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72篇
  免费   1235篇
  国内免费   439篇
耳鼻咽喉   76篇
儿科学   418篇
妇产科学   283篇
基础医学   538篇
口腔科学   93篇
临床医学   2537篇
内科学   1862篇
皮肤病学   513篇
神经病学   730篇
特种医学   581篇
外科学   2036篇
综合类   2914篇
预防医学   1241篇
眼科学   159篇
药学   2458篇
  7篇
中国医学   939篇
肿瘤学   36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350篇
  2020年   409篇
  2019年   361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277篇
  2016年   292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668篇
  2013年   785篇
  2012年   999篇
  2011年   1048篇
  2010年   1061篇
  2009年   1280篇
  2008年   1197篇
  2007年   1270篇
  2006年   1084篇
  2005年   1078篇
  2004年   1037篇
  2003年   947篇
  2002年   965篇
  2001年   412篇
  2000年   548篇
  1999年   230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1.
周侃姚光弼  翟为溶 《肝脏》1997,2(4):197-199
为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不同基因编码区的抗原在慢性丙型肝炎(CH-C)时的表达情况以及它们的分布与病变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5例临床确诊的CH-C患者肝组织内HCV-C33、NS4和CP10抗原进行检测,其中10例作了治疗前后2次穿刺比较。结果显示:3种抗原在肝组织内表达不同,它们的阳性率分别为37.8%,22.2%和53.3%。HCV抗原的表达与肝组织的炎症程度无关。虽然大多数病例HCV抗原阳性细胞的分布与组织学病变无明显关系,但也有少数患者阳性细胞分布与坏死炎症反应有关,说明免疫反应也参与了病毒对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92.
胶塞灭菌干燥联合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制药工业中药瓶胶塞用量极大,皆需经清洗、灭菌、烘干方可使用。传统的处理方法分三个工序进行:1.洗清异物,达到规定标准;2.分装在透气容器中(一般由不锈钢丝网构成),用牛皮纸等包好,送入灭菌缶湿热灭菌;3.送入烘箱至达到药用胶塞之水份要求。也有的在清洗、干燥之后,装入不锈钢盒中,以电热烘箱于121℃加热3h 完成灭菌。上述方法目前为国内大部分制药厂所采用。  相似文献   
93.
白细胞介素-10诱导的大鼠树突状细胞体外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诱导的大鼠未成熟树突状细胞 (imDCs)体外诱导免疫耐受的可行性。方法 在经典诱导方案的基础上 ,应用IL 10 ( 10 μg/L)抑制大鼠骨髓来源DCs的成熟 (IL 10组 ,10例 ) ,并设对照组 (IL 4组 ,10例 )。培养期间观察DCs形态 ,检测DCs表型、摄取抗原能力、体外免疫功能及培养上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与IL 4组比较 ,IL 10组DCs细胞表面CD80 、CD86及OX6低度表达 ( 2 5 .3 %、42 .4%、3 2 .3 % ) ,吞噬能力较强 ( 81.9) ,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下降 ,该淋巴细胞具有抗原特异性低反应性 ;培养上清中IL 12水平 ( 4 0 6.5pg/L)及初次MLR培养上清IL 2水平 ( 2 45 .4ng/L)均较低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IL 10作用的大鼠imDCs具有诱导免疫耐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
病态性肥胖症的手术治疗(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病态性肥胖症的手术方法 ,包括吸收不良、吸收不良 /限制性吸收和纯粹限制性吸收三大类 ,简述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5.
大鼠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细胞增殖与端粒酶活性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大鼠胃黏膜癌变发生发展过程中DNA含量、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及端粒酶活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 (MNNG)、10 %NaCl混合液及 40 %乙醇灌胃建立大鼠胃癌模型 ,设立正常组、模型组 ,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流式细胞仪及端粒重复扩增微孔板杂交法检测大鼠胃黏膜PCNA、DNA含量及端粒酶活性。结果 本造模方法可诱发出浅表性胃炎 (chronicsuperficialgastritis,CSG)、萎缩性胃炎 (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AG)、肠化生 (intestinalmetaplasia,IM)、异型增生 (dysplasia,Dys)、胃腺癌(gastricadenocarcinoma,GC)等病变。在大鼠癌变过程中 ,随着胃黏膜癌变的发展 ,DNA含量、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及端粒酶活性均呈递增趋势 ,并且两者与端粒酶活性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P <0 .0 1,P <0 .0 1)。结论 大鼠胃黏膜癌变发生发展过程中 ,端粒酶的激活与胃黏膜组织细胞的恶性增殖具有重要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6.
