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1.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19例根据Neer分类:三部分骨折10例,四部分骨折9例.结果 患者均无感染、神经损伤和假体周围骨折,无假体松动、脱位等并发症.按照SSMH综合评分标准所有患者平均为25.9分,优良率为84%.结论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较满意的方法,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术后功能恢复快,能有效减轻肩关节疼痛.近期疗效满意,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急性软组织损伤中医外治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软组织损伤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指肌肉、韧带、筋膜、关节软骨、关节囊、滑膜囊等部位的损伤。这类损伤在高能量运动日益增多的今天呈现着上升的趋势。中医在治疗软组织损伤的领域一直占有其独特、显著的位置,然而由于研究方法及剂型的落后,使其发展及推广受到了限制。  相似文献   
13.
中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效应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社会老龄化,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危害性大,早期不易诊断,起病隐匿,易造成骨折,是中老年人的“隐形杀手”。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关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现代化研究发展迅速,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从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传统病因病机的现代化认识,到宏观骨生物力学深入至微观信号通路的研究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中药成为一条有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尺桡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1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尺桡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处理。方法:受区彻底清创,清除失去活力的组织,拟行游离皮瓣修复者解剖出拟吻合的血管。尽可能以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固定骨折,再依软组织缺损面积切取腹部带蒂皮瓣或游离足背皮瓣修复,带蒂皮瓣3周后断蒂。结果:应用该方法共处理1l例,7例采用腹部带蒂皮瓣,4例游离足背皮瓣。皮瓣全部成活。结论:腹部带蒂皮瓣可切取面积大,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足背皮瓣血管蒂恒定、管径粗易吻合且皮下脂肪少耐磨,是肥胖患者的较好供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C臂机引导下经椎间孔神经根封闭联合石氏伤科强筋健腰功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8月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骨伤科治疗的52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C臂机引导下经椎间孔神经根封闭联合石氏伤科强筋健腰功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C臂机引导下经椎间孔神经根封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 52例患者中失访2例,随访50例,随访时间2~4个月,平均(2.17±0.26)个月;未出现感染病例,2例患者后期行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1例患者后期行开放髓核摘除融合固定术。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臂机引导下经椎间孔选择性神经根封闭联合石氏伤科强筋健腰功法治疗LDH,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和更低的复发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背景:目前股骨头坏死血运的临床观察多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通过观察对比剂的进出情况评估股骨头营养血管的通畅与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虽然能直观观察到股骨头营养血管,但不能对灌注情况进行量化。另外,股骨头塌陷与否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但对于围塌陷期股骨头内血运变化的研究较少。目的:比较股骨头坏死不同区域以及不同分期微循环灌注的差异,总结股骨头坏死微循环灌注特征改变,观察动态对比增强核磁在评估股骨头微循环灌注情况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02-16/09-01于江苏省中医院就诊的股骨头坏死37例(69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8例;年龄(35.35±12.19)岁(18-65岁)。采用动态对比增强核磁扫描患者双侧股骨头及股骨近端,扫描过程中静脉注射钆特酸葡胺,扫描完成后使用Geniq软件进行数据后处理得到股骨头微循环灌注参数。在坏死区、修复反应区、大转子处绘制感兴趣区域,获得感兴趣区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并对其进行分类。使用配对t检验评估坏死区、修复反应区及大转子灌注参数之间的差异以及坏死不同分期股骨头灌注之间的差异;采用χ2检验评估坏死区、修复反应区及大转子时间-强度曲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易层”贴敷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1例KO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例,以“易层”贴敷疗法治疗;对照组15例以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高于对照组的73.3%(x2=5.084,P〈0.05);治疗组治疗后21d、35d时,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5.091、7.296,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35d时,膝关节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4.961,P〈0.05)。结论“易层”贴敷疗法治疗KOA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小腿或足部皮肤缺损,以腓肠神经滋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受区彻底清创,清除失去活力的组织,再依软组织缺损面积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共修复软组织缺损22例。切取皮瓣面积最大25 cm×10cm,最小8 cm×6 cm,逆行转移时全部开放隧道以保证蒂部的宽松,同时确保皮瓣的筋膜蒂宽度在5 cm以上。结果:应用该方法共处理22例,术后皮瓣21例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肉芽生长良好,2期植皮愈合。随访6个月~2年,皮瓣质地良好,功能良好、外形满意。结论:逆行腓肠神经滋养血管皮瓣解剖位置恒定、血供可靠、可切取面积大、耐磨且操作简单,是修复小腿中下段胫前区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活动半月板单髁关节置换术(UKA)及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两种术式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随访接受单髁关节置换术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各10例(UKA组10膝,TKA组10膝)。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手术者完成。20例患者均获得了完整的随访,其中UKA组平均随访时间为9.5个月,TKA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1.3个月。对2组患者手术前后HSS评分、膝关节最大屈曲度、出血量及术后4 d血红蛋白下降量等进行比较。结果UKA组和TKA组均获得满意疗效,2组患者随访中均未发现感染、切口不愈合、假体松动等并发症。2组患者术前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术后HS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与TKA组相比,UKA组出血量较少(P<0.05),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少(P<0.05)。术后UKA组HSS评分较TKA组高(P<0.05),UKA组膝关节最大屈曲度较TKA组大(P<0.05)。UKA组患者术后膝关节HSS评分、最大屈曲度均优于TKA组,出血量和血红蛋白下降量均低于TKA组。结论对于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UKA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功能良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正>人工关节置换是作为一种重建关节功能有效的方法之一,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改善。随着人工关节使用年限的延长,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已成为人工关节置换术远期疗效受限的最主要原因,并严重妨碍了人工关节的发展和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