有患者椎体后凸成形后疼痛明显缓解,2例稍有腰痛,口服止痛药有效。末次随访椎体高度经X射线片检查与椎体后凸成形后比较无改变。证实局麻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是治疗老年急性重度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宝儿康散对于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病脾虚湿困证的腹泻症状治疗作用,以及缩短病程和改善中医证候作用,同时观察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方法。15家中心共入选受试者168例,按照1∶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加倍剂量组、原剂量组和对照组(止泻灵颗粒)。疗程为5 d。评价腹泻症状疗效、止泻时间、中医证候疗效、单项症状疗效,并观察其安全性。[结果]腹泻症状疗效的总有效率,加倍剂量组为89.29%、原剂量组为69.09%、对照组为65.4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倍剂量组优于原剂量组和对照组。中位止泻时间,加倍剂量组为4 d、原剂量组为5 d、对照组超过5 d,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倍剂量组短于原剂量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加倍剂量组为94.64%、原剂量组为89.09%、对照组为81.8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倍剂量组优于对照组。单项症状中,在大便稀溏、便次增多方面,加倍剂量组优于对照组。试验过程中,仅原剂量组发生不良事件1例,发生率1.79%,经研究者判断,与试验用药无关。[结论]宝儿康散剂量加倍治疗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病脾虚湿困证,具有改善腹泻症状、缩短腹泻病程和改善中医证候作用,疗效优于止泻灵颗粒以及原剂量宝儿康散,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