增生性瘢痕退行性变过程中的细胞凋亡和相关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生性瘢痕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是成纤维细胞不能进入正常的程序性死亡,导致其异常增殖使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s)的活化形式过度表达可诱导细胞凋亡。本实验对增生性瘢痕退行性变的不同时期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作细胞凋亡检测,探讨细胞凋亡及caspase-3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7.
臂丛上干长段缺损功能重建一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上对周围神经长段缺损尚无满意的修复方法,带血管蒂的游离神经移植仅对神经床瘢痕化及需同时挽救缺血肢体等特殊情况有明确的价值。对不可逆性损伤而言,其功能重建的目的在于恢复屈肘及肩外展、外旋功能。在屈肘功能的早期神经重建手术中,Pberlin手术(部分尺神经束移位于肌皮神经肱二头肌支)因其疗效确实而又不损害尺神经的优点,已成为重建臂丛上干根性撕脱伤后屈肘功能的主要  相似文献   
98.
范永前  梁承伟  沈海敏 《上海医学》2004,27(8):578-580,F006
目的 评价腰椎管减压、后外侧植骨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3年 1月~ 2 0 0 2年 9月对 74例腰椎退行性滑脱的患者行腰椎管减压、后外侧植骨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采用的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包括Dick 8例、Steffee 10例、RF 9例、Socon 2 5例、Tenor 2 0例、Moss Miami 2例。滑脱水平在L4的患者有 4 4例、L3 有 9例、L5有 16例 ,两节水平的滑脱有 5例。Ⅰ°滑脱 37例 ,Ⅱ°31例 ,Ⅲ°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 5 3.6岁 (30~ 79岁 )。根据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 (TDA)评分评价临床症状改善的程度。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 4 4个月 (12~ 10 4个月 ) ,所有患者最后随访的JOA评分中客观症状为 (6 .7± 1.0 )分 ,临床体征为 (4 .7± 1.1)分 ,日常活动为 (11.8± 1.9)分 ,总评分为 (2 3.0± 2 .5 )分。手术前、后的JOA评分比较 ,术后主观症状改善 70 % ,临床体征改善 6 8% ,日常活动改善 77%。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A组 (30~ 39岁 )、B组 (4 0~ 4 9岁 )、C组 (5 0~ 5 9岁 )、D组 (≥ 6 0岁 ) ,以JOA的评分结果 >2 5分定为满意 ,A、B、C、D组的满意率分别为91%、75 %、6 9%、6 1%。结论 椎板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不稳定腰椎滑脱的一种有效方法 ,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
流行性乙型脑炎后癫痫的临床及神经心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脑炎后癫痫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及其对患者大脑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973~1994年患乙型脑炎的85例患者进行随访。结合病史进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智力(WAIS或WISC)和记忆力(WMS)测定及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评定。结果:10例患者均有不同类型的癫痫发作,9例为全身强直阵挛样发作(GTCS),1例为失神发作。另有2例在随访前因癫痫发作(GTCS)死亡。合计发现12例(14.1%)乙型脑炎后癫痫病例,其中9例在出院后1~17年出现癫痫发作,迟发癫痫的发生率为10.6%(9/85例),由生存分析计算得出病后17年的累积发生率为16.1%。在接受检查的10例癫痫患者中,有2例MMSE得分为0分;分别有6例和8例存在智力缺陷和记忆力低下;4例ADL评分异常。结论:儿童期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后所致的后遗症中,癫痫是发生率较高且预后较差的一种,预防和控制乙型脑炎在降低癫痫发病方面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各具特色的国外妇幼保健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国际上几个主要国家的妇幼保健工作的介绍,使人们对不同特色的妇幼保健事业有所了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能够对我国妇幼保健工作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