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179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54篇
  2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HSP70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热体克蛋白70)HSP70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中的动态变化,进一步阐明HSP70在药物性肝损伤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健康雄性小鼠40只,分别腹腔注射对乙酰氨基酚溶液(用生理盐水稀释,550 mg/kg),在注射对乙酰氨基酚后62,44,2,54 h分别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检测AST和ALT活性,同时取小鼠肝脏制备10%肝匀浆,每个时间点10只小鼠。同时取10只正常小鼠的血清和肝脏作为对照进行研究。利用蛋白印迹方法检测小鼠急性肝损伤过程中HSP70的表达变化。结果小鼠注射对乙酰氨基酚后,血清中AST和ALT活性随着时间的延长,酶活性逐渐升高,24 h达到高峰,54 h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HSP70在注射对乙酰氨基酚后6 h,其表达量略有增高,在24 h表达量达到高峰,说明小鼠肝脏的应激反应达到了高峰,此后HSP70的表达量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 HSP70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过程中表达出现显著变化,可能在肝损伤的修复和再生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2-甲氧基雌二醇(2ME2)对全脑缺血大鼠HIF-1α及凋亡相关基冈RTP801的作用。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10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8)、全脑缺血组(n=48)和全脑缺血2-甲氧基雌二醇干预组(n=48),后两组按再灌注时间不同各分为6个亚组。采用改良的Pulsineli4-VO方法行全脑缺血大鼠模型制作。Nissl染色进行海马神经元计数,免疫组化及RT—PCR技术进行HIF-1α及RTP801mRNA表达检测。结果全脑缺血2ME2干预组与全脑缺血组相应时间点亚组相比,神经细胞计数明显增加,HIF-1α表达减少,RTP801mRNA表达减低(P〈O.05)。结论在全脑缺血急性期.2ME2抑制HIF-1α及凋亡相关基因RTP801表达,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对肠内营养制剂的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简要分析,从而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这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行肠内营养给予辅助治疗的临床患者病例84例,将这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这184例患者中在给予肠内营养的过程中所应用的肠内营养制剂主要包括有氨基酸型、短肽型、整蛋白型以及其他等几种类型,应用范围主要包括有消化道肿瘤根治术、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外瘘以及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等.结论 目前肠内营养在临床上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诸多的肠内营养制剂也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34.
山茱萸果核提取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山茱萸果核提取液(FCCE)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组、生理盐水(NS)组和3个山茱萸果核提取液(FCCE)预处理组(低、中、高剂量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后,再灌注60min,建立MIRI模型。用不同剂量FCCE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前30min分别做预处理。再灌注结束后采血,测定血浆中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改变,测量心肌梗死范围。结果:与MIRI组比较,山茱萸果核提取液预处理组能明显降低血浆中AST、LDH、LDH1和MDA含量,能提高SOD活性,降低心肌梗死范围。结论:山茱萸果核提取液对大鼠心肌MIRI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5.
我们应用酶联吸附免疫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检测了40例贲门癌患者的术前血清和术后标本中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2的表达,探讨TIMP-2在贲门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TIMP-2在术前血清和术后标本中表达的关系.  相似文献   
36.
目的评估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手术风险的影响。方法全组27例患者,均经胃镜活检确诊为腺癌,采用FOLFOX-6方案术前化疗2个周期。结果有效率为50.0%(13/27),手术风险无增加,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周围神经毒性。结论FOLFOX-6方案作为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方案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在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2例需要行髋部骨折手术的高龄患者,自L2~3或L3~4施行腰-硬联合阻滞,观察麻醉前、麻醉后5、10、15、30 min时的SBP、DBP、HR、SpO2值及腰麻平面。结果60例CSEA阻滞平面在T8~10以下,麻醉前、麻醉后5、101、5、30 min的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O2略高于麻醉前。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高龄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MCP-1、 F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模型组(DN组)和非诺贝特治疗组(DF组), 每组12只, 模型组及治疗组以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 治疗组给予非诺贝特灌胃.分别于第4、 8周观察各组大鼠脂代谢、血肌酐及24 h尿蛋白定量.肾组织标本行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MCP-1、 FN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的表达水平较同期正常组(P<0.01)和治疗组(P<0.05)有明显的增加.模型组大鼠肾组织MCP-1、 FN表达较同期正常组(P<0.001)和治疗组(P<0.01)有明显的增加.结论:非诺贝特可以下调糖尿病大鼠肾组织MCP-1、 FN表达对试验性糖尿病大鼠具有部分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评价皮内注射顺磁性造影剂钆贝葡胺进行间质磁共振淋巴造影的可行性.方法 下肢淋巴水肿进展期患者10例共12侧患肢.在双足第1~4趾蹊背面皮内各注射钆贝葡胺1ml,共8 ml,选择三维容积内插快速绕相梯度回波,并行最大密度投影重建显示淋巴管和淋巴结.结果 10例12侧患肢中有11侧小腿段显示串珠状淋巴管,最佳强化时间在造影后15~30 min,大腿段显示6侧,最佳强化时间在造影后45 min.结论 间质磁共振淋巴造影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显示淋巴水肿下肢淋巴管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0.
临床诊断中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开阔了医生的视野,但多年以来临床误诊率却居高不下。本文对此现象进行了辨证思考,指出临床医生应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思维方法的修养,用科学的哲学思维方法驾驭先进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